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尕海的結果 展開
- 青海省德令哈市湖泊
- 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湖泊
-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湖泊
尕海
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湖泊
尕海,位於甘肅省甘南碌曲縣尕海鄉,屬黃河支流洮河支流周科河,距離郎木寺約36公里。尕海湖是甘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位於草原中心。尕海湖還是一片鳥類保護區,每年夏季這裡都有黑天鵝、白鷺、雁鴨等多種水鳥在此棲息。
尕海
位於甘肅省甘南碌曲縣尕海鄉,西傾山東北的尕海盆地,距離碌曲縣城 49.0公里,湖面海拔高程 3480米。關於其面積大小,文獻曾有 35.0平方公里的記載,到21世紀初已不足 10平方公里,但仍是甘南草原第一大淡水湖。湖呈橢圓形,平均水深僅1.0-2.0m,最深處約5.0米。湖周圍發育大片沼澤和若干小湖,顯是大湖收縮、解體而成。
尕海湖自1960年代以後,由於地下水往下降,逐年縮小,面積約2.2平方公里,摺合3.3萬畝,水深約2米,蓄水量10萬立方米。
尕海湖本名“姜托塘",藏語高寒湖的意思,位於碌曲縣城西南50公里處的尕海灘,湖水面積6000畝,水深1"--2米,為甘肅省第一大高原淡水湖。尕海灘,面積350平方公里,為甘南州第二大草灘,海拔3428~3472米,
尕海
周曲,又名周科河,洮河南岸一級支流,發源於碌曲縣南郭莽梁的崇山峻岭中,自南向北橫穿縣境,流經姜托塘(尕海灘)、郭莽塘(郭麻灘)、賽涌塘(曬銀灘),匯入三大草灘的眾多水源,流經尕海湖后,水勢漸次增大。全長86.1公里,落差510米,平均流量9.8立方米/秒,在泰文路注入洮河。
地下水靠降水、基岩裂隙和地表供給,以泉或潛流形式排泄至地表,這類含水岩中的地下水很豐富。尕海盆地靠近東部洪積潛水層中,水位埋深一、二十米,含水層埋深五、六十米,出水量一般可達日產數千方。
尕海
尕海灘,面積350平方公里,僅次於瑪曲縣喬科灘,為甘南州第二大草灘,年均氣溫1.1℃,年降水量637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6至8月份,年蒸發量1150.5毫米,沒有絕對無霜期。尕海草原屬高原草甸類,土壤肥沃,牧草種類多達上千種,牲畜可食用的近800種,平均每平方米牧草達40種以上,8.6畝草場可載1個羊單位,比全國牧場平均高1倍多,被譽為亞洲最好的牧場之一。
在尕海灘草原上,棲息著列入國家保護的一、二類珍貴動物有雪豹、蘇門羚、猞猁、馬鹿麝、旱獺、娃娃魚、天鵝等。尕海灘盛產冬蟲夏草。水生經濟動物有黃河裸、裂尻魚、厚唇裸、重唇魚(俗稱石花魚)、建國初,碌曲縣曾設尕海漁場,後由於湖泊水面縮減及生態保護,停止漁業生產。
尕海湖濕地越夏的珍稀水禽黑頸鶴佔世界總數的十分之一,居中國國內第一。
歷史上,尕河曾幾度乾涸,21世紀初,對尕海湖進行了投資17萬元長達4000米的圍欄,同時修建了尕海湖築壩引水工程,為尕海湖修築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攔水壩,修建了一條長達4公里的引水渠,將忠曲河水引到尕海湖中,使湖域面積由4.7平方公里擴展到15.9平方公里。
2005年,投資283萬元完成了秀哇村人畜飲水及節水灌溉工程,尕海湖周邊1500畝乾旱草場得到了灌溉,2300人、2萬多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有力的緩解了人畜飲水問題。
1982年被評為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1998年,與則岔石林一起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被審批為國家2A級自然保護區。2011年9月,尕海成功申報為國際重要濕地,成為全球第1975處、我國第41處、甘肅省首處國際重要濕地。
尕海
碌曲縣農業局1986年成立,時稱林業局,1990年4月改為農林局。主要管理縣境內的農業發展與森林資源。縣農林局設:森林防火辦公室、林業公安股、西倉林業工作站,雙岔林業工作站,紅科林產品檢查站、縣苗圃、尕海候鳥保護站和雙岔林場。
1982年,成立尕海候鳥保護站,配備專職管護人員對湖區候鳥進行觀測和保護,並在全縣廣泛深入地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甘肅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宣傳。1995年夏,持續40天的乾旱導致尕海湖區地下水位嚴重下降,湖枯見底,淤泥一片,縣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實施人工引水補水工程,使尕海湖水位得以恢復,湖區生態得到保護。
1982年被評為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
傳說尕海湖是一個女神的化身,是亞洲一大山神的大臣的妻子,當時山神派大臣來管轄這片草原,使得尕海這片草原水草豐茂,生靈興旺。大臣之妻對尕海灘情有獨鍾,後來,大臣離開尕海灘,妻子卻留在這兒化作一汪清泉。
藏族先祖創作出許多神奇的故事。傳說在很遙遠的古代,有一種妖魔出沒於尕海湖,興風作浪傷害牧民,有個藏族青年決心為民除害,他在湖邊等了39天,水妖出現后他便與之廝殺,取得了勝利。青年用生命換取了太平,牧民們從此每年夏天都要舉行一次運動會以示記念。
碌曲縣地質構造複雜,岩性差異很大,其大地構造部位處於秦嶺西端及康藏“歹”字型構造體系頭部一支一西傾山東端。絕大部分為洮河復向斜二級構造單元內,僅西南部兩大構造單元銜接部位,由於相互干擾產生了一些小盆地,如尕海盆地等,大的構造線基本為東西向,至西南部轉成北西西或北西向,構造骨幹為亞爾瑪一夏卜加瓊欽背斜和西傾山褶皺束(碌曲占其北翼),其軸部伴有密集的斷裂,縣內北半部均屬背斜北翼。構造盆地次級形態,其中一類是尕海盆地和郎木寺盆地,屬於山間陷和斷面。
尕海在碌曲縣西南部。屬草灘地貌區。尕海灘,海拔3428-3472米面積350平方公里,是甘南境內的又一特大草灘。湖周圍發育大片沼澤和若干小湖,顯是大湖收縮、解體而成。
尕海鄉地形開闊平坦,地勢較高,灘地海拔平均3500米,周圍山脈一般都在3800米左右,山勢坡度小,地表起伏不大,南部有郭爾莽梁,西北聳立阿尼庫合山,中部夾有尕海灘、果芒灘、野馬灘、曬銀灘4大草灘,尕海、果芒灘有少許沼澤地。
尕海周邊大陸性氣候顯著,高寒陰濕,長冬無夏,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2.3℃,無絕對無霜期,相對無霜期在30天左右。雨熱同季,年均降水量633-782毫米,多集中在秋季。日照時數年平均2222小時,年總輻射理論值為123千卡/厘米。
碌曲縣地處歷史上泛指的“羌中”,十六國前涼(317-367年)時,境內置護軍,護軍駐地似在曬銀灘至尕海措寧一帶。西秦時(385-431年)在洮州西境置旭州西疆郡、弘州、廣恩郡(在今雙岔、西倉一帶)。隋在其處置洮源縣、洮陽縣(廣恩舊址)。唐初置西滄州,廣恩縣置廣恩鎮。唐中宗景龍之後的715年陷於吐蕃。宋為唃廝噦所屬,元為洮州轄域,隸吐蕃等處宣慰司脫思麻路。明為洮州衛屬地,1637年後,洮河源以西為和碩特前首旗牧地;民國屬臨潭轄區。轄區有西倉12部落(有土官2人),雙岔8部落(有土官1人)及郎木寺色赤部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3年,始將臨潭縣所轄的西倉區分出,成立中共西倉工作委員會,6月改稱中共洮源工作委員會。10月成立洮源行政委員會,直屬甘南藏族自治區領導。1955年6月,碌曲縣正式成立,駐西倉加科。
2017年,碌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115萬元,大口徑財政收入429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116萬元。畜牧業是該縣的支柱產業,草場總面積39.4萬公頃,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3.3%,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 35.74萬公頃,草場植被覆蓋率95%,每公頃平均產草量為5466公斤,牧草天然儲量1.76億公斤,理論載畜量85.1萬個羊單位。2003年底,全縣各類牲畜存欄41.87 萬頭(只、匹),總增率27.31%,出欄率 29.18%,商品率 25.80 %,實現牧業增加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
尕海所在的碌曲縣尕海鄉,位於碌曲縣境西南部,其轄地原系西倉雙岔部落區域,1960年在此設洮江縣,1961年設尕海鄉,轄尕海、波海、加倉、秀哇四個公社,1964年碌曲縣遷回瑪艾根薩,1966年將波海、尕海兩個公社劃歸郎木寺鄉,將拉仁關鄉尕秀公社劃歸尕海鄉,是年將尕海鄉更名為燎原鄉,1968年恢復原名並成立革命委員會,同時將鄉屬公社體制改為人民公社體制,1984年初復改社為鄉。
尕海鄉是碌曲縣轄內的一個以純藏族人口的鄉,尕海湖為中心的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鄉境。全鄉21世紀初有人口5302人,轄3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設學校3所,衛生院1所、牧醫站1所,變電所1所。 2011年全鄉實現農牧業增加值4500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達4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