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中國歷史遺跡
息壤是鯀治水在荊州古城留下的一處遺跡,位於南門外西側城牆腳邊,系一長約40米,寬約10米的土丘,其上有石柱四根,以示標誌。據郭璞注《海內經》:“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也就是說,息壤是一種可以自己生長、膨脹的土壤。所以也有現代漢語裡面的一個解釋:“息”為生長之意;息壤,就是指能自己生長的土壤。
方氏《通雅》:“息壤,坌土也。”漢代高誘註:“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山海經》中就有“禹以息壤堙洪水”的記載。《山海經·內經》記載:“紅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紅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魚淵。女鯀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晉·郭璞《山海經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用現代漢語翻譯過來:大洪水泛上天際,鯀偷竊了帝堯的息壤用來堵塞洪水,卻沒有經過帝堯的同意。帝堯便讓祝融在魚淵處死鯀。鯀的遺腹子大禹成人後,帝堯讓禹治水並確定古代中國九州地界。
上古農業因為缺乏施肥的概念,所以需要靠休耕維持土壤肥沃,根據考古發現,堯舜時期,牛耕在北方旱田還沒有出現,鋤頭和鏟子還沒有發明,鬆土非常困難,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鯀要在短期內興建大量土堤封堵洪水,必然只能取用正準備播種的休耕土地上之前翻鬆好的土,也就是息壤。但是這樣會嚴重影響接下來的農業生產,進一步加劇水災后出現的飢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特別是在水災之後,大片農田被水淹無法使用,國王只能對殘餘的有限耕地實行集中管制,鯀在沒有及時上報的情況下,破壞本已捉襟見肘的耕地,佔用勞動力,有違農時,再加上封堵洪水失敗,洪水破口,導致災情更加嚴重,所以堯舜才殺鯀以謝天下。
《玉堂閑話》對此則有更清楚明了的表述:“禹鐫石造龍宮填於空中,以塞水眼。”大禹用石頭鑿了一隻龍宮的模型,投入管涌中。這個石制龍宮的模型,就叫做“息壤”。
慎靚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秦、魏會於應。秦王使甘茂約魏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甘茂至魏,令向壽還,謂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伐!”王迎甘茂於息壤而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其母織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裡子、公孫;挾韓而議之,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聽也,請與子盟。”乃盟於息壤。秋,甘茂、長封帥師伐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