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蹄類
古有蹄類
有蹄類的祖先類型。它們是一些以雜食或草食為主的中、小型動物,其牙齒和腳的構造較原始,繁盛於早第三紀早、中期。
哺乳動物中有蹄類的已絕滅的一個早期類群。
踝節目
(Amblypoda)。也有人稱全齒目(Pantodonta),是早第三紀的大型食草動物。在中國廣東南雄古新統中的階齒獸(Bemalambda)是這一類動物中早期較小型 的代表。此後向體型增大方向發展。到始新世的冠齒獸(Coryphodon)成為粗腿而笨重的動物,生有匕首狀犬齒。
鈍腳目
(Dinocerata)。以頭部具3對骨質角的奇怪的尤因他獸(Uintatherium)為代表的大型有蹄類。在其頭骨的鼻部有一對小角、在匕首狀犬齒上方的頭頂生有一對較大的角、在頭骨的頂部生有一對最大的角。其體型有如現代的犀,只是頭骨較低平。恐角目的古新世代表個體較小,但同樣是骨骼粗壯、四肢短而笨重的動物。其四肢的上部遠較下部和腳要長得多。
恐角目
(Pyrotheria)和⑤異蹄目(Xenungulata )是局限於南美早第三紀的大型食草有蹄動物。焦獸類可能生有一個較長的鼻子,而異蹄目只有一個屬為代表。
上述5個目都在漸新世絕滅。而同時在南美還生活有另外3個目的有蹄類,即:
焦獸目
(Notoungulata)。是在南美得到極大發展的一類食草有蹄動物,並向不同方向發展。其個體數目和種類數目都超過在南美的其他幾種有蹄類數量之和。在北美發現的北柱獸( Arctostylopus )和亞洲的 一些相似動物曾被作為南方有蹄類在北半球的少數代表。1989年北美的一些古脊椎動物學家,創立北柱獸目(Arctostylopidae),認為它們與南方有蹄目沒有直接的親緣關係。
(Litopterna)。從古新世一直到更新世,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支呈馬形,到上新世真馬侵入南美后絕滅。另一支呈羊駝形,而最特殊的一點是它們的鼻孔退到了頭頂附近。直到更新世絕滅。
滑巨骨目
此外早第三紀的大型食草哺乳動物中還有另外一個目——裂齒目(Tillodontia )和晚第三紀食蟻的哺乳動物 ——管齒目(Tubulidentata)在親緣上可能與踝節目有著某種關係。但它們的腳上卻無蹄而具爪。這可能是適應於生活環境而發生的改變。
閃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