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杜集鎮的結果 展開

杜集鎮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下轄鎮

杜集鎮,是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轄鎮,地處長豐縣東部,東與定遠縣為鄰,南與造甲鄉接壤,距縣城水家湖18公里,省會合肥60公里,是原杜集鄉、沛河鄉合併組建而成,土地面積178平方公里,耕地12萬畝,其中旱地5.4萬畝,轄18個村(居),385個村民組,16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1752名黨員,5.1萬人,勞動力資源充裕,屬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境內有杜集、沛河、隆興、劉興、明城五個小集鎮,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農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杜集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113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古井、隆興、廟后、大李、高祠、明城、梓桐、義合、邱集、段巷、何崗、西黃、勝利、團結、杜集、東黃、南家17個村委會。2006年,將沛河鄉整建制併入杜集鄉,鄉政府駐地杜集。
[郵編]231115[2006年代碼]340121206:~200杜集村~201團結村~202勝利村~203劉興村~204邱集村~205大李村~206東黃村~207何崗村~208義合村~209隆興村~210廟后村~211高祠村~212迎新村~213陳崗村~214新星村~215新街村~216振興村~217創新村~218沛興村
附:沛河鄉位於長豐縣東部,洛河上游,距縣城16千米。杜(集)青(洛)公路過境。1958年成立沛河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沛河、李崗、汪南、陳崗、巴張、荒沛、單圩、後庄、羅圩、說法、後魏、北圩、瓦埠13個村委會。
2018年2月,經安徽省政府批准,合肥市政府批複同意撤銷杜集鄉設立杜集鎮,保持其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杜集鎮位於長豐縣東部,距縣城24千米,省會合肥60千米。東與定遠縣為鄰,南與肥東縣接壤,面積198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轄1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府前路。有杜集、沛河、隆興、劉興、明城寺五個小集鎮。
杜集鎮
杜集鎮
屬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省道朱張公路、水張公路貫穿其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賜建明城寺一座,規模浩大,建築雄偉,曾紅極一時,是合肥地區有名的廟宇之一。附近伴有明城水庫。景點還有翠月湖旅遊度假區、市級自然森林公園羊荒林場、荒沛河鳥島自然保護區、五七幹校遺址。

氣候特徵

杜集鎮位於江淮之間,處於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間。
杜集鎮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總之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杜集鎮土地面積198平方公里,耕地12萬畝,其中旱地5.4萬畝,轄19個行政村,人口5.6萬。杜集鎮勞動力資源充裕,屬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
杜集田多地肥,民風淳樸,歷史悠久。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賜建明城寺一座,規模浩大,建築雄偉,曾紅極一時,是合肥地區有名的廟宇之一,在當地留下很多關於明城寺的傳說。

行政區劃


杜集社居委沛河社居委隆興社居委東黃村勝利村
團結村何崗村大李村高祠村廟后村
義合村邱集社居委劉興村振興村新星村
陳崗村沛興村迎新村

經濟


概況

杜集鎮2007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26萬元,其中項目單位完成投資2060萬元(沛河新街建設656萬元,砂石路建設98萬元,北圩中心村建設580萬元,陳崗中心村建設726萬元),農村個體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6萬元,工業投資(不包括落戶在境外的企業)完成350萬元(豐沛建材廠200萬元,豐沛米業有限公司50萬元,杜集輪窯廠100萬元)。
2007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境外企業)4500萬元,其中工業投資750萬元。杜集鎮2006年人均純收入2779元,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3362,增長20.77%。
2011全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0萬元,占目標任務12200萬元的122.95%,其中工業投資6800萬元,占目標任務6000萬元的133.33%;工業總產值14800萬元,占目標任務11500萬元的129%,其中規上工業產值7500萬元,占目標任務7000萬元的107.1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88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8.8%;入庫稅收1054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21%;實現農民人均現金收入7601元。
(一)以優化產業結構為重點,特色農業穩步發展。一是招引特色農業。先後招引安徽徽之韻園林景觀公司投資600萬元,租賃土地320畝在鳥島核心區外圍開展成片造林,碭山縣港亨水果專業合作社投資1000萬元在五七幹校西側建設高規格經果林,香港柔詩可爾公司投資近億元在五七幹校西側建設千畝玫瑰園。二是調優種植業。積極引進脫毒馬鈴薯種薯、紅顏草莓等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先後建成水稻萬畝高產示範片3個、千畝超級稻豐產片1個、千畝小麥高產攻關片5個、雙低高產油菜百畝示範片5個,播種小麥8.5萬畝,水稻10.5萬畝,玉米2萬畝,花生、豆類雜糧1.5萬畝,生態果蔬1500畝。三是做強養殖業。改擴建年出欄2000-4000頭生豬養殖小區13個,百頭以上養豬大戶55戶,出欄生豬12萬頭,存欄奶牛1600頭,立華養雞大棚20個,出欄家禽300萬隻,存欄蛋鴨萬隻以上。“牧康”牌鴨蛋、杜集土雞在合肥周谷堆、板橋設立了專門的批髮網點。
(二)以土地和環境整治為抓手,鄉村面貌大為改善。一是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積極爭取各級土地項目,撤併空心村、整理閑置土地,實施土地復墾。16個點1140畝置換項目通過省國土廳驗收,凈增耕地931畝;3個村318畝增減掛項目已竣工;申報5個村14個點1096畝先行復墾項目土地平整已結束,配套設施已完成80%;縣級土地復墾項目1296畝已經市、縣國土部門驗收,待省國土廳確認批複。二是改善農村用水條件。除險加固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5座,清淤整治開挖大塘35口,渠道4條15公里。投入500多萬元改善杜集自來水廠供水能力,鋪埋管網40公里,解決了近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籌措抗旱資金,合理調度農業生產用水,成功改制8座鄉級電站。三是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圍繞生態杜集建設,投入專項資金80餘萬元,清運建築生產垃圾14340方,拆除違章建築1500平方米,改造集鎮老街1000米,新建下水道1200米,新增彩磚硬化面積3200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180畝。引進保潔公司,組建創建辦、市容隊,聘用市場和車輛管理、街道保潔員,建設垃圾池268個,配備垃圾車輛200個,在重點區域放置垃圾筒和不鏽鋼垃圾屋;聘請鄉、村保潔員,實行市容保潔路段分工責任制,加大對街道“四亂”行為的整治。
(三)以優質生態資源為基礎,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積極做好鳥島、幹校等區域生態旅遊開發工作。五七幹校接待及餐飲中心一期項目已全部竣工,總建築面積6597平方米的餐飲接待中心已具備接待功能,一號會所裝修和配套工程全部完工,成為高端商務接待的新標桿。11米寬、480米長的金湖大道主路面及橋樑工程建成通車,接待(餐飲)中心綠化等基礎設施全面完工。在幹校周邊建成果園1200餘畝、精品瓜果採摘園280畝,即將建成的千畝玫瑰園將成為杜集生態旅遊新亮點。

農業

杜集鎮以農副產品集散地而聞名,著名的集市杜集、沛河、隆興、劉興、明城寺五大集鎮,集聚著全鎮優質的無公害農副產品,牧康山羊、三元雜交豬、花生、綠豆、豇豆等雜糧源源不斷地銷住中國各地。集市的繁榮,不僅使杜集鎮群眾生活富裕起來,而且也為集鎮建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杜集鎮東黃村奶牛養殖廠,可養奶牛300頭,場地面積43畝,交通便利,水電齊全。杜集鄉創新村是草莓種植示範村,有種植農戶150多戶,種植面積3000畝,日產草莓20000斤,草莓銷售到長豐、合肥等地。
杜集鎮境內有美麗的翠月湖和縣級自然森林公園羊荒林場。杜集鎮己建成千畝翠月湖農業產業園、隆興千畝無公害油菜基地、劉興千畝無公害花生基地、團結千畝無公害水稻基地、千畝具有杜集特色“栽樹-種草-養畜”模式的生態農業園。
杜集鎮建有試驗示範基地3個,畝數達2200畝。一是杜集鎮葛藤種植地基150畝;二是何崗的優質高產弱肋小麥種植示範基地1500畝;三是創新草莓種植基地600畝。杜集鎮引進推廣了高產弱肋小麥、優質新品種高產水稻、日本大蔥、葛藤、波爾山羊、河北玉豐“斯德”母豬養殖等6項新技術,為全鎮科技推廣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杜集鎮的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覆蓋率達90%,高產優質弱肋小麥種植達3.5萬畝,高產水優質品質稻種植面積6萬畝,優質玉米栽植3萬畝,全鎮農作物優良品種率覆蓋達95%以上。杜集鎮培植科技示範戶58戶,為推動全鄉農業科技工作全面發展發揮出較大的作用。
杜集鎮
杜集鎮

特色產業

奶牛飼養:杜集鎮土地肥沃,每年有大量的植物桔桿,是養殖奶牛最佳的飼料,針對這種現象,杜集鎮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先後引進晶鑫奶牛場和餘杭奶牛場,現有奶牛1000多頭,不僅將廢棄的植物桔桿轉化成經濟效益,同時,解決了部分過剩勞動力,提高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帶動了部分群眾參與養殖奶牛行業中去。
草莓種植:杜集鎮的草莓,以色澤鮮亮、有光澤、顆粒大、清香濃郁而聞名。杜集鎮現有陳崗村、沛河等村為草莓基地,草莓常年對外供應,杜集鎮草莓遠銷北京、上海等中國各大城市,並在草莓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社會


教育

杜集鎮認真抓好九年義務教育的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程度以及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方面工作。杜集鎮的小學入學人數為4356人,達到入學率100%;中學入學人數為3144人,達到入學率95.7%。杜集鎮的殘疾兒入學人數為36人,入學率92.3%。杜集鎮小學畢業率100%;中學畢業率99%。
杜集鎮的掃肓和成人教育方面工作顯著,青壯年人口總數32995人,青壯年人口文肓率0.3%,脫肓鞏固率98%,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鄉級1所,村級19所,各類培訓達上萬人次。

醫療衛生

杜集鎮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1家,其中合肥市衛生局直屬醫療衛生機構2家即杜集鎮人民醫院、沛河人民醫院。
杜集鎮有村衛生室18家,個體診所4家,大多數醫療衛生單位達到了房屋、設備、人員、技術、管理五配套。

旅遊


景點

杜集水庫位於杜集鄉南部,是一座中型水庫,面積有6000多畝。杜集水庫交通便利,有朱張公路經此地穿過,水庫水質清澈,無污染,環境優美。杜集水庫是中國無公害養魚基地,盛產大頭鰱銀魚金魚混子,日產魚2000斤。杜集水庫是人們休閑娛樂,品茗垂釣的好去處。
2018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合肥市政府批複同意撤銷長豐縣杜集鄉設立杜集鎮,保持其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杜集鎮先後榮獲省級“優秀旅遊鄉鎮”和“生態鄉鎮”稱號,地處長豐縣東部,東鄰定遠縣吳圩鎮,西與朱巷鎮左店鄉交界,南與造甲鄉接壤,北與定遠縣七里塘鎮毗鄰。現轄15個村、3個社區,鄉域總面積178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人,其中從事非農產業人口2.9萬人。2016年,全鄉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1.45億元,規上工業產值66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1710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