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藝術

中華社會歷史生活的文化長卷

中國傳統藝術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主要代表性藝術有書法、音樂、剪紙、繪畫和戲曲等。中國傳統藝術的遺產極其豐富並且輝煌。傳統美食、傳統服飾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都有偉大的創造,都透著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藝術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藝術內涵和生動的歷史痕迹,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欣賞,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大餐”。

定義


藝術的定義之一是,通過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而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中國的傳統藝術則是歷代的中國畫家,書法家,手工藝者,詩人,建築師等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通過他們對中國人、社會和環境的理解所呈現給我們的,反映中國社會歷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長卷。

繪畫


歷史淵源

繪畫
繪畫
中國繪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岩畫,原始繪畫技巧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亦能抓住主要特徵,用以表達先民的信仰、願望以及對於生活的美化裝飾。

先秦歷史

先秦繪畫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記載,如周代宮、明堂、廟祠中的歷史人物、戰國漆器、青銅器紋飾,楚國出土帛畫等,都己達到較高的水平。
秦漢王朝是中國早期歷史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大國,疆域遼闊,國勢強盛,絲綢之路溝通著中外藝術交流,繪畫藝術空前發展與繁榮。尤其是漢代盛行厚葬之風,其墓室壁畫及畫像磚畫像石以及隨葬帛畫,生動塑造了現實、歷史、神話人物形象,具有動態性、情節性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畫風往往氣魄宏大,筆勢流動,既有粗獷豪放,又有細密瑰麗,內容豐富博雜,形式多姿多彩。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民生疾苦,但是繪畫仍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苦難給佛教提供了傳播的土壤,佛教美術勃然興起。如新疆克孜爾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該時期壁畫,藝術造詣極高。由於上層社會對繪事的愛好和參與,除了工匠,還湧現出一批有文化教養的上流社會知名畫家,如顧愷之等。這一時期玄學流行,文人崇尚飄逸通脫,畫史畫論等著作開始出現,山水畫、花鳥畫開始萌芽,這個時期的繪畫注重精神狀態的刻畫及氣質的表現,以文學為題材的繪畫日趨流行。
中國傳統藝術
中國傳統藝術
隋唐時國家統一,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繁榮,對外交流活躍,給繪畫藝術注入了新的機運,在人物畫方面雖然佛教壁畫中西域畫風仍在流行,但吳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鮮明中原畫風的作品佔了絕對優勢,民族風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訓、王維、張繰等人的山水畫、花鳥畫己工整富麗,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在中國,繪畫的真實性在12世紀宋朝時已發展到高峰,尤以郭熙的《早春圖》為寫實主義的巔峰,以後就開始轉向主觀情趣的抒發,自王維被盛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文人畫悠久的傳統便延續至今。又自北宋後,中國繪畫漸趨注重筆墨情趣的形式主義,舉例而言文徵明的畫即意不在山水的描繪而是藉由山水來堆砌各種運筆的手法。到15世紀的明朝末年,清朝初期時,畫家已經開始向表現自我方向轉化,不注重客觀世界的描繪,而是,八大山人、揚州八怪、任伯年吳昌碩等都有很強的自我風格,而不再計較再現自然的真實性。現代畫家如齊白石、張大千等更體現出大家風範,他們畫的不一定真實,但任何人也模仿不出他們畫的精髓!

五代歷史

五代兩宋之後,中國繪畫藝術進一步成熟完備一,出現了一個鼎盛時期,朝廷設置畫院,擴充機構編製,延攬人才,並授以職銜,宮廷繪畫盛極一時,文人學士亦把繪畫視作雅事並提出了鮮明的審美標準,故畫家輩出,佳作紛呈,而且在理論上和創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獨的體系,其內容、形式、技法都出現了豐富精采、多頭髮展的繁榮局面。繪畫發展至元、明、清,文人畫獲得了突出的發展。在題材上,山水畫、花鳥畫佔據了絕對的地位。文人畫強調抒發主觀情緒,“不求形似”、“無求於世”,不趨附大眾審美要求,借繪畫以示高雅,表現閑情逸趣,倡導“師造化”、“法心源”,強調人品畫品的統一,並且注重將筆墨情趣與詩、書、印有機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繪畫樣式,湧現了眾多的傑出畫家、畫派,以及難以數計的優秀作品。
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於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單純拘泥於外表形似,更強調神似。它以毛筆、水墨、宣紙為特殊材料,建構了獨特的透視理論,大膽而自由地打破時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與想象力,這種出色的技巧與手段,不僅使中國傳統繪畫獨具藝術魄力,而且日益為世界現代藝術所借鑒吸收。

書法


王羲之書法
王羲之書法
中國的書法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門類,它不僅是表達觀念的符號,更是表情達意的形態。
中國書法以毛筆、宣紙、墨和石硯為工具。書寫者使用毛筆,蘸取在硯台中磨研適度的墨汁,在宣紙上書寫。
中國書法起源於漢字,而象形則是漢字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徵,它與繪畫一樣是以客觀物象為依據生髮出來的,因而中國書法與中國傳統繪畫有著一種血脈相通的聯繫。
書法不僅統領中國繪畫,使之在世界上具有悠久歷史和廣泛傳播;同時,書法還與文學詩歌、與篆刻造型、與音樂舞蹈等中華民族姊妹文化有著無法斬斷的親密關係。
書法不僅是一種表現性藝術,通過作品將書法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個性及情趣愛好等折射出來,即“字如其人”或“書為心畫”;同時,書法還是一種實用性藝術,常被用於題辭、牌匾。
由此可見,書法實際上是一種綜合性藝術,是更傾向於表現主觀精神的藝術。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使中國書法自甲骨文與金文開始,經過一系列演變,形成篆書、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不同體式;出現了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懷素、黃庭堅等眾多傑出的書法家,形成不同流派,並在不同朝代各領風騷,將中國書法藝術發展至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
中國傳統藝術
中國傳統藝術

音樂


京胡
京胡
國樂、新音樂、中國音樂、中國傳統音樂的內涵和外延各不相同。
中國傳統音樂可分五類。我們在許多民樂CD中都可看到“國樂”二字,這“國樂”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在近代又有所發展的屬於“國粹”的音樂,可見“國樂”的創作時間指的是古代;
“新音樂”指的是那些學習過西方音樂的人所寫的音樂,如學堂樂歌,可見新音樂的創作時間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中國音樂”則不僅指古代傳承下來的音樂,也指中國人按西方理論創作和改編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併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我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期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導迎及巡幸樂、宴樂。

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併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角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念、做、打等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其中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為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其它比較流行的劇種:崑曲、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豫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服飾


基本形式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繫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歷代演變

商朝服飾
商朝服飾
夏、商、西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原始時代的服裝形式,雖有個別考古資料的發現,但由於材料太少,還不能對該時期的服飾作詳細的說明。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時期胡服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的廣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進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衝破阻力,下令全國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盛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盛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由於它比革帶的扎結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來。
相關知識:“胡”是個模糊用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時專指匈奴,有時泛指從東北到西北諸游牧民族,有時甚至還要更寬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裝,他們為了游牧騎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長褲和靴子。沈括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一個“全”字,或者把話說得有點過分,但胡服對漢族服飾的發展確實影響極其巨大。
漢朝服飾
漢朝服飾
傳統冠服制在漢朝的確立
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漢代是傳統冠服制的確立時期。漢代的褲是開襠的,褲,古稱絝。《說文》:“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由此可見,當時的絝是開襠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雖然出現滿襠褲,但開襠褲仍長期存在。
魏晉南北朝時胡服的流行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一個大轉變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漢族貴族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形式。
隋唐時期-服裝的轉變時期
隋唐時期女服
隋唐時期女服
隋唐時期侍女胡服
隋唐時期侍女胡服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使其能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所 以,這一時期成為我國古代服飾制度 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並且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這時期袍衫的風格。
宋代的服裝趨於保守
宋代官服
宋代官服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 能作為禮服穿用。總的來說,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艷,給人以質樸、潔凈、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係。
遼、金、元服飾
遼、金、元服飾
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沿襲漢人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沿襲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襇,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襕。領型有右衽交領、方領和盤領。下穿小口褲,腳穿絡縫靴。服色以白、藍、赭為主。此外,元代服飾在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明清時代
明代的服裝繼承前代,清代由於距今較近,故其時期的服裝對近代影響較大。
明代的服飾,大體上沿襲唐制,但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式樣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飾對近現代服裝形式影響較大,由於清代統治者始終實行破壞漢文化的“剃髮易服”政策,男子服飾因此改變巨大,可分為兩種:滿族民族服裝;外來西洋服裝。清代袍的式樣,就是滿族服裝的代表。一般袖子比較窄瘦,禮服是箭袖,又稱馬蹄袖。袍身用鈕扣繫結。右衽大襟,圓領口。皇室的袍有前後左右四開氣,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開氣。馬掛是清朝特有的服裝,它式樣多為圓領,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為平袖口。直到清末和辛亥革命后,西洋服裝逐漸傳入,其至今仍是人們的日常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