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水泉村

鳴水泉村

咸寧市鳴水泉村,又名鳴水泉,處在“中國桂花之鄉”咸安區桂花鎮境內,是舉世聞名的“中華桂花之鄉”。距咸寧市政府溫泉20公里,相鄰武漢90公里。形成咸寧溫泉旅遊的環形線。

地理位置


鳴水泉村位於咸寧溫泉東南方向的“中華桂花之鄉”桂花鎮鳴泉村。距溫泉約20公里,距107國道28公里。距武漢市90公里,與花紋星星竹海僅5公里,通往通山九宮山,赤壁陸水湖等各旅遊景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村裡單位


鳴水泉村糧站,鳴水泉村衛生院,鳴水泉村民兵連,鳴水泉村村委會

鳴水泉村


鳴水泉
鳴水泉
鳴水泉村 有大概18個小村或組:
1組
2組
3組
4組
5組
6組
7組
8組 老屋周
9組 董家咀
10組
11組
12組,等、、、、、、、、發墳、上新屋、下新屋、盆塘、胡家、柏樹下、老屋周、李家灣、董家咀、塘口吳、一隊、二隊、白門樓、余家灣、吳家灣、趙家灣、太原韓等,目前在規劃中。

旅遊景區


鳴水泉風景區景點介紹
鳴泉洞
又名黃金洞、天心洞,它形成於350萬年--500萬年之間,鳴泉洞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段,多類型的岩溶洞穴,它上中下分三層,有九個洞口,其中修建電站開發二個洞口,還有五的洞口有待開發,鳴泉洞的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湖北省從六十年代開始,就對此洞進行勘探,湖北省水利勘探設計院、長辦物探隊及長辦地質六大隊、省地質四大隊,進行了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的調查、測量,其評價極高,是旅遊開發的極好資源。
鳴泉洞已開發出來的大小廳約5萬平方米,最大的廳可容納萬人同時參觀,最高處約80米,最寬處約120米,朝著洞頂望處就像一口七彩鍋蓋在上面,藍天白雲栩栩如生,洞中有洞,洞中有湖,洞中有山,山上有景,鍾乳倒懸,石柱林立,造型奇特,令人嘆為觀止,主要有嫦娥臨、吳剛捧酒、蟠尤石柱、玉兔搗葯、登天石、通靈龜、玉柱峰、萬滴岩等大小景點100餘處。
一年四季地下泉流不息,洞內吼聲如雷,故得名“鳴水泉”。瀑布流出的泉水冬暖夏涼,從不結冰。
鳴泉洞還是探險家,地質愛好者,岩溶研究,煤田探測等部門專家的必到之處。湖北省有專家稱鳴泉洞是一座地質博物館,是一部地質報告資料,故稱鳴泉洞是湖北溶洞之最。
鳴泉洞
鳴泉洞
洞內冬暖夏涼,溫差0—30度。
鳴水泉水庫
鳴水泉水庫
鳴水泉水庫
儲水量為1億平方米的泉水水庫,深處96米,無任何污染的泉水魚業養殖,使您胃口大開,胖頭魚百餘斤,鯿魚也有6--7斤。

旅遊資源


桂花源風景區位於咸安區境內的桂花鎮,歷史悠久,桂花品種繁多,桂花文化源遠流長。桂花源風景區緊鄰金桂湖低碳示範區、鳴水泉風景區、鄂南大竹海景區、劉家橋古民居等景區。

乘車路線


【高鐵咸寧北站】—【火車咸寧站】—城鐵【始發站武昌站—終咸寧南站】 —客車——至 咸寧
自駕:咸寧市——溫泉——咸通高速S33——柏敦村——前500米郵局岔路口向右進。
咸寧市,乘2路公交車到終點站馬橋站,乘馬橋招攬客車《溫泉——柏敦》,乘柏敦計程車到,鳴水泉村。
返回;鳴水泉村——【柏墩村,咸通高速S33】——毛坪村——【馬橋,溫泉城區】——咸寧

桂花


桂花(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木犀岩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以桂花做原料製作的桂花茶是中國特產茶,它香氣柔和、味道可口,為大眾所喜愛。桂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1形態特徵
桂花是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近於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藥長約1毫米,葯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
2生長環境
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因此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於生長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濕潤,切忌積水,但也有一定的耐乾旱能力。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洼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
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
3分佈範圍
園林桂花原產中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東段,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佈。中國西南部、四川、陝南、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長,現廣泛栽種於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其適生區北可抵黃河下游,南可至兩廣、海南等地。
生長地區水熱條件好,降水量適宜,土壤多為黃棕壤或黃褐土,植被則以亞熱帶闊葉林類型為主。在上述條件的孕育和影響下,桂花生長良好,並形成了安徽六安、湖北咸寧、湖南桃源、江蘇蘇州、廣西桂林、湖北武漢、浙江杭州和四川成都幾大全國有名的桂花商品生產基地。
4品種分類
桂花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產生了許多栽培品種。通過進一步調查清理,已初步確定各桂花品種32個。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在對全國各主要城市的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以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
5四大品系
四季桂品種群:該品種叢生灌木狀,樹形低矮,分枝短密,樹冠圓球形。新葉深紅色,老熟葉綠色或黃綠色;葉片呈橢圓狀闊卵圓形,全緣或疏生鋸齒,葉緣波狀不明顯;葉質較薄,葉面的葉肉略凸起,網脈較明顯。葉柄平均長1厘米左右。重要特徵是:葉片的主脈與側脈之間的交角很大,接近垂直狀態。‘四季桂’的花芽常單生或2-3枚疊生,每年9月至次3月分批開花。花色較淡,為乳黃色至檸檬黃色,花香不及銀桂、金桂、丹桂濃郁,品種有大葉四季桂、小葉四季桂。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丹桂品種群:一種常綠灌木,雌雄異株,樹冠圓球形。樹皮淺灰色,較平滑,皮孔稀疏。葉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厘米;葉面較平整,葉緣反卷,全緣,先端偶有疏齒,基部寬楔形;先端鈍尖或短尖;側脈8-10對,網脈兩面明顯;葉柄長8-10毫米。花色橙紅,花冠稍內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硃紅色,氣味濃郁,葉片厚,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
金桂品種群: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勢強健,枝條挺拔,十分緊密。樹皮灰色,皮孔圓或橢圓形,春梢比較粗壯,長度平均15.9厘米;葉色深綠,革質,富有光澤;葉片橢圓形,葉面不平整,葉緣微波曲,反卷明顯;全緣,偶先端有鋸齒;花色黃,有濃香,不結實。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品種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咸寧晚桂、球桂、圓辨金桂、柳葉蘇桂、金師桂、波葉金桂等品種。
銀桂品種群: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大枝開展,枝葉稠密,長勢良好。樹皮淺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顯。春梢平均長度為15.5cm,新梢褐紅色,十分醒目。葉片綠色或深綠色,厚革質,有光澤;長橢圓或橢圓形;葉片較寬闊且厚實;葉面較平展;葉緣淺波狀、反卷、全緣、偶先端有疏齒;開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圓形,花色乳黃至檸檬黃,香氣濃郁;花后不結實。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或淡黃色。品種有寬葉籽銀桂、柳葉銀桂、硬葉銀桂、“籽銀桂”、“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純白銀桂”、“青山銀桂”等品種。

歷史


掛榜山最高處的摩天崖,據《咸寧市地名志》記載為我國古代醫學家、煉丹術家葛洪(他生於284年,卒於236年,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曾受封為“關內侯”)煉丹之處。說葛洪路過咸寧鳴水泉摩天崖時識得“鳴泉卧佛”,相中摩天崖是煉丹仙地,一年四季無風、無雨、無雪、無霜,便利用白馬洞內的各種礦物質、丹砂、泉水來煉製仙丹,在他隱居廣州羅浮山修鍊前在鳴水泉有很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