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群馬的結果 展開
- 青田縣石雕博物館藏品
- 徐悲鴻作品
- 常玉所繪的畫作
群馬
徐悲鴻作品
徐悲鴻的馬和齊白石的蝦一樣,深受國人喜愛。關於畫馬,徐悲鴻說道:“我愛畫動物,皆對實物下過極長時間的功夫,即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之骨架肌肉組織,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方能有得。”徐悲鴻的馬受到人們喜愛,除了他所下的功夫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傾注於其中的感情,並將這種情感化作一種精神、以馬為載體而表現出來。幾乎歷代中國畫皆有畫馬能手,然而徐悲鴻的馬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奔騰在中國畫壇上,體現著一種雄壯的氣魄,散發著英雄主義的精神。
群馬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抗日戰爭爆發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后》、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