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瑪吉阿米的結果 展開
- 1997年創辦於西藏拉薩的餐廳
-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圖書
瑪吉阿米
1997年創辦於西藏拉薩的餐廳
瑪吉阿米(makye ame),坐落在西藏拉薩市八廓街的東南角,是以尼泊爾、印度、西藏風味為主的餐廳,經改良趨於西化。在北京和昆明有分店。餐廳帶有濃郁的藏式風格,二樓有藏族歌手在吧台旁獻演節目,客人以外國遊客為多,所以價格較貴。
瑪吉阿米
大約在三百年前的某個星空月色下,座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里,來了一位神秘人物。他看似普通,卻是一個不尋常的人。恰巧,這時一位月亮般純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麗的容顏和神情深深地烙印在了這位神秘人物的心裡和夢裡。從此,他常常光顧這家酒館,期待著與這位月亮少女的重逢。遺憾的是,這位月亮少女再也沒有出現過。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
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
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
就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這首在西藏可謂人人都能吟誦的詩句,據說是那位神秘人物為追憶月亮少女而抒發的情懷。
那神秘人物,原來是西藏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不僅是西藏歷史上的一位傑出宗教領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常裝扮成平民百姓,走出深宮寺廟,到民間直接體驗普通人的生存狀態和情感層面。同時,他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觀世音菩薩曾託夢給他,讓他在凡間尋訪至尊救世度母女神,以助眾生之利。因為救世度母女神常以絕美女性的形象出沒於塵世俗間,故在西藏很多地方都曾留有倉央嘉措尋訪救世度母女神的“神跡”。
倉央嘉措詩中的藏文“瑪吉阿米”的意思是:“瑪吉”為未生或未染,可理解為聖潔、無瑕、純真;“阿米”是“阿媽”的介詞形式,原意為母親。在藏族人的審美觀中,母親是女性美的化身,母親身上濃縮了女人內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瑪吉阿米”的含義可解讀為:聖潔的母親、純潔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為美麗的遺夢……
當年倉央嘉措與那位月亮少女(她或許就是至尊救世度母的現身)相遇的那座藏式酒館,如今仍座落在拉薩八廓街的東南角上。它現在是一家叫做“瑪吉阿米”的餐吧(即北京、昆明瑪吉阿米的總店),藉以紀念倉央嘉措和他那浪漫的傳說。
“瑪吉阿米”傳奇的歷史典故就是這樣發生和演繹的。它將在每一位過客的心裡,烙上久久的“美麗遺夢”……
瑪吉阿米
瑪吉阿米拉薩店的成功對於澤郎王清來說只是他創業里程中的第一步。隨著自己經營理念的慢慢成熟,他開始注意到了北京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場前景。2001年春天,澤郎王清在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的秀水南街找到了滿意的地點。作為藏族的他憑自己對本民族文化的深深理解又一次設計和指導了瑪吉阿米北京店的室內外的裝飾,為了使這些裝飾盡顯原汁原味,澤郎王清特意從西藏請來了幾位工藝技術嫻熟、繪畫造詣較高的木匠和畫師對室內進行了細緻的裝潢。在其中融入了藏族的建築藝術、雕刻藝術以及傳統的繪畫藝術、色彩文化等諸多文化元素。更讓人很多顧客讚不絕口的是擺設在瑪吉阿米各個角落的藏式傢具、古董和各種裝飾品。其中很多物品是年代久遠的古物,只是這些物品收自民間所以就無法考證了。這些讓瑪吉阿米的空間更顯溫馨與親切的東西是澤郎王清用一輛卡車從藏區收集運來的。另外,身在北京的瑪吉阿米在其飯菜的口味上不僅要體現藏餐的特色,同時也要考慮到內地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對此,澤郎王清同廚師們一起考察並收集了藏區各地的美味佳肴,並在保持藏族傳統食品的基礎上推出了適合當地人口味的色、香、味俱全的新派藏餐。更為了讓身處藏區之外的人們深深體會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藝術,瑪吉阿米北京店從三大藏區請來了民間文藝人才,組建了以藏族民間傳統樂器為主的“瑪吉阿米樂隊”,並大量收集了全藏區的民歌、民間小調以及各種曲藝表演形式,把藏族原生態的表演藝術展現給世界各地的顧客。這一切都促使了瑪吉阿米北京店濃郁的文化氛圍,吸引了大量的顧客,在短短時間內受到了國內外朋友以及文藝界、商界、政界人士的青睞,漸漸成了北京各界名流經常光顧的地方。再加上北京優越的文化氛圍和發達的媒體網路,瑪吉阿米的聲譽頓時傳開,無形中“瑪吉阿米”這個品牌形象立足北京,並被更多人所關注。
在瑪吉阿米北京店開業一周年之際,人們開始注意到瑪吉阿米不僅立足北京,而且更像一個傳播藏族文化的窗口在北京乃至在國外有了一定的影響。這種潛在的品牌價值被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領導慧眼識破,他們邀請澤郎王清前往昆明,商議並在昆明開辦了瑪吉阿米· 香格里拉藏族風情宮。迪慶州領導試圖通過瑪吉阿米這個特殊的文化品牌向外界展示香格里拉神奇的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以此促進迪慶州的旅遊業發展。這一舉動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瑪吉阿米未來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同時也預示著瑪吉阿米這個品牌的無限可能。
瑪吉阿米在北京發展的短短四年中,熟悉和喜愛她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許多人把這裡當成了一種情結。很多知名企業常常在這裡舉辦各種活動;一些時尚界的人在這裡舉辦生日派對、婚禮宴請;還有各種發布會、明星見面會、文化書籍的簽售活動等等都會選擇瑪吉阿米。面對如此龐大的顧客流量,相對較小的瑪吉阿米建國門店的空間已經不能容納每天某名而來的所有顧客。每晚的座位基本上需要在兩天之前預定,這種供不應求的現象不得不使瑪吉阿米在北京開第二家。2005年9月,北京第二家瑪吉阿米在朝陽區團結湖公園北岸開業了,從店內面積到室內裝飾;從文化底蘊到服務模式瑪吉阿米以更加成熟、更加追求高雅的姿態出現在喜愛她的人們的面前,同時為自己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
瑪吉阿米
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域地區納卧宇松地方的鄔堅嶺。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才旺拉莫,是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家庭。倉洋嘉措出生時,恰逢五世達賴脫緇不久,西藏地區政治鬥爭的形式錯綜複雜,他從小就被當時西藏地方的執政者桑結嘉措指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倉央嘉措在十五歲以前,一直處於桑結嘉措的嚴格控制之下,這同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后“秘不發喪”一樣,都是秘密進行的。1697年,倉央嘉措十五歲,在郎卡子縣,以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師剃髮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並非自願成為達賴喇嘛的倉洋嘉措,十五歲以前的生活給他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懷念家鄉的一切。雖高牆深院、戒律森嚴的宮廷生活、宗教學習頻繁,似乎都未能從根本上束縛他的思想。看來正好相反。除了宗教的清規戒律,又加上圍繞他的政治角逐,這一切都增加了他對現實的不滿。這樣,生活迫使他逐漸成為一位獨特風行的人物。白天倉央嘉措以密法佛徒出現,夜晚則以宕桑旺波化名遊走民間。雖然這樣,倉央嘉措坐床后,在桑結嘉措的嚴格監督下開始了學經活動。自由慣了的他往往為經師及自己這種心緊不安的學經活動凄然淚下,但是,他仍然被迫學了許多經典。更為了督促倉央嘉措學經,博學並精通五明、醫藥及歷算等的第斯桑結嘉措親自講授,這對他學好經典極為有利。據此可見,倉洋嘉措縱使所學非所願,但畢竟從這些學習中獲益匪淺。因此在他的有生之年除了《倉央嘉措情歌》以外還寫出了不少其他宗教方面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價值。《倉央嘉措情歌》更是一部影響極大的書,在西藏民間廣為流傳,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雖然經過二百多年時間,仍然餘風猶存,凡是在西藏採風的人,只要提起個頭,絕大多數人都能唱幾首倉央嘉措的情歌。
瑪吉阿米西藏風情餐吧的創始人澤郎王清先生將這一傳世之作與其作者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本人的傳奇故事作為企業文化的背景,打造了“瑪吉阿米”這一古典和現代相結合的文化品牌,為這一古老的文學辭彙融入了新時代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使這個品牌既有歷史和文化的內涵,又有時代的氣息和時尚的味道。開創了藏族文化品牌的先河。
瑪吉阿米已經成為了藏族餐飲業最著名的品牌;也是率先進入內地市場的藏餐連鎖企業,某種意義上她已經成為藏餐文化的象徵和表率。這樣的成績不僅來源於瑪吉阿米餐飲本身的魅力,更多的來源於融於其中的文化魅力。下面讓我們來解析瑪吉阿米的文化符號和文化效應。
一首情歌 一段故事
瑪吉阿米用一首情歌和一段與情歌緊密相連的動人故事為企業打造了品牌。故事說:大約在幾百年前的某個星月之下,坐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里,來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卻是一個不尋常的人。恰巧這時一位月亮般純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麗的容顏和深情深深地印在了這位神秘人的心裡和夢裡。從此,他常常光顧這家酒館,期待著與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遺憾的是,這位月亮少女再也沒有出現過。那為神秘人物為追憶月亮少女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
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
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
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
會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這首詩或者情歌就出自六世達賴喇嘛的傳世之作《倉央嘉措情歌》,是其中最經典的一段,在三大藏區都有不同版本的傳唱,是所有作家文學中,最具有民間親和力的一首。而歌詞中的“瑪吉阿米”這個文學辭彙屬於作者本人的獨創,是藏族文學史上空前絕後的文學辭彙。之所以是一個獨創性的概念,對這個辭彙的解釋有很多的版本,從宗教角度、從政治角度、從文學角度都有人對她作出過解釋。然而,結合作者本人的歷史和情歌所表現的直觀內容上,以及瑪吉阿米本身的企業文化根源上,我們將她解釋為以美好而浪漫的愛情故事為背景的文學辭彙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所以在瑪吉阿米餐飲連鎖企業精心製作的《瑪吉阿米的故事》中這樣寫道:倉洋嘉措詩中的藏文“瑪吉阿米”的意思是:“瑪吉”為未生或未染,可解讀為聖潔、無暇、純真;
“阿米”是“阿媽”的介詞形式,願意為母親。在藏族人的審美觀中,母親是女性美的化身,母親身上濃縮了女人內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瑪吉阿米”的全意是:聖潔的母親、純潔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為美麗的遺夢。這種解釋緊緊扣住了情歌本身的主題,也凝聚了整個《倉央嘉措情歌》的主題思想,不僅如此,這段情歌還引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八廓街上的黃房子。據說當年倉央嘉措與那位月亮少女相遇的那座藏式酒館,如今仍舊坐落在拉薩八郭街的東南角上。這就是瑪吉阿米拉薩店所在的地方,也是瑪吉阿米這個文化品牌的歷史淵源。自2001年以後她帶著這段美好而浪漫的情歌和故事來到北京、來到昆明,她將在每一位過客的心裡,烙上久久的“美麗遺夢”。
如今許許多多的藏餐和藏吧在國內各大城市以遍地開花的趨勢普及,而且都在嘗試著走文化餐吧的道路,試圖用獨特的藏族文化元素來吸引顧客,然而真正成功或做得好的是極少數。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那些生存不長久的文化藏餐吧,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內容,更不注重普通員工在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而瑪吉阿米恰恰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出眾。首先,百分之九十的員工都是藏族。這是她作為文化餐吧最主要的文化符號,因為所有的文化都是人創造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當她離開了創造她的人的經營和呵護,她就會沒有生機、失去光彩,漸漸地會消失殆盡。其次,瑪吉阿米的員工都來自三大藏區(安多、康巴、衛藏),這是她作為藏餐吧最大的優勢,這種優勢使她的藏餐、歌舞、服飾、語言等文化元素都具有三大藏區的特色,這樣的完整結構,使瑪吉阿米成為名符其實的藏餐吧。同時這一優勢還打破了過去內地人只認西藏人當藏族的錯誤認識,給藏地之外的人們展示了一個完整的藏族。第三,瑪吉阿米在歌舞演出等方面保持傳統的特色。這是她面對都市文明的最佳方式。目前很多藏式餐吧追求創新,推崇所謂的藏族流行音樂的今天,瑪吉阿米將來自三大藏區的各種傳統樂器和音樂、民歌、藏戲片斷、民間舞蹈等表演作為自己的特色,再將一些傳統的經典音樂作品用現代的樂器重新演繹,讓都市裡的人們感受來自傳統音樂的震撼。這是現代化大都市(尤其北京)里的人們,尤其是那些有文化品味的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東西,瑪吉阿米將這種奢望變成現實,讓那些古老的藝術找到了新的生命。有時她又像一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學者,這也是文化界和文藝界的人們喜歡她的原因。第四,淳樸、親切的服務模式,讓都市的人們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都市裡的人們經常為工作的壓力和人情的淡漠而精神空虛,雖然在很多的休閑場所工作人員會畢恭畢敬,可是那是很機械的熱情,所以人們在選擇休閑場所時渴望真實的、親切、自然的歸宿。而瑪吉阿米的員工相對之下,比較親切、自然。藏族本身是一個非常好客的民族,所以他們的骨子就有一種對客人很真誠的本能,他們的服務質量並不是來自於他們很專業的服務語言、也不是他們規範的服務模式。而正是他們對客人的那種本能的熱情和淳樸的語言交流。這也是都市人所渴望的,為此瑪吉阿米擁有了很多把她當成家的老顧客、老朋友。
瑪吉阿米所有店內的裝修和擺設以及其他的文化符號都以傳統文化符號為主,但並不是原原本本地照搬傳統。而是用現代和時尚的經營理念將許多傳統的文化元素再現了新的光彩。
當筆者問起大量應用這種色彩的其他原因時,瑪吉阿米北京店的總經理牟向暉女士告訴我說,這種顏色在應用方面除了考慮到它的歷史和文化根源以外,還考慮到它還是一種暖色,這對於藏餐吧的環境很重要,客人到這裡不僅要享受藏文化氣息帶來的新奇和愉悅,還要從整個室內的色調和感覺上要享受一種像家一樣的溫馨,所以他們注重燈光和牆面的暖色調,恰好這種考慮與瑪吉阿米本身的色彩文化相吻合,可謂是恰倒好處。
瑪吉阿米在店內外的裝修風格上十分講究體現藏民族的傳統工藝。如今很多藏族餐吧或酒店也在講究傳統工藝的應用,但大多數情況下過於靠近寺院建築的風格,使得整個建築的感覺很神聖,與普通人的生活還有一點距離。而瑪吉阿米在這方面把握得比較折中一些,在傳統工藝的應用上各取所長,在民居建築和寺院建築之間找到了最佳的結合點,甚至應用一定的空間來再現民居建築的風格(以北京團結湖店為例),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視覺享受,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覺。
藏族是一個非常講究飲食文化的民族,由於三大藏區所覆蓋的地域十分遼闊,生活在各地的藏民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飲食文化。瑪吉阿米的站在三大藏區飲食文化的基礎上,力求做到既繼承傳統又發展創新,打造藏族餐飲文化的新品牌。
瑪吉阿米的菜單具有可以代表整個藏區飲食文化的資歷,尤其是瑪吉阿米北京店開業以來,面對國內外顧客的飲食要求,瑪吉阿米在保持一部分經典藏餐的廚藝和口味不變的基礎上,改造創新甚至與中西餐的結合中原創性地發展了很多的新派藏餐。從飯菜的營養搭配到色香味的講究再到飯菜的名稱,瑪吉阿米一貫保持突出藏族飲食文化的特色,這些努力和所獲得的成績,使瑪吉阿米在短短的幾年中就佔據了藏族餐飲業的主要地位,幾乎成為了現代藏族餐飲業的代表。
一個現代化的、高品位的休閑場所在為顧客提供服務的時候,不僅要追求顧客至上的優質服務,同時也要用企業自身的文化和服務去教育和引導顧客,讓消費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讓其身心得到凈化,在優質的服務中學會很多可貴的品質,這才是服務行業最高的境界之一。瑪吉阿米的管理者考慮到了這一點,在具體的工作中要求員工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要向客人熱情介紹藏人文化,從自身的行為上向顧客表現出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和充滿“為他之愛”的民族獨有的服務個性,讓所有顧客在瑪吉阿米感受與眾不同的親切和溫馨。
瑪吉阿米的員工因為都是來自三大藏區的藏族,他們從小成長在藏族文化的大環境中,因此他們具備了來自藏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標準,同時也具備了熱愛和愛護藏族文化的情感本能,這是瑪吉阿米的藏人文化氛圍又濃又純的根本原因。瑪吉阿米的普通員工,在具體的工作中很懂得呵護自己的文化,假如一個顧客在店內有不尊重民族文化或信仰的行為或舉止(不管顧客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他們會善意地引導顧客,阻止他們為所欲為,讓顧客學會尊重一個民族的文化或信仰習俗。這種對自己文化的熱愛和呵護的自尊行為,使得廣大的顧客懂得尊重藏民族的優秀文化,也讓他們對這種致純致美的文化氛圍充滿嚮往。
瑪吉阿米用自己既傳統又現代,即古典又時尚的文化理念和經營思維向人們展示著藏族文化的魅力,真誠面對每一為慕名而來的客人,因此更多人會選擇瑪吉阿米,也會喜歡瑪吉阿米,這樣的選擇和喜歡使得瑪吉阿米的發展充滿傳奇色彩。這就是很多人認為瑪吉阿米的發展是商機和財運造就的奇迹的原因。其實,這不是傳奇,更不是奇迹,這是瑪吉阿米在真誠走過的歲月中積累起來的功德!
澤郎王清,藏族,1965年生於西藏東部安多地區(即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1971至1980年間,分別在紅原縣瓦切小學、中學和馬爾康中學就讀。
1981年澤郎王清進入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先後從事藏語播音、漢語播音和新聞記者工作。1984至1985年間,到四川省藏文學校專修藏族文學和藏傳佛教。1985年,澤郎王清重返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從事編輯、記者和播音工作,與此同時在崗修完北京廣播學院播音、新聞專業課程,獲北京廣播學院播音、新聞大專畢業證書,並取得二級播音員專業職稱。在電台工作期間,澤郎王清採訪、編輯並主播了許多深受聽眾歡迎和好評的節目,其中《雪域金橋》欄目在廣大藏區深入人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此外,澤郎王清編輯並主播的《太陽和大地賦予的生命》專題節目等曾獲國家二等獎和省級二等獎。
澤郎王清是一個不斷追尋自己夢想的人。1995年,他辭去電台工作,與好友共同創辦了四川達吉廣告公司,先後為秦池酒廠等多家知名企業策劃並製作電視、廣播及戶外廣告。從1988年至1995年間,澤郎王清還應邀出演了《黃昏的太陽》等多部西藏題材的電視劇和電視廣告中的男主角,這為他將來更加豐富的人生經歷做了很好的鋪墊。
1997年,澤郎王清來到聖地拉薩尋找他的夢想。在古老的八角街東南角,他看中了一座與眾不同的黃房子,並被黃房子背後的動人傳說所吸引,於是他決定在這裡創辦“瑪吉阿米餐吧”。澤郎王清親自設計了店堂的裝修裝飾,為客人營造了古樸的、溫馨的、民族的文化氣息和家庭氛圍。澤郎王清的“瑪吉阿米”在繼承藏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引入了現代的經營理念,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餐飲模式。拉薩的“瑪吉阿米”很快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國內外的各大媒體也紛紛把目光投向這裡: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中華民族”、“海外中心”欄目對它進行了專題報道;美國的權威旅行指南手冊Lonely Planet China 2001年度拉薩地區餐飲業介紹中,“瑪吉阿米”名列第一;德國的《世界報》、泰國電視台等也相繼對“瑪吉阿米”進行了報道;在2000年出版的《西藏風情》雜誌中,澤郎王清和他的“瑪吉阿米”被評為西藏地區最有發展前途的18位“希望之星”之一;2006年,澤郎王清榮獲由中國飯店業協會和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同年,瑪吉阿米還獲得西藏自治區優秀流通企業;2007年瑪吉阿米又獲得了餐飲業全國優秀企業。
拉薩瑪吉阿米的成功,只是澤郎王清創業史的一個起點。很快他就把目光瞄準了北京這個世界各地餐飲文化薈萃的大市場。從1998年底開始,澤郎王清一有空就來到北京,一邊考察市場一邊尋找機遇。終於在2001年春天,他在北京建國門外秀水南街為“瑪吉阿米”找到了合適的場地。澤郎王清根據自己對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親自主持設計了“瑪吉阿米”的裝修裝飾,把藏族的建築藝術、繪畫藝術、雕刻藝術和裝飾藝術巧妙地融入到“瑪吉阿米”的環境中去。為此,他特意從西藏請來了幾位技藝高超的畫師在店堂內雕樑畫棟,還用一輛大卡車將大批的藏式傢具、古董、裝飾品、糧食等從拉薩運往北京。可以說,瑪吉阿米北京店就象一座微型的西藏博物館。為使內地人能夠品嘗到地道而豐富的藏餐,澤郎王清同廚師們一起考察並採擷了西藏各個地區菜肴的精品,既保留了原始的傳統藏餐,又推出了色、香、味俱全的新派藏餐。為更好地展示藏族傳統文化特別是歌舞藝術,澤郎王清從不同的藏區請來了風格各異的歌者、舞者、民間藝人,每晚在瑪吉阿米的小舞台上向世人展示原生態的藏族傳統歌舞藝術,將現場所有的來賓融入藏族歌舞的海洋。北京的瑪吉阿米開業之後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憑藉其濃郁的西藏文化氛圍、正宗可口的藏餐以及原汁原味的歌舞演出、溫馨舒適的家庭氛圍在北京的消費者中迅速一傳十十傳百,並很快擁有了一批固定的回頭客。瑪吉阿米的獨特風格特別受到外國人以及文藝界、商界、政界人士的青睞,漸漸成了北京各界名流聚會的地方,也自然成為了各大媒體的搶手素材:《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時尚》、《繽紛》、《世界時裝之苑》、《旅行家》、《好主婦》等著名雜誌以及台灣、日本、歐美的各類報刊雜誌先後對瑪吉阿米做了圖文並茂的介紹;北京及各省市電視台的許多時尚類節目為瑪吉阿米做了特別報道;2002年夏天,中央電視台一頻道的《中華民族》欄目播出了以澤郎王清創業史為主線的長達30分鐘的專題片;同年,香港鳳凰衛視拍攝的專題片《澤郎王清和他的瑪吉阿米》也在北美、歐洲及中央電視台四套相繼播出。
就在北京瑪吉阿米開業一周年之際,澤郎王清又來到了昆明,他是應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州長的盛情邀請,在迪慶州駐昆明辦事處所在地開辦瑪吉阿米的又一家連鎖店。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精心的裝修及籌備工作,昆明店在開業之初就以它氣勢恢弘的藏式宮殿風格、獨具匠心的繪畫與雕刻藝術、風格各異的特色包間等,讓所有第一次來訪的賓客先是為之震驚、繼而感嘆不已。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瑪吉阿米昆明店已成為雲南省內外各種重要接待活動的必選之地,為弘揚藏族文化、展示香格里拉這片神奇土地的獨特風情、促進香格里拉及迪慶藏區的旅遊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瑪吉阿米的拉薩、北京、昆明三家店各有千秋,又互相推動,在整個藏區乃至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廣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效應。2004年底至2005年春,中央電視台十頻道的“家庭”欄目、旅遊衛視的“七九吧”欄目、中國教育電視台的“我的太陽”欄目以及2007年福建東南衛視又相繼對澤郎王清夫婦和他們的“瑪吉阿米”進行了深度採訪與專題報道。
社會上對“瑪吉阿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高,澤郎王清就越感到自己肩負的使命是多麼重要,他不能停下腳步讓大家失望,所以他穩健而堅定地繼續前行。2005年初,澤郎王清在北京東三環附近風景秀麗的團結湖畔為他的瑪吉阿米又覓得了一處佳址,並於同年9月開辦了瑪吉阿米在北京的第二家店—團結湖店。
團結湖店在裝飾風格上採擷了前三家店的長處,既保持了藏族家庭的溫馨與古樸,又展示了藏式宮殿的氣派與華麗。動區熱鬧非凡,靜區靜謐舒適,一動一靜恰到好處。兩個包間一個金碧輝煌一個溫馨古樸,可以說無論什麼樣的來賓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北京這樣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現代化大都市裡,有特色有品位的東西是絕對不會被埋沒的,澤郎王清再次印證了他的這一判斷。團結湖店在剛剛開業兩三個月的時候,已經是天天高朋滿座、人氣十足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未來將會更加輝煌。
澤郎王清曾有的夢想一個個都變成現實,但他仍在不斷追尋著自己新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永遠也不會停下腳步……
瑪吉阿米
瑪吉阿米所有店內的裝修和擺設以及其他的文化符號都以傳統文化符號為主,但並不是原原本本地照辦傳統。而是用現代和時尚的經營理念將許多傳統的文化元素再現了新的光彩。
瑪吉阿米最主要的色彩以土黃色為主,這一普通的色彩卻有著很深厚的文化根源。這一根源要追朔到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那座二層的黃房子——瑪吉阿米總店。這裡就是那段與瑪吉阿米有關的故事中提到的當年倉央嘉措與月亮少女相遇的地方,雖然周圍的所有古建築的顏色都以白色為主,但是因為這裡曾經留下過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足跡,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喇嘛,把這座普通的二層小樓塗成了高於白色的黃色。從此這座小樓被人們稱為八廓街上的黃房子,再後來它就成為了現在的瑪吉阿米西藏風情餐吧。
由於有這樣的色彩文化的根源,現在所有瑪吉阿米店內的主要色調都以與那座黃房子一致的土黃色為主,包括牆面,燈籠、餐巾紙、名片、宣傳畫、甚至服務員的服裝也基本以這個顏色為主。
瑪吉阿米在店內外的裝修風格上十分講究體現藏民族的傳統工藝。同時根據自身的文化主題,進行一些結構、布局、色調及內容上的調和創意。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視覺享受,容易找到家的感覺,是瑪吉阿米始終所堅持的。
除此之外,瑪吉阿米非常講究在店內擺設各種傳統的藝術品、古玩、民間工藝、具有工藝美的民間生活用品等,而且都是真品,反對擺設仿古仿造的工藝品,就算是一件簡單的民間用品,也是從民間收集的真品,讓顧客能從每一件物品上感覺到歷史和生活雕琢的美和一種生命的氣息。在物件的擺放上即講究遵循藏族傳統的方位文化、民俗傳統、以及信仰習慣,又十分注重藝術品與整個擺設環境的色彩搭配和與燈光的搭配,使得這些工藝品與整個店內的環境相互映襯、美輪美奐。這種在傳統文化和現代理念的完美結合中追求時尚的瑪吉阿米,才顯現出了她與眾不同的親和力、也找到了獨立於現代都市中任何時尚場所的高雅氣質。
藏民族是一個非常講究飲食文化的民族,由於三大區(衛藏、康巴、安多)所覆蓋的地域十分遼闊,生活在各地的藏民族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飲食文化。瑪吉阿米站在三大藏區飲食文化的基礎上,力求做到即繼承傳統又發展創新,打造藏族飲食文化的新品牌。
瑪吉阿米面對國內外不同顧客的飲食要求,將三大區傳統的經典菜品,農區與牧區不同特色的食品,貴族與家常食譜的不用烹調方式進行採集,整合、提煉的基礎上,改造創新甚至與中西餐的某些元素結合中原創性地發展了很多新派藏餐。
關於特色菜,簡單介紹以下幾種:
1.草原生烤羊排 (用秘制醬汁生烤出來的帶骨鮮嫩小羊排,吃起來皮脆肉嫩,是肉食主義者的最愛)
2.酸蘿蔔炒牛肉(拉薩傳統家常菜,用特殊方法腌制的酸蘿蔔絲與牛肉絲合炒,味道豐富,用薄餅卷著吃更是別具一番風味)
3.藏式烤天然蘑菇 (新鮮幼嫩的蘑菇上撒各種藏式調料,在火上烤著吃,口感豐富而獨特,值得細細品味)
4.酸奶人蔘果八寶沙拉(以西藏特產人蔘果為主的八種蔬菜水果丁合拌而成的沙拉,營養豐富,配上自釀天然純酸奶做的沙拉醬更具特色)
5.巴拉巴尼(用菠菜醬與奶豆腐燒制而成,上用奶油書寫佛教符號,是一道具有尼泊爾風味的"綠色食品",備受素食者的推崇)
6.糌粑坨坨(藏族的傳統主食,糌粑面、酥油、茶湯攪拌在一起揉成一坨一坨,蘸藏式辣醬吃則更有滋味)
7.青稞鮮釀(從西藏運來的青稞由藏族廚師在本地用傳統方法釀製而成的新鮮米酒,原汁原味,回味無窮)
8.酥油茶(藏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茶,酥油、磚茶、鹽巴等經充分攪拌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帶有“高原味道”的奇妙飲品)
藏餐是對西藏及廣大藏區菜點的統稱,具體的說就是以拉薩藏餐為代表的藏族餐飲。藏餐和中餐、西餐等不同,主要區別有兩個方面:一是以手、刀、勺為主要用餐工具的藏式用餐方式:二是用藏區原產動植物等為原料的菜肴和飲料。
藏餐所用的原料中,很多常用原料都具有相當的藥性功能,其作用對人體大大有益。
藏式烹飪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原料廣博,選料嚴格,精於刀工,講究配料,善於調味,注重火候,技法多樣,實而不華,菜品精到,風格各異。
藏餐沒有明確的菜系菜派,大致可按地區特點分為四大風味,即:
姜菜指安多等高寒牧區食用的飲食。高原牧區風味特色是注重原汁風味,取料單一,重於咸、淡、鮮、酸、香。具有適應高山寒涼氣候之功效。以牛羊肉、乳酪、牛蹄、酸奶、酥油等為主。
衛藏菜指拉薩、山南、日喀則等地區食用的飲食。是農區或半農半牧區風味,其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廣泛,葷素配合得當,工於火候,調味以鮮咸、淡爽、突出原汁原味為主。製法重於煮、炒、燒、燜、炸為主。以蘿蔔燉牛肉、秋瑞、生牛醬而著稱。
宮廷菜指在原有的宮庭藏餐基礎上,博採他人之長而形成的菜肴,宮庭菜取料於本土,選料嚴謹、製作精細、技法全面、色澤美觀、滋味清鮮,講究原汁原味,東西南北中的人都能接受。取各地及中餐、印度餐、尼泊爾餐、西餐之長為其所用,製法重於煎、炒、燒、煸、熘、燜、燉、烹、烤、蒸、燴等。
榮菜指低海拔的藏東南地區如林芝地區、昌都地區、雲南香格里拉地區等食用的飲食。取材於高山森林,以菌類、野生藥材為主,選材嚴謹、製作原始、風味清鮮、咸中帶甜、濃而不膩、淡而又薄,尤以烤制香豬見長。製法有烤、煮、繞、爆等。
以上四大風味中,尤以衛藏風味影響最廣。各地的地方菜如:那曲的退、拉卜楞的灌湯包子、中甸的水汽糌糌、瑪吉阿米的草原生烤羊排、普蘭的尼霧汁、山南的雞蛋、亞東的魚、拉薩的糌粑、林芝雞燒香菇、昌都的蜂乳醬菜等都非常有名,這些菜構成了藏式烹調菜品繁多,地方色彩濃郁的豐富內涵。
除此之外,藏餐中還有不少特色各異的麵食,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巴差瑪爾庫(酥油澆麵疙瘩)、秋爾退(乳酪糕)、卓退(人蔘果糕)、瑪爾森(酥油麵糕)、扎卡森(藏式薄餅)、米聶菠蘿(乳酪包子)、夏八差(肉炒麵疙瘩)、觀膽(青稞肉湯)等等。
藏式烹飪別具一格的分餐形式,科學的營養衛生觀,合理的選料方法,避免了進餐中的交叉污染,從衛生角度看是很先進的,也和全人類用餐發展的大方向相一致。
總而言之,藏式烹飪作為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重視。在改革開放的發展進程中,藏餐文化因風借力,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極快的發展速度,藏餐作為一個地方菜系日漸成熟,它的價值也為越來越多的人士所認識,所接受。
說西藏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這一點都不假,因藏民族本身就是與音樂和歌舞一起成長起來的民族,無論是悲喜禍福,他們都以不同形式和方法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勞動對於多數人來說是辛苦的,而在西藏,勞動卻好像是在演出,勞作的一舉一動伴著發自內心。歌聲,都是那麼和諧,常令人駐足觀看,這也許就是勞動作為藏族歌舞賴以生存的土壤之理吧。藏族歌舞主要有以下幾種:
鍋莊舞:是藏族民間歌舞形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之一,它是一種娛樂性舞蹈,凡遇喜慶佳節,人們都聚集在一起,不分男女老幼跳個通宵。藏語稱鍋莊舞為“果卓”,意為圓圈舞。鍋莊舞有古舊鍋莊和新鍋莊之分。
弦子舞:是用藏式弦胡樂器伴奏,邊唱邊跳的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於康區,尤以巴墉弦子出名。
熱巴舞:“熱巴舞”是一門融鈴鼓、說唱、韻白、雜技、弦子歌舞等藝術種類為一體藏族綜合表演藝術,主要分為三種:A、賣藝為生的流浪熱巴。B、娛樂百姓的熱巴。C、康區林芝、丁青藏地熱巴。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公元1683-1746)是藏傳佛教史上空前絕後的超凡奇人。富有傳奇的一生,不同尋常的坎坷遭遇,以及那些才華橫溢的情詩,使他成為藏傳佛教及藏族文化中永遠不老的傳說。倉央嘉措所處的時代動蕩不安,政治鬥爭複雜多變,他在精神上承接著極大的壓力,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情緒。正是因為種種逆緣使然,他的穎智由奇玉般的詩篇呈現出來。
倉央嘉措與當時政局格格不入,他是一個和僵化的教條主義者完全兩樣的超凡者。從他一篇篇活潑新鮮的情詩中,能夠感觸到他對佛法的鮮活認識。他絕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情種”,而是一位絕世的大修行者。倉央嘉措自動接受力世班禪大師洛桑益西等高僧的精心培育,有著極深的佛學素養和見地。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夠象他那樣,將愛情和佛法熔於一爐,寫出一篇篇清心明朗的佳言妙句。他的詩筆觸清新明麗,風格自出機抒,語言自然優美,富有活潑氣息。既不象柳永“執手相象淚眼,竟無語凝噎”一般單純的兒女情長,也不是六視惠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樣處處禪機玄關。可以說他的詩既屬情詩又屬禪詩,情詩中透出禪心,禪詩中又見情意。也可以說倉央嘉措的詩既通俗又達佛理。
倉央嘉措是“在欲行禪”的大師,他的證悟境界非凡俗愚漢所能想象。在雪域高原藍天白雲一望無垠的牧場上,常有青年男女放聲詠唱他的情詩,悠揚的歌聲伴隨著和煦的清風,在碧雲天和芳草地間徘徊迴響。——《情僧絕唱》譯者格桑
六世達賴喇嘛名阿旺洛桑任青倉央嘉措,父曰吉祥持教(扎西敦贊),母曰自在天女(才仁拉莫)。倉央嘉措儀容瑋異,賦性通脫,履僧王之位。於所居布達拉宮別為便門,常神遊拉薩內外,易名宕桑汪波,趨拉薩酒家與絕色女會,(另曰賦觀音之意,尋度之實),不為常,未曉潛歸。后因其幫,招臻非議,逐論為政事之犧牲。倉央嘉措英年早逝,忘因說法頗多,故成懸念至今已不可確證。倉央嘉措為人坦蕩、學瞻才高,為世人愛戴。所著有《色拉寺法令獻茶頌讚》、《黃金穗故事》及箋啟歌等等,而歌曲流傳至廣,環藏域數千里,家弦而戶誦之,世稱六世達賴情歌。所言表意多男女之情,而深蘊佛法密修之悟。流水落花,美人香草,情辭悱麗,餘韻欲流,於大雪中高吟一曲,將使萬里寒光,融為暖氣,芳菲靈異,誠有令人動魄驚心者也。聖城八廓街內,存有其典故相關之黃屋,《瑪吉阿米》詩章乃撰此處,此屋亦隨詩而揚名。海外諸國,對其皆有譯釋研考,聲譽久盛不衰,故倉央嘉措者,佛教之奇僧,詞壇之功臣,衛道者之所歸命也。神王詩聖,誕於西極,確為雪域眾生之幸也。願君點燃燈千萬,供養情天一喇嘛。
餐廳有著濃郁的西藏風情,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寫滿世界各地旅遊者的感受,有些遊客甚至在留言薄用完后,將向情人的告白寫在餐巾紙上夾於其中,餐廳還曾將留言結集出版。留言簿可在樓下的商店購買。
瑪吉阿米樓頂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絕佳地點,八廓東街和八廓南街一覽無餘。
瑪吉阿米,藏語中即“未嫁娘”之意。
瑪吉阿米這個名字,出自六世達賴喇叭倉央嘉措的情詩,相傳是倉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當年倉央嘉措與瑪吉阿米幽會的地方,正是瑪吉阿米所在的那個土黃色小樓。
餐廳每天晚上10點半停止供應部分菜品,12點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