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炮台山
清光緒年間建造的抗倭炮台遺址
徠龍灣炮台山,原名龍灣山,又名雲亭山。屬大羅山分支余脈,位於甌江口南岸。面積7000平方米,距市區12公里。東北面突兀於滔滔江面,與樂清磐石山的“鎮甌炮台”隔江相望相距約1公里;南面山麓有陡門,與龍灣村落毗鄰;西面為江灣。1988年,被列為溫州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灣炮台山因山中存有清光緒年間建造的抗倭炮台遺址,故稱炮台山。炮台山扼守著東甌大門,是溫州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浙南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要隘。
龍灣炮台山
炮台山原名龍灣山,又名雲亭山。相傳1200年前,唐宗室李集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眷來到永嘉郡。為圖東山再起,在大羅山一帶招兵買馬,並在龍灣山建了煙墩,敵兵一入甌江口,守在龍灣山的士兵就在煙墩燃放狼煙,駐在大羅山的士兵就要準備戰鬥。
炮台
明嘉靖年間(1522年),為抵禦倭寇,朝廷曾在龍灣炮台山一帶設龍灣寨,建成為軍事要塞。據(光緒八年,《永嘉縣誌》武務志)記載“龍灣寨,在府東三十里,東接寧村,西捍府沿,登臨深水,頗為險要”龍灣寨建立后,和東面永強一帶的寧村所,永昌堡等軍事要塞一起,組成鼎足之勢,為抗擊倭寇,保家衛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入口大門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炮台山亦然。炮台山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硝煙烽火,在抗日戰爭中,遭受了日軍多次飛機轟炸。炮台山被炸得滿目瘡痍,特別在1945年初的那次轟炸,龍灣炮台頂部全毀,失去了抗戰的作用。炮台里的武器設備也基本被毀,唯剩下1門大炮和6門小炮,卻又在“大躍進”大鍊鋼鐵時均冶鍊為鐵。炮台山就這樣以大悲劇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1981年,溫州市文物普查時,龍灣炮台被發現,炮台山亦引起人們的重視。1988年9月,溫州市人民政府撥款37478元,由甌海縣慈湖建築隊修復東邊3孔炮眼。同年11月25日,溫州市人民政府發文(溫政發[1988]285號通知)公布龍灣炮台山為溫州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溫州市人民政府和龍灣區人民政府劃撥維修經費共69043元,由溫州大學設計室承擔繪製施工圖紙。1990年3月5日至1991年1月20日,由龍灣區狀元建築公司二處修復炮台西邊的3眼炮孔,同時修理了圍牆空洞和裂縫、圍牆內場地平整、上山道路等。1991年4月,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龍灣炮台標誌碑和說明碑並立於炮台東面的圍牆外。1995年,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發出《關於命名溫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的通知》(溫宣[1994]17號),將龍灣炮台確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6月至1998年9月,在龍灣區委、區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由區人武部牽頭,投入40多萬元對古炮台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修復。並由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炮台專門題詞:“緬懷英烈振奮中華”。2001年6月,為增強國防教育效能的目的,再次投入6萬餘元,對炮台山中的有關設施進行修整、充實、完善。
大門
2001年6月,為進一步增強古炮台的國防教育功能,龍灣區再次投入資金,並由區人武部牽頭,對炮台山內部設施進行修整、充實、完善。開闢了炮台山“國防教育長廊”,分“領導重視、炮台歷史、勿忘國恥、國防法規、光輝歷程、兵器知識、現代國防、民兵成果”等八個部分,向參觀者介紹炮台山歷史和有關國防知識,新建了瞭望亭、練武亭、古代官兵群雕等,每年參觀者絡繹不絕。
炮台山古稱龍灣寨,據《永嘉縣誌。武備志》記載:“龍灣寨,在府東三十里,東接寧村,西捍府治,登臨深水,頗為險要。”曾是溫州城東面一道重要的軍事要塞,經歷過抗擊倭寇戰爭和中國人民反法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火硝煙的洗禮。如今,炮台山已向世人開放,成為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讓更多的人了解這裡故事。
最佳旅遊時間:
石碑
開放時間:
全徠天
周邊主要城市及車程:
距溫州市區20公里
交通:
甌海大道瑤溪出口下,向北往白樓下,過龍灣碼頭,到龍東村,出口到景區約3公里。
美食:
永強寺前街餛飩 永強泥蒜糕:泥蒜味鮮美,把它和糯米糕一炒,滑嫩鮮香,幾乎不用咀嚼就順著舌喉滑到胃裡去了。靈昆青蟹:是該地一大水產資源,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靈昆文蛤:貝類珍品,號稱“天下第一鮮”。文蛤吃法很多,旺火快炒、清蒸均可,它還可做成鮮松而不油膩的文靈昆彈塗魚:俗稱花蘭,因善於跳躍,又叫“跳魚”。靈昆彈塗魚以數量多、肉質細嫩、味鮮美、能補體而聞名。靈昆的白琢瓜:肉質鬆脆,味甜汁多,是甜瓜中的佼佼者。靈昆田嬉兒:在深秋蟹肥時,當地人一天可捉2公斤,多的可捉到5公斤。靈昆雞:因產地在甌江口靈昆島而得名。它適應性好,生長快,成熟早,個子大,肉質鮮嫩,產蛋率高。
搗練子。龍灣炮台山
故壘跡,炮台山。戰火英靈此地眠。攬綠留心新笑靨,嘆紅過眼舊烽煙。
甘州曲。龍灣炮台山
炮台山,忠骨地,在龍灣。悵懷驍將把軀捐。浩氣媚青山,見故壘、蒼翠畫詩顏。
干荷葉。龍灣炮台山
蒙霏雨,謁英賢。寂寂沉煙遠,入泥丸。將魂安,青山有幸入詩箋,舊跡丹青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