徐其海
徐其海
徐其海,曾用名徐紹林。安徽省金寨縣沙河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4年去世。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營長、八路軍留守兵團綏德警備司令部科長、359旅718團參謀長、關中警備司令部特務營營長。
解放戰爭時期
1929年5月6日,他的家鄉爆發了著名的立夏節起義,在革命思想和農民運動的影響下,16歲的他和赤衛隊員們攻打民團,收繳槍支,分地主田地。立夏節起義后,徐其海參加了游擊隊,先後任小隊長、大隊長。
1930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正式成立。10月,徐其海領導的游擊大隊被編入紅一軍第一師第三團。
1931年1月中旬,紅四軍成立,徐其海被編入紅四軍第十師二十八團。同年10月,紅二十五軍在六安縣麻埠成立,徐其海調任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一營一連連長。
徐其海
1932年1月28日,第七十三師經新場壩向南江進發,敵劉漢雄十八旅、十九旅於南江縣城北阻擊我軍前進。徐其海奉命率1個連攀登峭壁,繞到敵後,出其不意沖入敵指揮部,敵陣大亂,全師發動總攻,敵十八旅被擊潰,十九旅不戰而退,南江縣城勝利解放。
1932年2月中旬,四川軍閥田頌堯開始了對川陝邊革命根據地的三路進攻。時任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一營副營長的徐其海,組織部隊堅守陣地,回擊敵人,打退了數倍於己的敵人幾十次的攻擊。
1933年7月上旬,徐其海任九十一師師部作戰科科長,參加了儀南、營渠、宣達三次進攻戰役。
同年年底,徐其海任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一團參謀長。在反敵“六路圍攻”中,徐其海和團長一起率二七一團在儀隴縣城南的五里堆,配合兄弟部隊,一夜之間擊潰敵軍4個團。
1934年9月,徐其海所在的二七一團作為九十一師的主力,於通江北對敵第一路發起反攻,先後在分水嶺、官田壩等地予退卻之敵以有力打擊。9月17日,在南江縣邊境一帶給敵重創,收復南江。繼在南江以西三江壩、旺蒼壩等地又殲敵第二師第四旅、第五旅和第三師第七旅各一部,前鋒直逼廣元城郊,殲敵2500多人。
1934年11月1日,徐其海因在粉碎敵“六路圍攻”中屢立戰功,由團參謀長晉陞為九十一師參謀長。
1935年3月底,在強渡嘉陵江戰役中,徐其海協同師首長率九十一師在蒼溪上游石落鍋強渡成功,擊潰敵劉漢雄1個旅,直插到劍門關,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將敵三麵包圍,殲敵3團,奪取了劍門關,取得嘉陵江戰役的勝利。
1936年10月,徐其海到達甘肅會寧,勝利結束了轉戰1年零7個月的長征。
徐其海
1942年,進入八路軍留守兵團軍政研究班學習。
1945年戰略反攻前夕,徐其海任冀察熱遼軍區炮兵第三團團長,留守兵團抽出部分兵力支援前線。
1945年7月,徐其海任熱河軍區教導團團長。同年8月,徐其海任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東北1947年秋季攻勢作戰。
1945年10月14日上午,徐其海隨縱隊從錦西方向突破,在車站俘獲敵九十三軍軍長盛家興,敵暫編十八師師長景陽等大批官兵。
1948年4月,徐其海進入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學習。
1949年1月,徐其海任四十五軍一五八師副師長后參加了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時,徐其海和師長、師政委率一五八師與兄弟部隊一起由東向西實施進攻突襲,於1月14日突破東面地段的敵人防線。
1949年1月15日,徐其海在海河金剛橋與主攻部隊會師,經30多個小時的激戰,完成了穿插圍殲任務,全殲天津守敵,解放了天津市。
1949年3月,徐其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四十五軍參謀處長,隨軍南下,參加渡江戰鬥。徐其海率軍部參謀處,協助軍首長指揮部隊,由黃石港突破敵人防線,渡過長江,進佔鄂城、陽新等城。后迂迴武漢,配合兄弟部隊,於5月中旬解放武漢三鎮,使敵之長江中段防線崩潰。
1949年10月至11月,徐其海參加了第四野戰軍發起的兩廣戰役。
1951年1月,徐其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軍教導大隊大隊長。
1951年6月,徐其海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軍一三三師代師長,10月,升任第四十五軍一三三師師長。
1953年,徐其海入朝作戰,任志願軍四十六軍第二副軍長。在1953年夏季攻勢作戰中,參與指揮了三打馬踏里戰鬥。敵人被迫簽訂停戰協定。
1955年1月,徐其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六軍副軍長。
1960年12月,徐其海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院長。
1965年11月,徐其海調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軍區副司令員。
1967年 徐其海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
1979年1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軍區顧問。
1982年,徐其海離職休養,離休前,晉陞為副兵團職。
1984年8月24日,徐其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於1985年追授徐其海“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