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課題

專業術語

國家級課題是專業術語,拼音為ɡuó jiā jí kè tí,科學研究課題的選擇決定著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奮鬥目標,規定著應採取的方法和途徑。而選題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現在中國國家級課題主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重點、重大、傑青)、973、863、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星火計劃國家火炬計劃

簡介


科學研究工作的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選題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點。科學研究中首先碰到的問題是選擇什麼課題和如何選擇課題的問題,這是整個科研工作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對日後的科研工作具有戰略性意義。它決定著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奮鬥目標,規定著應採取的方法和途徑。正因如此,科學家們都十分重視科研選題。著名科學家維納說過,知道應該幹什麼,比知道幹什麼更重要。選題是科研工作的強大動力。因為許多有價值、有吸引力的課題會激發研究人員去思考、去學習、去研究,問題總是在研究活動的前方,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全部科學探索的出發點。選題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選題並不是一個簡單隨意的問題,而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科學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出一個科研選題比解決一個現實問題更困難。因為選到一個有價值有創造性的課題,既要懂得課題的來源,又要有相當的科學素養,要理解選題的價值意義,要富有想象力,對選題要有濃厚興趣,有相當的知識儲備等等。選題是科研人員才能的體現。選題不僅直接關係到將產出什麼樣的成果,甚至關係到科研工作的成敗。科學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響因素有多種多樣,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原因是選題得當,研究者只有選出恰當的課題,才有成功的可能。由於選題得當,科研人員可以把自己的學識、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從培養研究能力的意義上說,特別是新參加研究活動的青年科研人員,需要有意識地培訓選題能力,這是從事研究工作的一項基本訓練,科研人員的基本功。二、科研選題的角度 發現有價值的科研選題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也是一項靈活的研究藝術。事實上,在社會生活中,各門學科中存在著大量可供選擇的問題。

主要項目


國家自科基金項目:老年人口季節性遷移發展機理與綜合效應研究
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城市旅遊綜合體的時空演化機制及其對區域旅遊發展格局的影響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旅遊產業效率的影響機理與提升戰略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旅遊地產投資過熱的形成機理及其規制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旅遊社會文化影響研究 國家自科基金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入境旅遊流對境外客源國文化表徵的時空響應研究——以旅華日本遊客為例
國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城市發展對城市旅遊效率的影響研究——以張家界市為例
國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海南旅遊業能源需求與二氧化碳排放的情景分析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全面提升旅遊業服務質量
國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旅遊地生態補償空間範圍與標準研究——以雲南省玉龍縣為例
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中國旅遊經濟運行預警模型及其應用研究

選題渠道


科研選題有多種來源多條渠道。
1.從現實生活中選題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面廣量大,選題的內容極為廣泛,大至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難發現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馬克思就從人們司空見慣的商品中,研究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作為科研選題並不是那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層上的價值的問題,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調查研究才會發現。現實的需要,是科研課題的首選目標。本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的最低潮,如何擺脫經濟困境,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成了許多經濟學家研究的熱門課題。美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對經濟理論的興趣或研究,多數都是從30年代開始的。米爾頓·弗里德曼說他從事經濟學的學習研究,是“時代感召的結果”(《我的成功之路》遼寧大學出版社第82頁)。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問題、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扭虧為盈的問題、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政治生活中許多使人困惑的問題也很值得研究。例如,為什麼二次大戰社會主義是人心所向,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資本主義成了許多人心中的豐碑;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幾乎葬送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前途,而市場經濟體制下主宰中國命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卻虧損嚴重;多年來黨中央一再強調抓黨風建設,也採取了許多實際措施但腐敗之風卻有蔓延之勢……如何正確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2.從理論研究中選題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理論的真理性只是相對的,理論與事實之間的矛盾總是存在的,理論體系的完備性也不是永恆的。即便是曾經“結論”了的理論觀點,隨著實踐和認識的發展,也需要不斷擴展和深化。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傳統的理論觀點,常會從中發現新問題。比如,傳統文化理論中的繼承發展問題,歷史事件、人物評價中的問題。以疑古擅名於現代史學的“古史辯學派”創建者顧頡剛先生,1922年夏,在編寫中學歷史課本時,他從堯舜禹的地位問題及有關傳說的演變,發現古史結構的層次,原是層累地造成的。他認為神農黃帝堯舜等歷史人物被提出的時間與他們在歷史中排列順序的先後正好相反。1923年他正式向學術界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打破了傳統的觀念,引起了一場關於古史問題的學術論戰。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也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經濟學家許滌新是在30年代開始研究恩格斯提出的廣義政治經濟學的。當時以《資本論》為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不能適應中國革命的需要,特別不能適應青年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經濟理解的需要,許滌新決心寫一部廣義政治經濟學,該書第一、二卷1949年出版、第三卷1954年問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了貢獻。對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論問題,是應該引起注意的課題,通過研究,分析為什麼會產生矛盾,矛盾的焦點在哪裡,后一個結論對前一個結論是發展還是修正。
3.從不同學派、觀點的學術爭論中選題。
科學研究是一種探索性的創造性思維,對同一觀點、理論常會發生分歧和爭論,甚至形成不同的學派。如人猿之間界河、界限之爭,中國封建社會起點之爭,經濟決定論文化決定論之爭,市場調節與計劃調節之爭,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與趨同論之爭,國外馬克思主義流派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等等。在爭論中,會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確,也會有不完備之處,爭論的雙方都會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因此,關注學術之爭,深入了解爭論的歷史、現狀和爭論焦點,是發現問題、選擇研究課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著名作家、傑出的文藝理論家何其芳,抓住了文藝理論界爭論較多的一個理論問題,即藝術典型問題進行研究,他以理論家的膽識和勇氣打破了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流行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即典型“共名”說。他說:“在實際的生活中,在文學的現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階級性之間都並不能劃一個數學上的全等號。”堅決反對文藝理論中的簡單化和形而上學的傾向。
4.從學科滲透、交叉中選題
學科滲透、交叉是科學在廣度、深度上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事物都在普遍聯繫之中,各門學科也在普遍聯繫中,以往人們注意從學科相對獨立性上進行研究,現代科學注意了學科相互滲透、交叉的研究,在學科滲透、交叉“地帶”存在著大量的新課題供選擇。這樣的地帶主要有,比較學科:對不同系統,通過比較分析,探索其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比如,比較哲學、比較史學、比較法學、比較管理學中的課題;邊緣學科:在二、三門學科的邊緣地帶,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對象,如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中的課題;軟科學:以管理和決策為中心問題的高度綜合性,智能性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大多是與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相關的複雜系統,比如管理科學、領導科學、決策科學預測學、政策學、戰略學、諮詢學中的課題;綜合學科: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從各不同方面進行立體研究的課題;橫斷學科:在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各事物中的某種共同屬性;超科學:從更高層次上研究一般規律,如科學學、哲學中的課題。郭沫若興趣廣泛,知識淵博,很注意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學習研究。他為了把古代史研究置於更加堅實的基礎上,用了很大的精力鑽研中國的古文學,在古代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勞倫斯·克萊因把計量經濟學方法和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建立了美國經濟的新模型。
5.從科研管理和規劃中選題
國家、省市及各種學術團體也經常提出許多科研課題,如國家、部省市的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年度課題,這些課題一般都是理論意義、現實意義上比較重要的課題,應當是科研工作者選題的重要來源。這類課題屬指南性選題,其中許多課題的難度、規模很大,選題時,科研人員應從自己的優勢出發,把課題加以具體化,以保證其可行性。此外,在各級政府、科研部門制訂的各種科研規劃中,也提出許多研究課題,也都是選題的重要來源。
6.從直覺思維、意外發現中選題
科研人員對研究對象富有濃厚的探索興趣,也是科研選題的一個重要來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選題,首先表現在各種社會現象中,科研的任務就是現象認識本質。現象問題是人們最容易感覺到的。這時,選題常常得益於科研人員的想象、靈感、直覺,以及對這些直覺思維、意外發現帶來的機遇的捕捉。當然,這類選題開始時可能是幼稚的、膚淺的,尚需深入思考和論證。郭沫若在追蹤調查有關鄭成功的事迹中,意外發現了鄭成功鑄造的錢幣,從而把中國自鑄錢幣的歷史上推了將近200年,並進一步發現了鄭成功的財政政策和復國宏圖,從而推進了晚明史的研究。
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岳霖常說,他對邏輯的興趣是在“巴黎街頭”產生的。1924年的一天,金岳霖和張奚若等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時,遇到一群人在激烈辯論,引起他的好奇,他想有沒有一個可靠的(邏輯推理)的解決爭論的辦法。以上概括的各項來源,僅是選題中可供參考的若干方向線索,並不能包羅所有研究方向和課題,對於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值得研究的課題層出不窮。能否選擇恰當的課題,需要科研人員有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創造才能。三、科研選題的一般原則科研工作面臨的問題,可以說無窮無盡,對於一個科研人員來說,只能選擇其中適當課題。如何選擇,並無固定模式,總結科研選題的歷史經驗教訓,可以概括出若干條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科研選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應當是“為什麼”,目的性是選題工作的首要原則。選題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黨的十三大曾明確指出,發展科學技術的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正以更大規模向著廣度深度進軍,需要解決和研究的課題越來越新、越多、越複雜和越困難。比如能源問題、交通問題、糧食問題、管理、貿易問題、就業問題、人口問題、人權問題等等,解決其中一現實問題,就是一種貢獻。科研一定要滿足社會需要,才會有真正前途。與選題的目的性、需要性相聯繫的是課題的價值性。只有科研課題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有價值的,比如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理論價值、學術價值等,才會達到滿足社會需要的目的。所以課題的價值性就成了衡量選題目的性、需要性的標準,在選題中,目的性原則、需要性原則、價值性原則是一致的。在選題中,貫徹目的性原則、應當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一般選擇實用較大課題。第二、既要注重當務之急的課題,也要重視科學預測的課題,現實需要與長遠需要相結合。第三、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都重要。第四、充分利用本地區本部門的條件,同時注意利用外來條件。第五、積極開展和承擔協作課題,特別是官、產、學三結合的研究課題。怎樣才能使選題達到目的?在選題中充分貫徹創造性原則至關重要。
2.創新性原則
科研的本質就應當具有創造性,評審科研成果質量的最重要原則就是看成果有無創新,因此,科研選題從一開始就應當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國家對學位論文有明確要求,其中碩士論文應當有新見解,表現作者具有從事科研工作或者獨立擔負專門業務工作的能力。博士論文應當是創造性成果。科研選題切忌重複別人解決了的課題。所謂具有創新性的選題,指的是那些尚未解決或未完全解決的、預料經過研究可獲得一定價值的新成果的課題。如新見解、新觀點、新思想、新設計、新概念、新理論、新手段、新產品、新質量、新效益等。創新性具有新穎性、探索性、先進性、風險性等特點。它進一步體現了課題的需要性、價值性。選題中,貫徹創新性原則,關鍵在一個“新”字上。這種創新的課題在哪裡?一般而言,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點上,尤其是新舊之間的矛盾點。比如新事實與舊理論的矛盾,新理論與舊理論的矛盾,不同學科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突出表現在:科學發展的前沿地帶、學科之間空白地帶、不同理論觀點、學派相爭論的地帶,研究工作遇到挫折失敗的地帶等等。這需要科研人員目光敏銳,抓住線索,跟蹤追擊,以求突破。這些要求,對研究工作者來說,一般也是比較困難的。許多有經驗的導師在指導學生科研時,常從這樣三個方面入指導:第一、在局部性的課題上具有創新性。即解決一個多因素的大課題中的尚未解決的某一個因素,或者能作出深入透徹合理的分析見解;第二、在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擴大,有自己的補充,新的見解或改進;第三、糾正別人的錯誤。總之,創新性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如何選題,根據各人具體條件而定。選題需要有價值性、創新性,選擇並完成這樣的課題,不能想入非非,脫離實際,要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因此,選題需要遵循求實性的原則。
3.求實性原則
選題的求實性是指選題要有真實的可靠的依據,或者事實根據,或者科學理論根據,選題要事出有因。任何新課題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礎上提出的,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從事理論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實根據,從事應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論根據,正如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的那樣,實事就是科學家的空氣,沒有實事,永遠飛騰不起來。堅持求實性原則就是堅持辯證的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原則。在選題中,不能違背一定範圍內由實踐檢驗過的事實和規律,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實質上也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客觀規律性為依據。然而,對事實和理論的理解也應當是辯證的。在選題時依據的事實和理論並不是全面的、徹底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況且都是變化、發展的。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化發展,新的認識、新的發現、新的發明還會對已有事實和理論進行新的審查,所以,求實中的“實”字並不是僵化的、呆板的。因此,求實性原則要求在選題時,既要尊重事實,又不拘泥於事實,既要接受已有理論的指導,又要敢於突破傳統觀念束縛,採取辯證的有分析的態度。符合上述三原則的選題,是否就可以著手開題工作呢?還需要分析完成選題的主客觀條件。還有一個現實可行性原則
4.可行性原則
科研工作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探索性、創造性活動,總要受到一定條件限制。正如恩格斯說的,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條件下進行認識,而這些條件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麼程度。可行性原則體現了條件性原則。如果選題不具備可以完成的主客觀條件,再好的選題也只能是一種願望,因此,可行性原則是決定選題能否成功的關鍵。選題,必須考慮將要遇到的困難。如理論方面的、技術主面的、資料方面的、各種人際關係方面的等等困難。應當均有解決這些困難的可能性。選題有難易不同,有工作量多少不同,一般常犯的錯誤是選題過大,試圖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一項過大的課題。選題中,應當充分分析估計以下條件:第一、現實的主觀條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員的知識結構、研究能力、對課題興趣、理解程度、責任心等。第二、現實的客觀條件。主要是指,資料、經費、時間、協作條件、導師條件等,對應用性課題,還應考慮到成果的開發、推廣條件,用戶採用接受條件。第三、積極創造條件。所謂條件,除已具備的條件外,對那些暫不具備的條件,可以通過努力創造條件。如知識不足可以補充,設備經費不足,有的也可以艱苦奮鬥克服一些困難,情況不明,可以先進行調查研究等。選題時應根據已具備的、或通過努力可以獲得的條件,揚長避短,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選擇基本符合自己情況的研究課題。上述選題原則,分別體現了選題的社會需要、社會貢獻、科學依據、基本條件,這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四條原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情況往往要複雜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點是,對選題要從嚴要求,作出最佳選擇,即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創造性、最有價值的課題。以此作為自己研究工作的奮鬥目標。
四、課題的立項和評估科研選題實質上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研究工作,其結果有恰當、不妥、正確、錯誤之分。並不是一時的興發,更不是隨心所欲,特別是那些意義重大、難度大、代價高的課題。為了確保選題正確無誤,需要認真對待。在課題選定之後,正式開題之前,尚需對選題作出科學論證和評估,就最佳方案作出決策。在評估決策中,以下程序不可少。開題報告(即項目申請書)。包括課題來源,研究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的創新性及難度,主要研究方法、措施、步驟、階段成果及最終達到的目標,研究人員的素質、水平,研究結果的先進性、效益、經費預算等。論證評估。通常採用五種方法或步驟,即調查法、比較法、預測法、綜合法、決策法。歷史比較 ← 現狀調查 ← 未來預測→系統綜合→優選決策專家評審。是能否立題的最關鍵最重要的程序和依據。專家評審組主要評審項目申請書。對其中逐項評議,如有關鍵性條件不符合要求,即被淘汰。主管審批。主管部門的審批工作,主要是掌握方向、抓出重點的工作,也是一項綜合平衡合理分配經費的工作。未被批准的課題,一般是開題條件不成熟、不符合要求的課題,尚需創造條件再次申報。當然也可能出現專家組評議不充分、領導水平不足、未能真正識別課題的情況。如果條件許可,這類課題仍可作為自選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