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窯鎮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轄鎮
干窯鎮地處浙北嘉善縣域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處於江、浙、滬交匯點。全鎮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4.3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7萬人)。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多產“京磚”,瓦當文化燦爛,史稱“千窯之鎮”。
干窯鎮是工業企業起步較早的鎮,也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商投資興業的集聚地。抓住長三角大開放、大開發機遇,著力招商引資,投入發展,為縣內開放型經濟強鎮。全鎮現有工業企業800多家,其中“三資”企業50多家,形成木業加工、電子電聲、機械軸承、新型建材等新興產業,是中外客商聚寶興業的投資勝地。
干窯鎮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威良膠帶廠在干窯鎮建成投產後,一批批外(台)商紛至沓來,先後在干窯鎮投資興業,至2004年底,全鎮業有50多家三資企業,合同利用外資已達2億美金,投資規模達1000美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投資行業涉及木業、電子、五金機械等行業,外商投資的勢頭繼續看好。
木業:現有工業企業100多家,從原木旋切至貼面裝飾板、多層板、傢具、實木地板、竹木複合地板等系列產品的生產。
電子:現有工業企業30多家,專業生產多層線路板,各類電子產品、音響喇叭等。
干窯鎮
在新的世紀里,干窯鎮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優惠的政策,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招商、富商,並竭誠歡迎海外朋友前來商務考察,投資興業,共圖發展。
干窯鎮,又名幹家窯鎮,地處縣境中部,南距縣政府駐地4千米,鎮政府坐落於窯興路138號,鎮以政府駐地得名。東隔伍子塘、和尚塘與姚庄、魏塘相望,南臨鳳桐港與魏塘鎮相對,北瀕紅旗塘與西塘鎮相接,西鄰洪溪、楊廟。面積37.08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下轄141個自然村(其中5個合治),2個自然鎮,共8543戶,26192人,其中農村6822戶,207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6‰,除3人為朝鮮族、白族、土家族外,其餘均為漢族。
地理介紹
干窯鎮
2002年外貿出口5.03億元,財政總收入5500萬元,在全縣目標責任制考核中榮獲一等獎,浙江省百強鄉鎮中排名64位,居嘉興市第一位,是浙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鎮、浙江省衛生鎮、嘉興市文明鎮、鎮黨委保持“市‘六好’鄉鎮黨委”稱號。
耕地面積35991畝,水田35524畝,淡水養殖面積1022畝,形成了以水稻種植為主、大棚蔬菜、蘑菇、草莓、肉鴨、水產為特色的新型種養業格局,年糧食總產量15578噸,淡水水產品1735噸,蘑菇2304噸,肉鴨270萬羽,出欄肉豬45482頭。農業總產值1.8億元。水利基礎設施有10大圩區,外港圩岸56千米,防洪水閘齊全。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現有工業企業600多家,其中三資企業30多家,形成了以外向型經濟為龍頭,以木業、電子、機械軸承、建材為主導的產業新格局。雙飛軸承、金泉木業、經緯辦公、匯東電子、三力軸承、日安木業、三林木業等企業在縣內外享有盛譽。招商引資工作連年在全縣名列前茅。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80775萬元,其中工業66216萬元,農業93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53元。
2011年,干窯鎮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利稅4.9億元,全鎮生產總值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萬餘元。
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6所,在校學生3099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9%,幼兒園11所(含村辦託兒所),有鎮衛生院、文化站、敬老院等文化衛生設施。2000年投資160多萬元新建文化廣場,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有線電視安裝1700餘戶,電話普及率每百人47.39部,農民飲用自來水率達99%。
干窯鎮地處浙北嘉善縣中部,緊鄰縣城魏塘。全鎮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4.1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5萬人。交通便捷,距滬杭高速公路、滬杭鐵路、320國道均約4公里。建設中申嘉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東距上海90公里,西至杭州100公里,北接蘇州90公里。境內地勢平坦,水網交織,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之美稱;明清時期多產“京磚”,瓦當文化燦爛,史稱“千窯之鎮”。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8億元,外貿出口7.6億元,財政總收入549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455元。兩次躋身浙江省“經濟百強鎮”行列,為浙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鎮、省級衛生鎮、市級文明鎮、嘉興市“招商引資”十強鎮。先後有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現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原省長柴松岳,省政協主席劉楓等領導及印尼總統梅加華蒂的丈夫陶菲克先生等嘉賓來干窯鎮調研考察,為干窯鎮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
干窯鎮
農業經濟通過積極調整、引導示範,效益農業有了較大發展,形成了大棚瓜菜、草莓、蘑菇、肉鴨等主導產業。2003年全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3.17萬畝,經濟作物複種面積4.1萬畝,其中大棚設施栽培5400畝,蘑菇複種面積480萬平方尺,肉鴨出欄280萬羽。全年糧經複種面積7.4萬畝,複種指數207,農業總產值1.8億元。同時“干窯大米”、“范涇草莓”、“金盛肉鴨”等農產品品牌在市場上有較高的影響力。城鎮建設按照縣城“一心四點”發展規劃要求,積極推進,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相結合,著力塑造縣內第三大鎮新形象。
面對新機遇和新的挑戰,干窯鎮將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堅持走“開放興鎮、產業強鎮、生態立鎮”發展路子,繼續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抓住長三角大開放大開發歷史機遇,大力實施“一號工程(招商引資)”和“百姓致富工程”,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推進現代化,著力建設“工業強鎮、特色農業重鎮、現代化衛星鎮”,全面推進全鎮現代化建設事業。
城鎮建設按照縣城“一心四點”發展規劃要求,積極推進,堅持規劃、建設、管理相結合,著力塑造縣內第三大鎮新形象。面對新機遇和新的挑戰,干窯鎮將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堅持走“開放興鎮、產業強鎮、生態立鎮”發展路子,繼續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抓住長三角大開放大開發歷史機遇,大力實施“一號工程(招商引資)”和“百姓致富工程”,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推進現代化,著力建設“工業強鎮、特色農業重鎮、現代化衛星鎮”,全面推進全鎮現代化建設事業。
干窯鎮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作為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列為鎮中心工作,並多措並舉做好全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具體突出四個字。
一是“早”字,安排部署突出一個“早”字。2008年9月25日縣動員會召開后,次日,干窯鎮立即召開了全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動員會,全體班子成員、各村支書、村主任、大學生村幹部、各村勞保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在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進行學習后,鎮長郁偉華對全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宣布成立干窯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並要求各村儘快成立相應領導小組,明確村支書、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二是“廣”字,政策宣傳突出一個“廣”字。干窯鎮多措並舉積極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工作。首先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通過通過利用宣傳單、橫幅、標語和村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戶戶爭參保,人人都參加”的氛圍。其次積極做好培訓工作。2008年9月29日上午,干窯鎮再次組織各村會計主任、勞保工作負責人、大學生村幹部進行政策學習和培訓,使與會人員達到“八個明白,一個放心”,真正成為政策明白人、政策宣傳員。再次村委做好宣傳發動。鎮動員會後,干窯鎮以村為單位召開不同規模的會議,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進行全面宣傳,力爭群眾知曉率達到100%。
三是“實”字,排查摸底突出一個“實”字。干窯鎮積極做好參保人員的排查摸底工作,由各村安排專人入組入戶,認真排查,確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戶。
四是“嚴”字,督導落實突出一個“嚴”字。干窯鎮實行養老保險工作周報制度,每周聽取各村養老保險工作彙報。2008年10月10日上午,鎮黨委書記郁曉凡聽取了各村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彙報,對下階段工作做出了安排;同時鎮黨政辦、勞動保障所組成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到各村督察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對工作進展好的村進行表揚,對工作進展差的村進行督促。
大事記
安居樂業的干窯居民
1986年5月,從鎮企利潤中抽出12萬元支持發展農業,成立鎮農業發展基金會,為全省首家。
1987年9月,嘉興市第一家村級合作基金會——治本村農村合作基金會成立,籌措資金11.078萬元,用於扶持該村農業發展;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基礎教育先進鎮。
1988年,投資2萬元建成全縣鄉鎮第一個標準燈光球場(瀝青),內設700個座位的看台。
1991~1994年,先後投資1500多萬元建干窯萬畝圩區、干范圩區。
1992年,投資110萬元新建建築面積2760平方米的干窯中學教學樓;建成鎮有線電視台,至1996年與縣光纜聯網,共播出24套節目;投資116萬元建成長550米、寬30米的葉新路;投資50萬元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至1997年實現電話鎮,現有電話2641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嘉興威良膠帶有限公司正式創辦。
干窯鎮
1995年5月,省長萬學遠在市委書記王國平等陪同下視察干窯,併到葉福明田頭了解早稻種植情況;建立三仙工業經濟開發區,3家外資企業落戶,並建立康民私營經濟開發區。
1996年,村級“金獅”集團公司成立;投資140萬元,建築面積1868平方米標準式新幼兒園落成,並投資25萬元建成街心公園;9月,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有林、顧問邵瑜,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青少年專門小組副組長陶西平等11人來我鎮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執法檢查指導。
1997年,率先在全縣建立鎮科技發展基金,籌集資金5?1萬元,並開通國際網際網路;全鎮所有行政村達到電器化合格村,農村線路整修改造完畢,變壓器容量增加到100個千伏安。
1998年7月,鎮人民政府搬遷到閑置的廠房辦公;10月,鎮敬老院從紅旗塘搬遷到原鎮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前幢,后幢辦公樓為“外來民工之家”;投資735萬元的窯洪公路通車;鎮文化中心通過市級東海明珠工程驗收。
初具規模
嘉善三仙外商投資區水陸空交通便捷。東距上海98公里,西至杭州114公里,北接蘇州96公里,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80公里,離上海港100公里,乍浦港35公里,距320國道、滬杭鐵路4公里,滬杭甬高速公路7公里,滬杭甲級航道貫穿境內。郵電通信現代化、程式控制電話、光纜通信進入全國自動通訊網。區內現有22萬伏和35萬伏變電所各一座,裝機容量6000千瓦火力發電廠一家,均併入華東電網,且有優質地下深井水廠一家。嘉善三仙外商投資區,規劃總面積195.98公頃,23種地塊已實現路、水、電、郵、管道蒸氣五通一平,分二個區域開發。第一區域68.41公頃,內有三仙木業、日安木業、三力榮耀軸承、正盛塑料金屬等三資企業18家。投資者主要來自台灣地區和美國、德國、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家,主要行業為木業、電子、機械、軸承等,區內有國內企業7家。在1997年底,已完成第一區域投資格局,第二區域開發正在蓬勃發展,投資1000萬美元的浙江金泉木業有限公司和投資420萬美元的浙江昶興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動工興建。
外向型經濟崛起
鎮黨委、鎮人民政府努力探索外向型經濟發展路子,積極招商引資,使干窯外向經濟不斷發展、擴大。同時,大力開展優質服務,以外引外、以台引台,使外商更加熱心投資干窯,並積極介紹親朋好友來干窯投資落戶。1998年,全鎮外向型經濟又有了新的局面,共洽談項目10多個,已簽約引進金泉木業、富善木業、正盛橡膠、卓世機械、茂霖木業等三資企業7家,協議利用外資2000多萬美元。1998年,嘉興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利用外資先進鄉鎮,獲得縣“三資金龍杯”金杯、“工業振興杯”金杯、“外資創匯杯”銀杯和工業經濟一級強鄉鎮稱號。
2家企業成立研究所
1998年5月,干窯鎮在嘉善三力榮耀軸承有限公司建成嘉善滾針軸承研究所,又於7月在金獅集團成立嘉善金屬辦公傢具研究所。研究所由高級工程師負責對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研製和應用。研究所的成立,優點在於不斷將研究開發的新產品直接投入生產。從而節省時間、減少費用,實現科研、生產集一體的功能。嘉善滾針軸承研究所的新產品TAW6045滾針軸承,在國際上也只有日本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嘉善金屬辦公傢具研究所成立伊始,就著手研究,向嘉善縣科委申報了二項專利產品。企業辦研究所,是鄉鎮企業在生產實踐中的一種探索,為企業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發揮更大的作用。鎮村企業辦研究所在嘉興地區也是絕無僅有。
2家企業通過質量認證
嘉興匯東電子有限公司和嘉善三力榮耀軸承有限公司,依靠自身素質的過硬,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奮鬥,分別於1998年7月和11月通過ISO9000質量標準體系認證驗收。公司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客戶滿意,經濟效益不斷上升。
江南瓦當文化陳列室
干窯窯業歷史悠久,明萬曆《嘉善縣誌》載:“磚瓦出張涇匯者曰東窯,出幹家窯者曰北窯”。清代晚期磚瓦產量與日俱增,民國初期窯業日趨繁榮發達,生產的磚瓦品種繁多。干窯民間收藏者董紀法,從1989年起,花了近8年時間深挖細找,反覆考證,收集瓦當品種300多種,有海墁、京磚、夾鋪頭、頂龍、人九方、大反水、大印進、花邊滴水、頭統勾、頭通雞等。最早的藏品出自明代,最重一件藏品達50公斤多,最小一件只有200克。江南瓦當文化陳列室對研究裝飾建民房和亭台樓閣及宗教、政治、人文歷史有重大的影響,該陳列室於1998年展出,是江南唯一的私人藏室,也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
共青團苗圃實驗基地
一個以培養花卉苗木為主,種植果蔬為輔,80畝土地規模的鎮共青團苗圃實驗基地在大同村建成。1998年,投入資金20多萬元,建造生產房4間,購置鋼管大棚10隻,毛竹大棚8隻,將種植花卉苗木15畝的土地用圍牆圍住。經鎮團委和場長張正光的綜合規劃,引種國內外優質的觀賞植物品種48個和F—1代雜交的花卉品種10個及果蔬優特品種,種植露地花卉苗木15畝,大棚花卉1畝,大棚洋香瓜10畝,大棚划莓8畝和其他果蔬40多畝,採用電熱絲架熱及溫控裝置進行大棚育苗,引進節水灌溉技術——滴灌,採用無土栽培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式,全年實現總產值26萬元。共青團苗圃基地在產生較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一些農民上門請教,基地還提供優質低價的種苗,為全鎮產業結構調整,優高農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頭示範作用,成為嘉善花卉市場的“領頭雁”。1998年,基地被團縣委列為縣級共青團示範基地,縣科協列為縣級“金橋工程”項目。張正光被授予市級“十佳”青年農業產業化帶頭人和推薦為省青年星火帶頭人協會常務理事。
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新辟的葉新路商業街基本形成,高樓聳立,住宅小區發展迅速。1998年,新建建築面積1150平方米,投資57.5萬元。道路拓寬,縱橫交叉,路面硬化5568平方米,投資39萬元。新城區面貌一年一變樣。同時,對舊城區進行不斷改造,以市河為中心兩旁整修,使古老的窯鄉保持古老特色。
一方名產——京磚
京磚俗稱方磚,是江涇村的祖傳副業產品。據傳,明朝時呂家已生產有“明富”字型大小的京磚,隨後又有邵家、陸家聯合製作“定超”京磚。京磚一般為皇宮、寺廟或民間廳堂鋪地之物,沿至今日,凡修葺古典園林建築,仍非此莫屬。上海豫園的“京磚之王”,即為江涇村邵家所制新品。
一方名村——干窯村
嘉興市經濟百強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干窯村,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8692萬元,村可支配資金91.7萬元,村集體總資產達到2147萬元,人均收入4782元。為形成企業規模,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於1996年重組資產,建立村級集團企業——嘉善金獅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總資產1037萬元。依靠科技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全縣首家村級研究所——嘉善金屬辦公傢具研究所,實行科研與生產一體化,擁有二個品牌產品,“江南”牌文件櫃、“金獅”牌保險箱、貯米櫃榮獲國家級專利產品。投入21.5萬元,改造地下水泥渠道5600米,機埠3座,完成萬畝圩區段1088米的塊石護岸,新建改建機耕道路2000米;投入15.2萬元,修築水泥路面6200米,使全村路面硬化率達100%;投入24.5萬元,新建和改建6個項目衛生設施,全村衛生環境達到省級衛生村標準,全村無害化達標率100%;投入4.6萬元使戶戶吃上自來水;投入4.2萬元開通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投入8.7萬元進行電話村建設,農戶電話安裝率達到85%以上。同時搞好社會福利事業,村裡出錢給村民投保疾病保險,實行獨生子女學雜費全部報銷,對老黨員、老幹部實行黨齡補貼和老幹部津貼,對60歲以上農民年終發放慰問品等。1998年,被省文明委命名為省級文明村。
人物雲片糕
干窯黃永昌茶食店,民國9年(1920)創辦。店主黃永濟得其祖傳,獨家生產人物雲片糕,令人嘆為糕中精品。其配料及製作方法獨特,刀工講究,其糕片薄如紙張。在每一糕片上都以各色糖瓜嵌出“和合三仙”、“劉海要金錢”和“百年好合”、“福壽雙全”等圖畫及字句,色彩鮮艷,人物亦維妙維肖,神態各異,生動逼真。鄉里用此糕來作定親、結婚、壽辰等喜慶禮品,放上“討口彩”(即吉祥語言)的人物雲片以示敬頌之情。別處無法仿製,遠銷江蘇、上海、北京各地,名聞一時。民國30年(1941),黃永昌茶食店歇業,因後繼無人,製作工藝從此失傳。
1998年鎮集體榮譽錄
人民政府命名為浙江省教育強鎮;省愛衛會授予浙江省衛生鎮;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嘉興市文明城鎮;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杯”銀杯和利用外資先進鄉鎮;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鄉鎮和一級強鄉鎮;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希望杯”金杯、“工業振興杯”金杯、“三資金龍杯”金杯、“農村小康杯”金杯、“外資創匯杯”銀杯、“科技希望杯”銀杯、“社會安定杯”銀杯、“精神文明新風杯”銅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