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屯村

雲南楚雄市呂合鎮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市呂合鎮中屯村委會,地處呂合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公路,交通方便,距楚雄市 26 公里。

村情概況


東鄰白土村委會,南鄰呂合村委會,西鄰南華,北鄰回龍村委會。轄14 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726戶,有鄉村人口2954 人,其中農業人口 2954人,勞動力 1898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13 人。
全村國土面積8.94 平方公里,海拔1840 米,年平均氣溫 15.2 ℃,年降水量 840 毫米,適合種植林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570.9 畝,人均耕地 0 .87 畝,林地 7984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60.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6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截止2008年底
,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726戶通自來水,有30戶飲用井水。有726戶通電,有6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91%和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3戶。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市3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5輛,拖拉機22輛,摩托車3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5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31.77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70.9畝(其中:田2103.8畝,地467.1畝),人均耕地0.8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98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0畝,其中養殖面積70畝。

基礎設施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0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8 戶;建有小水窖5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6 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沒有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1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的住房沒有。

農村經濟


蔬菜
蔬菜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60.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04.85萬元,佔總收入的25%;畜牧業收入445.15萬元,佔總收入的27%;漁業收入2 .14萬元,佔總收入的0.13%;林業收入14.98萬元,佔總收入的0.9%;第二、三產業收入751.14萬元,佔總收入的46.1%;工資性收入8.89萬元,佔總收入的0.55%。農民人均純收入235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特色產業


旱地
旱地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和玉米,主要銷售往楚雄市內。2008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6.8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40%。該村在發展種糧、牧業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糧食與牧業。

人口衛生


衛生所藥品
衛生所藥品
該村有農戶726戶,共鄉村人口2954人,其中男性1509人,女性1445人。其中農業人口2954人,勞動力1898人。該村以回族和漢族為主,其中回族834人。漢族2064人,其他民族56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53人,參合率9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

文化教育


通水
通水
該村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 校學生333人,其中:小學生198 人,中學生135人。

村務公開


村委會規章制度
村委會規章制度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22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32.7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16 萬元,有固定資產166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1.16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經濟。

基層組織


先進團組織
先進團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7人,少數民族黨員29人,其中男黨員87人、女黨員32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14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207人。

人文地理


觀音寺一角
觀音寺一角
中屯村委會主要有漢族和回族,回族分佈於兩個自然村五個村民小組,信仰伊斯蘭教,有兩個清真寺,有阿文學校兩所,回民每天禮拜5次,每周五進行集中禮拜一次,根據伊歷回民每年有一個月為齋月,回民的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
漢族大多信奉佛教道教,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和正月初八漢族群眾都聚集到鎮政府所在地呂合街趕廟會,村委會轄區內有土主廟二座,觀音寺一座,有清代所建石橋一座。
每周日為呂合鎮的趕集日,農民群眾所需的生活用品及農用物資大多在呂合街集市購買。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項目有:2008年馬家莊整村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明鄉風示範帶,太乙村、周家沖修建了村公路,修建了馬家莊到村委會的彈石路(后又修建水泥路)。

發展重點


村委會辦公樓
村委會辦公樓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水利、交通基礎設施溥弱,產業結構單一,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農產品銷售困難,農民增收路子單一,農民科技素質 普遍不高,文化教育設施薄弱,文化活動場所少。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按照“穩糧、強煙、調結構;重牧、活商、創特色;固基、興鎮、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實施科教興村、工商強村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加快平安和詣中屯村委會建設步伐,推進中屯村委會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實現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睦、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合理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使全村經濟社會事業得到健康發展,成效明顯,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