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格庄

周格庄

行政村,位於海陽市東南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周姓來此定居建村,以姓命村名周格庄。後有高、于姓等來此定居。周格庄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9′,北緯36°47′。東與山口村相鄰,西與留格庄接壤,南與小寨村相連,北隔雲頂山與大溝店村相望。青石公路和乳即一級公路在村南穿過。距市政府駐地15公里,隸屬留格庄鎮。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207戶,536人。有周、高、於、李、王、武、辛、曲、呂、楊、叢、杜、韓、江、董等15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周姓。

大事記


1940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四日)第一次入侵海陽的日軍進村,用刺刀刺死村民12人,傷2人。同年10月,日軍掃蕩進村,打死村民3人。 1942年8月9日膠東軍區某部消滅了駐留格庄的國民黨秦毓堂部,本村解放。 1945年村成立了互助組。 1946年本村合作社(村社)成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了周格庄小學。1968年,修建了新的校舍,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96年因生源不足,村小學合併到留格庄中心小學。建國以來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5人。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有關技術人員到村講課,放映科教片,培養了大批農業科技人才。2002年,全村有各類科技人員20多名。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靠野菜充饑。建國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村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00年,人均糧食400公斤,人均存款3000多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及農用車115輛、摩托車65輛、電話112部、彩電124台、電冰箱35台、洗衣機15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破爛不堪,村內街道不整,坑凹不平。1982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1998年冬至1999年春,修建了村內4條主要街道,總投資3.6萬元。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4年,投資3.8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5年,購買電影放影機1台,自放電影。1992-2000年,村民均參加養老保險,集體每年每人補助10元錢。2000年,投資1.3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周奎元、王淑義、高崇成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1945年,成立黨支部,周奎元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4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34名。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周喜庄、周奎元、曲綿德、周勝貴、周奎元、曲綿德、於新芝、周瑞興、周廣興、周奎元、周瑞興、周本英。1988年起,周本英任黨支部書記。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於天增、周勝貴任大隊長。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依次由楊守智、周奎元、高崇正、周本英任主任、大隊長。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周龍英任主任。1999年3月,村委換屆直選,周仕訓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