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民歌
旬陽民歌
旬陽民歌是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地方民歌之一,歷史悠久,曲調豐富,種類繁多,風格迥異。
2014年11月11日,旬陽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旬陽民歌
號子在旬陽民歌中數量雖不多,但它反映勞動生活的實用性和表現性都得到了體現,具體有船工號子、勞動號子等。號子節奏整齊、鏗鏘有力、曲調簡樸、情緒激烈、性格豪邁,多採用一唱眾合的演唱形式,其勢壯觀,其情激越,作為音樂的表現形態,把實用性和表現性有機結合起來。
山歌是產生在山野勞動生活中,直暢而自由抒發勞動者情感的民歌。旬陽民歌中的山歌又稱為“喊調子”,多在砍柴、放牧、種植等勞動中或向遠處的人遙遞情意,對答傳情等交流情感中演唱,有的聲調高亢、嘹亮,節奏舒展自由,多半以自由延長音,俗稱“吆號子”;有的詼諧風趣、曲調悠揚,被稱作“打仗”。旬陽民歌的山歌調子有無詞和有詞兩類,無詞山歌純用襯字襯腔,仿擬自然音響,齊唱時還有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部,這類山歌調子悠揚、速度徐緩,多用高腔演唱。
小調在旬陽民歌中數量最多,它曲式結構規整,流傳最為廣泛,大多為分節歌,有程式化的襯詞襯腔,長於敘事,表現手法多樣,具有曲折、細膩的特點。它們的音樂特點是表達的途徑比較曲折。常常寓意於敘說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風物,或藉助於傳說古人,婉轉地表達出內心的意思來。表現手法細膩、簡單規整。曲調音域不寬,一般都在一個八度內,襯腔、襯詞、方言、方音,特點明顯。
風俗歌曲在旬陽民歌中有少量存在,多在酒宴、祭祀等活動中演唱。
其一,旬陽民歌歌詞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徵。旬陽民歌在反映歷代勞動人民生產生活,表達他們的情感方面,可以說是全方位、多角落、多層次的;
其二,旬陽民歌演唱曲調具有南北過渡,兼容並蓄的特徵。旬陽民歌屬於南北交匯和過渡的色彩區域,加之旬陽明清兩朝代移民的因素,旬陽民歌既有荊襄楚調,也有巴蜀川腔,中原的晉豫之聲,西北的秦隴之風,同時又區別於安康其它縣的民歌而自成一體。其曲調以微調式歌曲最多,也有宮調式、商調式等,旋律線條大多平穩簡潔、音程以級進式為主,很少跳進,音域一般不超過八度。旬陽民歌在風格和色彩上呈現出多風格、多色彩,南北過渡和兼容並蓄的特徵。旬陽民歌的兼容性特徵,還表現在它與歌與舞的結合,說與唱的結合上。
旬陽民歌在反映歷代勞動人民生活,表達他們的情感方面,可以說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有表現廣大農民終年辛苦勞作,卻過著貧困交加生活的《長工調》、《受折磨》;有表現漢江船工水上勞動的各類《船工號子》,也有抒發他們對不平等社會制度悲憤控訴的《五更吃酒》;有描寫趕山腳夫生活和情感的《桑木扁擔》、《想姐想得不耐煩》;也有反映各類手工匠人勞動和情趣的《扯板》、《女娃十頓打》;還有市井小販、鄉村貨郎的《賣毛蘭》、《賣雜貨》、《賣扁食》;有表現多種田野勞動生活的《進竹林》、《放竹排》、《割麥子》、《打桑棗》、《砍黃篙》、《摘花椒》、《打豬草》、《掃稻場》、《採茶》、《打魚》、《織布》、《紡棉花》、《挑水歌》、《洗衣裳》、《放牛哞》、《放羊調》、《扯葛藤》、《撿乾柴》、《鍛磨錘》、《開染坊》等等,貼近生活,應有盡有,真可謂“世事皆入調,見景意交融”。當然表達勞動人民嚮往幸福生活,追求愛情自由的情歌在旬陽民歌中是佔有相當比重的,有剽悍豪放的青年男子的《想姐想的不耐煩》、《撿乾柴》、《桂花嶺》、《愛姐白》、《包胡椒》;更有青春萌動的妙齡女子的《勸郎》、《送郎》、《望郎》;有悲嘆不幸婚姻的《小寡婦上墳》、《受折磨》;有大膽追求自由愛情的《月亮照樵樓》、《螢火蟲》、《十恨》、《十寫》;《姐家門上一樹槐》等,除表達男歡女愛的情歌,還有寄託熱愛大自然,享受田園生活的《神仙調子》、《蘭草花》、《白雲頭》;也有感悟世態炎涼,總結人生經驗的《天上星多月不明》、《打鞦韆》、《一身蘭》、《採茶》、《草鞋爛了四條筋》等,有褒揚聖賢英雄,傳授歷史故事的《小排王》、《倒捲簾》、《綉荷包》、《二十八宿鬧昆陽》等。
還應當指出的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民歌作為勞動人民的心聲,產生和流傳不同的歷史時期的革命民歌,在旬陽民歌中也不乏其例:三十年代流傳在縣境雙河、紅軍一帶的紅軍歌謠《十送紅軍歌》、《拉壯丁》;解放戰爭期間流傳於漢江沿岸的《八路軍來得好》、《婦女參軍歌》、《姑娘放哨歌》;土地改革時期的《封建五千年》、《舊社會活閆王》、《婦女受苦歌》;大躍進地代,興修水利的《水庫歌聲》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革命、生產和生活,留下了歷史的印記。旬陽民歌內容和題材的豐富性,為我們了解旬陽的過去,展現旬陽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文化的窗口。
旬陽民歌歷史悠久、曲調豐富、種類繁多、風格迥異,它同其它民間藝術形式一樣,是旬陽璀璨的民間藝術瑰寶中一枝綻放的奇葩,也是底蘊深厚的旬陽民間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與傳承旬陽民歌,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研究漢水文化和陝西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展現地方文化特色,為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激發人民群眾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