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1989年12月,客家研究所成立。
2006年4月,以客家研究所為基礎,組建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
2006年11月,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批准為“廣東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2011年12月,梅州市政府依託客家研究院,成立客商研究院。
2012年12月,經國家民政部門批准,國家一級學會“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客家學專業委員會”在研究院掛牌成立,主任房學嘉教授。
2014年5月,由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粵台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心執行主任宋德劍研究員。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和學術積累,研究院已成為集科研、教學、資料收集、文物展示、出版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學術研究機構。
運用歷史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廣泛收集與整理客家文獻、口述史及客家文物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客家歷史文化相關課題研究,實施客家傳統文化資源的搶救、保護與傳承。
接受國家、省、市等有關部門委託,開展專題調查研究。
根據學術發展、基地建設和服務地方需要,組織課題招標工作。
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學術講座、田野工作坊等,邀請海內外人士參加,促進學術交流。
出版學術期刊《客家研究輯刊》、研究著作和田野調查報告,推進客家學學科建設。
把研究成果帶進大學課堂,開設客家文化研究的相關課程,開展大學生、研究生教育,傳播與弘揚客家文化。
為從事客家歷史文化研究的學者、海內外鄉親提供資料性和諮詢性服務。
客家研究院下設客家民俗研究所、葉劍英思想研究所、客家方言研究所、黃遵憲與客籍作家研究所、客家近現代名人研究所、客家藝術研究所、客家音樂研究所、華人華僑研究所、客家建築研究所、台灣研究所等10個研究所,並設有客家研究資料中心、客家文物陳列館、《客家研究輯刊》編輯部。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62人,並聘請海內外客座研究員100餘人。
研究院研究人員充分利用各自學科優勢,廣泛開展客家相關問題研究,取得諸多研究成果,成為我校科研工作的主要特色。客家研究院已在客家民俗與方言、客家文學與藝術、客家社會與經濟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在學術界影響顯著的學術團隊。
客家民俗研究以“客家民俗研究所”為主,形成以房學嘉教授為帶頭人,以肖文評、宋德劍、鍾晉蘭、周雲水、夏遠鳴、冷劍波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課題1項,省廳級課題16項,嘉應學院重點課題20項;與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合作課題5項。出版《粵東客家生態與民俗研究》、《白堠鄉的故事——地域史脈絡下的鄉村社會建構》等學術專著27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主辦專業學術期刊《客家研究輯刊》。
客家方言研究以“客家方言研究所”為主,形成了以溫昌衍教授為帶頭人,以溫美姬、呂建國、侯小英、黃婷婷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課題1項,省廳級課題5項,校級重點課題4項。出版《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客家方言》等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
客家文學研究以“黃遵憲與客籍作家研究所”為主體,形成以曾令存教授為帶頭人,以郭真義、李荀華、周曉平、李玲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主持省廳級以上研究課題多項,出版《客家·文學·禪》、《黃遵憲題批日人漢籍》等著作15部,發表論文150多篇。
客家藝術研究以客家藝術研究所、客家建築研究所為主,形成以曹知博教授為帶頭人,以吳華山、高加成、熊青珍、林愛芳、劉鳴鐘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出版《中國客家民居建築藝術》、《客家民間藝術》等著作15部,錄製音像資料60盒,發表論文100餘篇。
以華人華僑研究、旅遊發展研究、葉劍英思想研究、客商研究等為主,形成了以邱國鋒教授為帶頭人,以羅迎新、韓小林、陳申宏、閆恩虎、魏明樞等為學術骨幹的學術團隊。先後參與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主持完成省廳級課題10多項,校級重點課題10多項,出版《興寧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葉劍英經濟建設思想概論》等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院 長:羅迎新 主持研究院日常行政工作
副院長:宋德劍 主持粵台協同創新中心工作
副院長:肖文評主持研究院科研、教學和基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