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鎮

醒獅鎮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醒獅鎮,位於龍里縣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距省城貴陽市中心24公里,與該縣谷腳鎮、哪旁鄉、谷龍鄉及貴陽市偏坡、小碧、永樂、東風等鄉鎮毗鄰,轄12個行政村。

全鎮少數民族佔51%,是少數民族聚居鄉。農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地形以高山台地為主,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年平均氣溫12℃—13℃,夏季涼爽,有“天氣空調”、“天氣氧吧”、“避暑勝地”之稱。

地理環境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醒獅鎮,位於龍里縣西北部,轄永利村、進化村、元寶村、頂水村、大岩村、大壩村、涼水村、舊寨村、雞場村、三保村、羊場司村、小箐村12個行政村,99個村民組,總戶數3334戶,總人口15085人,其中少數民族5476人,佔總人口的36.30%;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444畝(其中田6920畝,土7524),宜林荒山2萬多畝,土質肥沃,荒山及坡耕地資源豐富;境內有千醒(千家卡到醒獅鎮,正在建設)、永偏(貴陽市烏當區永樂鄉到醒獅鎮到貴陽市烏當區偏坡)、烏偏(貴陽市烏當區烏當到烏當區偏坡鄉)等主幹柏油公路貫通,交通便利;全鎮已有8個村安通城控電話,移動通信覆蓋率達80%,通訊便捷;有35千伏變電站1座,電力資源充足;有日供水1千噸的自來水廠1座,80%的村組已安通自來水,水資源豐富。

自然環境

環境
環境
醒獅鎮地處東經106°48 ′-106 °57 ′,北緯26 °27 ′-26° 32 ′之間。海拔高度在1150-1300米之間,地貌以高原丘陵窪地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3.9攝氏度,大於10℃年有效積溫4845攝氏度,無霜期270-280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15-1226小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88毫米。

城鎮設施

建設
建設
境內有千洗、把醒、醒偏、醒永、烏偏等主幹公路貫通,交通便利。全鎮8村已通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信覆蓋率達96%,通訊便捷;有35千伏變電站1座,電力資源充足;有日供水1千噸的自來水廠1個,80%的村組通自來水,人畜飲水基本得到解決,但農業生產用水相對缺乏。

城鎮動態

醒獅鎮:規範市場管理提升城鎮形象
為提升醒獅鎮小城鎮建設管理水平,鞏固全國文明鎮創建成果,7月8日上午,醒獅鎮人民政府聯合醒獅鎮派出所、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了路邊攤販清理行動。
醒獅鎮前期針對路邊攤販做了宣傳動員工作,通過逐一宣傳解釋、張貼通知公告、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對轄區內村民和攤販進行宣傳引導,最大限度爭取理解支持,清理行動進展順利,路邊攤販全部有序搬移到指定區域經營。
醒獅鎮將進一步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推進市場規範管理,著力打造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的美麗小城鎮形象。

附近旅遊景點


國家級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和世界人與生物圈網路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蘭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南部邊陲的荔 波縣境內,毗鄰廣西環江、南丹縣,處在桂林——貴陽——昆明的三角旅遊空白區內。荔波樟江風景區總面積273.1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組成。茂蘭喀斯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生態科普教育和生態旅遊的重要基地。
荔波樟江區風景名勝區以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和浩瀚蒼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觀為主體,景區內峰巒疊嶂,溪流縱橫,景物景觀動靜相間,剛柔相濟,是既有奇、幽、俊、秀、古、野、險、雄的自然美,又有濃郁的布依、水、瑤、苗等民族風情融為一體。同時,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烈士的故鄉和有鄧小平領導的紅七軍革命活動舊址及古井、古墓群。
茂蘭喀斯特森林是以原始性強,集中連片的森林為特色,被中外專家譽為全球喀斯特地貌上保存完好絕無僅有的綠色寶石。神秘奇特的喀斯特森林,將樹、石、水、藤、喬、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充分顯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目前風景區內有公路可通往廣西南丹、環江、金城江和貴州的麻尾、三都獨山、都勻、貴陽,延伸可達廣西柳州、桂林、南寧。黔桂鐵路的咽喉站麻尾火車站距小七孔景區僅36公里,在建的荔波機場距縣城9公里。從縣城乘車15公里可直抵水春河起漂點,到各景區旅遊交通十分便利。
波雲湖
波雲湖和波雲洞位於惠水縣城東南約15公里處,是《定番州志》所載仙水(俗稱小龍河或魚梁河)的源頭。小龍,是古八番中的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和小龍長官司的所在地,也是惠水著名的風景區。此處湖光山色,自成風韻,更有飛瀑流泉,奇洞怪石和蔥鬱森林,因而使景色更加旖旎。穿過小龍寨溯流而上,寨后不遠的河心岩石上便是十來架被水流沖得嘩嘩飛旋的水磨香車,這些香車由樹木製成,頗像寨民家中磨豆腐的石磨。香車利用水的衝力使其旋轉,既節約了勞力,又成為野趣十足的一大景觀。據寨老介紹,用這種方法磨出的香粉既細且香,又潔凈,香客均樂意買這裡的香去廟裡上供祈福。再向前數百米,見一壩突兀而起,鎖住峽谷,壩內就是煙波浩淼的波雲湖。站在壩上,天地豁然開朗,但見波雲湖水清澈,碧如灕江,上下天光,波譎雲詭,陽光映照著湖水,氣象萬千。
泛舟湖上,波平如錦,清風徐來,神清氣爽。左岸綠竹叢生,點綴些桃李橫斜,偶見山野農舍,時驚紅掌鵝鴨。右岸則山峰連綿,青松成林,雀鳥啁啾,野花爛漫,一旦山風吹過,松濤呼嘯與瀑聲相應,勢若萬馬奔騰,這裡即是惠水古十二景之一的“松風汲瀑”,明莫與齊詩曰:“山晴疑作雨,松倒汲寒潭;根沃瓊漿飽,梢含雪蕊甘;狂風知瀑響,醉舞識濤酣;明月知如相照,清心共結三。”明霍尚仁亦有詩曰:“一幅蒼虯掛碧空,光搖青澗擊沉雄;忽吞逸韻調溪曲,共吐瓊箏響翠叢。鳥宿枝頭驚噴雪,魚游波面怯吹風;幽人喜聽松飛濤,日坐高山流水中。”
福泉古城
福泉古城牆為貴州首創,顯示出貴州人民的智慧與創造精神。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大變遷,平越古城由軍事據點演變為地方行政中心,如今變成了一個以磷化工為主的工業城市。在福泉城內,有一座稱為“大夫第”的古建築,它是一個古老的四合院,佔地400平方米,現闢為貴州古城垣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兩百多幅照片,濃縮了貴州自明以來的城垣、古堡、營盤、碉樓、戰壕、關隘、烽火台。貴州現存的古城垣還有許多,如貴陽的東門城牆和武勝門,明代的真安州城垣、赤水古城垣、鎮寧州城垣,鎮遠有府城垣和衛城垣,還有畢節層台衛、盤縣普安衛、晴隆安南衛等城垣。土司城堡,最典型的是遵義海龍屯和大方“九層衙門”遺址,此外有黃平岩門司城和德江水特姜司城。營盤以松桃存留最多,清代在此設有48個營汛,構築營盤、屯堡、炮樓、碉卡逾千座,形成了一條條斷斷續續的“邊牆”,現存480公里,規模較大的古堡有正大營和盤石營。關隘頗多,著名的如黔北婁山關,黔中的圖雲關、雅關,晴隆的海馬關等。由此可窺貴州明清時期的古城風貌,反映貴州六百年的滄桑。

地方特產


都勻毛尖茶

都勻毛尖茶產於貴州南部的都勻市。它以優美的外形,獨特的風格列為中國名茶珍品之一。都勻毛尖茶生產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據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都勻毛尖茶已是向朝廷進貢的佳品,深受明崇禎皇帝的喜愛,因其形狀像魚鉤,曾賜名為"魚鉤茶"。貴州地處高原,都勻毛尖茶產區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霧鎖雲,雲纏霧。土壤深厚、疏鬆而潮濕,加上降雨量。常年溫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條件適宜茶樹生長,所以都勻毛尖茶獨樹一幟。
都勻毛尖“三綠透黃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成品都勻毛尖色澤翠綠、外形勻整、白毫顯露、條索捲曲、香氣清嫩、滋味鮮濃、回味甘甜、湯色清澈、葉底明亮、芽頭肥壯。其品質優佳,形可與太湖碧螺春並提,質能同信陽毛尖媲美。

長順綠殼雞蛋

醒獅鎮
醒獅鎮
長順綠殼蛋雞原產於長順縣鼓揚鎮,該地偏僻落後,交通閉塞,地勢險峻,地理位置複雜,海拔660~l 597.5 m,年最高氣溫32℃ ,最低一l℃ ,無霜區288 d,日照時數1 202 h,年降雨量1 250~1 400 mm,相對濕度81% 。境內有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鼓揚河,全長12.8 km。
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鼓揚鎮馬場村、岩臘村、紀堵村一帶,人們就發現有產綠殼蛋雞的雞群,世襲流傳利用這種雞蛋能治傷風感冒,因此綠殼蛋雞倍受保護,長期得以繁衍。按照農村習俗走親送禮、移民搬遷,綠殼蛋、綠殼蛋雞也當成禮品隨之在異地紮根發展。20世紀80年代,由於瘟疫嚴重侵襲,農戶飼養的雞幾乎滅絕,只有在偏僻閉塞依山而居的村莊飼養的綠殼蛋雞倖免於難而得以保留。20世紀90年代,綠殼蛋雞發展雖然緩慢,但在防疫部門的防控和宣傳下,人們對瘟病有所認識,飼養量也有所提高。9o年代後期由於畜牧部門高度重視,對綠殼蛋雞進行了保種選育的申報工作,2000年開始得以實施,總計投入10萬餘元,採用提純複壯選育的擴繁方式培育了麻羽、灰羽、黑羽烏骨綠殼蛋雞2萬多隻。由於資金有限,該品種未形成規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其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提高和增加,品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

羅甸火龍果

羅甸縣從2008年在龍坪鎮新民村連片種植1000畝后,截至今年8月,火龍果種植面積達4.8萬畝,畝產量800至1300公斤,實現產值2.4萬元以上。由於具有低脂肪、高食用纖維素、高磷脂、低熱量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顧客的偏愛。
羅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氣候特點,年均氣溫在19.6℃左右,無霜期達335天,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素有貴州“西雙版納”和“天然溫室”之美譽,加上地域遼闊,土壤質地好,是多種果樹的理想生長之地,現已成為貴州省水果的主產區之一,其中火龍果以其優良的品質、細膩的口感、獨特的風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國內聞名遐邇。目前全縣火龍果種植面積已達3萬餘畝,成為我省最大的火龍果生產基地,且成為羅甸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

農村淘寶


醒獅鎮
醒獅鎮
隨著網路化的不斷普及,線上購物不再是農村老百姓的困擾,有專人指導,快速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要啥有咐”,村裡的特產也可放在網上去銷售。
貴州電視台到醒獅鎮調研農村淘寶運營情況,9月6日,在縣電商辦主任及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縣域負責人的帶領下貴州電視台新聞中心外宣科劉主任一行到醒獅鎮調研農村淘寶運營情況。
當天,劉主任一行先後到醒獅鎮醒獅村淘寶站點、大岩村淘寶站點進行實地參觀,查看了農村淘寶的上行下行情況,通過上行下行情況了解農村淘寶運營的具體情況。
在醒獅村淘寶站點,劉主任對淘寶合伙人李健關於運營情況進行詳細詢問,了解到醒獅村的下行交易額平均每月在15萬左右,服務覆蓋人群在7000人左右;在大岩村淘寶站點,合伙人韋江平講到:“農村淘寶,走上行才是出路”,大岩村以根雕產品走上行,旨在為本地老百姓謀更多福利。
劉主任認為,農村淘寶已經改變村民的購買習慣,是一個非常好的走群眾路線的好載體,是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路”的有效解決途徑,應加大宣傳力度,不斷進行總結推廣。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醒獅鎮入選 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