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喆
庄喆
庄吉吉幼承庭訓、耳濡目染、自幼便得已接觸中國歷代書法真跡,培養出熱愛書畫藝術之興趣,一九五八年自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后,加入「五月畫會」,並積極參與中國繪畫現代化運動,期能結合中國文人畫傳統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精隨,為其創作之方向與職志。
![庄喆 抽象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2/mc2e91b37e48a0549d9f43e7b422e4cc2.jpg)
庄喆 抽象畫
1966年庄喆獲美國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資助赴美國研究當代世界繪畫,歷經14載的潛心練劍,庄喆終於找到了自己期望的“庄氏風格”——“歷史的中國”與美國的抽象主義融合的“現代的中國畫”。1986年,庄喆曾經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過自己的作品。時隔21年,庄喆又來到這裡舉辦自己的個展,他將用他的藝術與廣大的藝術家交流,相信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自1960年開始,庄喆就和我國台灣地區的部分藝術家一起探索抽象藝術創作,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早年經常接觸的是中國傳統書畫———其父莊嚴為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他從小就練習書法、在古玩字畫中成長。不過,到上世紀50年代末,他和一批年輕的藝術家就開始接觸抽象繪畫並開始創作,1964年他和劉國松等藝術家舉辦的“現代水墨畫展”曾震動一時。
庄喆承認自己一開始受到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以及趙無極、朱德群等人的藝術探索的影響,“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沒有,所以只能在美國、歐洲中尋找”;但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他也一直嘗試將中國藝術方法和抽象繪畫結合起來,“比如我練過書法,我就想把書畫的筆法融入創作之中”。
畫家金銳指出,其實西方一些抽象藝術家也曾經從中國書法結構中吸收營養,“但是庄先生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是他們不能比的”。
73歲的庄喆出生於北京,後來長期旅居台北、紐約等地,和北京有緣的他也希望北京、台北、紐約等世界各地的華人藝術家更多地交流。
1991 大維柏納畫廊,密爾沃基市,維斯康辛州,美國
1992 路易紐曼畫廊,比佛利山市,加州,美國
1992 藝倡畫廊,香港;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1994 Haeneh-Kent 畫廊,紐約,美國
1994《東方與西方之間-20世紀末申國藝術的轉變》,Discoverry博物館,Bridgeport,康州,美國
1996 《墨與紙的質變》,台北畫廊,紐約,美國
1996 Horwitch-Newman Gallery Scottsdale,亞利桑那州,美國
1997 《中國根》,上海美術館,中國
1997-99 《亞洲傳承一現代表現巡迴展》,由美國紐澤西州RutgerS大學主辦。
展覽地點包括芝加哥文化中心;費雪畫廊,南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1999 於日本的三家美術館
1998 《基本元素》 BeaTas Gallery 溫哥華,加拿大
1998《第二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1998 CorkGallery,林肯中心,紐約,美國
1998《第一屆深圳雙年展》,深圳,中國
1998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0 Han Art Gallery,魁北克省,加拿大
2000《抽象表現;擴張教規》,Gary Snyder Fine Art,紐約,美國
2002 《東方本質:美籍華裔畫家的抽象藝術》,GarySnyderFineArt,紐約,美國
2003 六十年代台灣繪畫,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
2005 《姿態抽象》天理文化中心,紐約市
《中國現代繪畫》明尼蘇達大學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