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箬鄉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轄鄉

小箬鄉地處閩侯縣西北部,閩江中下游北岸,距福州市中心75公里,距閩侯縣城46公里,北鄰洋里鄉,東、西、南與閩清縣交界,外福鐵路穿境而過。全鄉平均海拔210米,最高峰尚錦村蓮花峰1350米,年平均氣溫23℃,無霜期330天左右。全鄉有小箬、湖柄、西村、中平、尚格、福田、尚錦、大坂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在小箬村。

當地旅遊資源頗有特色,有閩江江岸風光、牛頭山文化遺址,尚錦九仙岩森林生態、坪坡田園風光、中平溫泉、尚錦鄉村旅遊資源、大坂雞髻仙,福田梧峰三十六廳古居民等。隨著城市周邊旅遊的不斷升溫,道路交通的不斷改善,小箬鄉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日臻成熟。地方風味食品-小箬禮餅、辣味橄欖等,選料精、工藝獨特、香酥可口,在福州周邊地區享有盛名。

2017年,小箬鄉行政區域面積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50人。

歷史沿革


小箬鄉宋代屬侯官縣西太平鄉仁德里,元、明、清屬二十四都,民國時期屬大湖區洋箬鄉。民國29年(1940年)將小箬等劃歸閩清縣,民國32年又划回閩侯縣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九區大湖。1951年4月析第九區雙大鄉和洋箬部分村設十一區(區政府駐小箬)。1956年4月後屬白沙區,1958年屬洋里公社。1984年7月後屬洋里鄉。1996年9月13日經省民政廳同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從洋里鄉劃出8個行政村設立小箬鄉,於1997年5月13日正式掛牌宣告成立。
小箬鄉1997年從洋里鄉分鄉設立,地處閩侯縣西北部,閩江中下游北岸,距福州市中心75公里,距閩侯縣城46公里,北鄰洋里鄉,東西南與閩清縣交界。
小箬鄉自古前面被閩江隔斷、背後有大山阻擋,交通不便、發展困難,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偏遠落後的困境。近年來,隨著北溪大橋建成通車,閩清高鐵北站和通站公路、通鄉公路順利對接,將小箬鄉對外交通全面打通,納入福州半小時經濟圈,迎來了鄉村振興的良好契機。小箬鄉被列為市級鄉村振興試點鄉鎮,福田村、大坂村被列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大坂藝術村
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挖掘特色資源、強化招商引資、帶動群眾致富,努力打造美麗幸福新小箬。
訪談實錄
一、注重分片聯動謀划好小箬鄉村振興
小箬鄉全鄉總面積41平方公里,從沿江丘陵變化到山區山地,較小地域面積內地形地貌多樣、海拔高差較大,具備建設大景區的良好條件。據此,鄉黨委、政府以“全域景區化”為目標,按照“全鄉一體、分片聯動”的格局,科學謀划小箬鄉鄉村振興。具體為4個片區:
福田村農家書屋四知草堂
一是中心集鎮區。
含小箬村,提升小箬村現狀村莊環境,並在閩江邊、高鐵站旁規劃地塊進行開發,建設小箬鄉新區,並開發引入中平溫泉資源,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實現產城聯動,進而打造高鐵站旁瀕臨閩江的康養小鎮。
二是田園休閑區。
含湖柄、大坂、中平、西村4個村,以中平溪為中軸,聯動4個村莊,充分利用優美田園風光、緩坡丘陵,發展水果採摘、休閑觀光等旅遊項目。
福田村四知文化廣場
三是文化體驗區。
含福田、尚格2個村,傳承打造“四知”廉政基地,同時挖掘傳統工藝文化,規劃建設工藝品博物館,引流白沙湯院溫泉遊客,推動開展文化培訓、民俗體驗等。
 四是生態度假區。
含尚錦村,立足高海拔的地理條件,保護良好生態環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引導發展避暑度假等產業。並注重加強片區間聯動互動,形成“一中心帶三片區”的發展格局,將小箬打造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全域景區化鄉鎮。
二、注重挖掘特色統籌好小箬鄉村振興
小箬鄉作為山區鄉鎮,產業發展以小農經濟為主,城鄉建設多為零散村落。面對這種現狀,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提升傳統農業、挖掘歷史文化、盤活鄉土資源,通過“生態+文化+旅遊”,找到鄉村振興的突破口。
西村村柚子園
一是提升傳統農業。
依託福田橄欖、中平茭白、尚錦佛手瓜、大坂白地瓜等特色產品,組織舉辦農民豐收節,推動建設農業專業合作社,鼓勵進行農產品品牌包裝宣傳,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並利用省市縣旅遊平台,打造推出了福田楊梅採摘、西村紅心柚採摘、大坂百香果採摘等特色農業觀光體驗項目,推動零散農業走品牌化、休閑化的發展路子。
二是挖掘歷史文化。
福田村積極挖掘“四知文化”,將其融入美麗鄉村建設中,建成了四知文化宮、四知文化廣場、四知草堂書院等,打造市級黨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將福田建設成集教育培訓、文化旅遊、民俗體驗為一體的“四知文化村”。此外,找準時機挖掘發展牛頭山海洋文化、九仙岩道教文化、尚格村裡湖畲族文化等,為鄉村發展增添強大動能。
九仙岩
三是盤活鄉土資源。
小箬鄉還擁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如福田三十六廳古民居、尚錦九仙岩古驛道等,以及許多閑置的古厝舊房。鄉黨委、政府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對古厝進行修繕加固和立面改造,為下一步招商引資、開發利用打好基礎。大坂村“鄉愁館”前身為村民閑置舊房,通過修繕改造、充實內容,現已成為一處特色旅遊觀光“打卡點”。
三、注重聚集合力落實好小箬鄉村振興
小箬鄉在主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通過強化招商引資、開展共建合作、發動社會力量,廣泛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凝聚合力共同參與。
德泉金魚養殖廠
一是強化招商引資。
對接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流入,讓鄉村閑置土地、房屋等資源成為發展特色農業、休閑旅遊、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等產業的有效載體。2017年招商引進了德泉金魚產業園項目,盤活高鐵項目施工留下的水泥攪拌場,建成以金魚文化為核心的生態休閑農業綜合體項目,年產值可達800萬元。
二是強化合作共建。
充分發揮臨近閩侯大學城優勢,與福建師範大學等高校進行校地共建,開展課題項目合作,將高校優秀人才引入鄉村。福田村依託黨性教育實踐基地與中行、信用社等多家單位開展黨建共建,為鄉村建設提供更大支持。大坂藝術村通過引進一批藝術家駐村創作、開展藝術研學旅行,提高村莊知名度,以藝術帶動鄉村振興。
大坂村黨建文化街
三是強化社會發動。
通過宣傳發動,引導當地村民自覺參與“整潔閩侯”行動、裸房整治項目中,促進村容村貌有效提升。2018年爭取到“姐妹鄉伴”公益項目,在大坂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10多名婦女自發成立“卓瑪”志願服務隊,配合村幹部開展宣傳引導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被省市媒體多次報道。
四、注重夯實基礎保障好小箬鄉村振興
小箬鄉還堅持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導向,進一步增夯實組織基礎、完善基礎設施、補齊民生短板。
大坂村鄉愁館
一是夯實組織基礎。
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優化農村幹部隊伍結構,下派駐村第一書記,並聘有6名“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紮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教育管理,開展基層黨組織“達標創星”活動,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
圍繞鄉村發展必須的路、水、電等硬體,滾動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改善鄉村條件,助力長遠發展。
★2017年建成通鄉公路、通站公路,完成集鎮區供水提升改造;
★2018年完成尚格頂至尚錦路面改造、建成垃圾轉運站;
★2019年完成箬湖公路路面改造、建成投用敬老院;
★2020年還將完成中平溪整治、全鄉路燈亮化工程等。
大坂村百香果園
三是補齊民生短板。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針對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脫貧不脫帽原則,落實公益性崗位、開展橄欖種植產業幫扶。加快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工作,保障農民權益,更好地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下一步,小箬鄉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一步一個腳印,持續推動“一中心帶三片區”的規劃藍圖成為現實,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全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富裕。

自然資源


西村高嶺土開發,西村村有豐富的高嶺土資源,品質優良,是生產電瓷產品的較好原料,市場前景良好。計劃投資一座6000平方的廠房、兩條陶瓷生產線及相關通訊運輸設備,外方以資金,我方以資源、土地作價入股的中外合資或外方獨資,生產值130萬美元,年利潤20萬美元,前期工作進展水、電、路條件已具備。中平村溫泉開發,中平溫泉位於小箬鄉中平村,地處閩江中下游北岸,距福州市中心75公里,北離閩清縣城15公里,京福鐵路、福梅公路,閩江貫境而過。中平溫泉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熱水資源,水溫達65攝氏度,日自流量360噸,溫泉水清澈無比。經省地熱研究所化驗表明,該溫泉含有氯、硫、磺、鐵、鋅等20多種微量元素。溫泉浴水起到保護皮膚、增強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治療皮膚病、汗臭等作用。經濟效益預計年可創收200萬人民幣,5年收回全部投資,前期工作交通、水、電、通訊設施具備。尚錦村九仙岩,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勝地。
“三胞”方面:旅居海外僑胞鄉親1000多戶,4000多人主要分佈在美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較突出的有尚格村林水第先生,現白沙鎮閩興公司董事長。林水第先生為家鄉建設投資興建小箬鄉政府辦公樓,尚格村小學,村部,禮堂並慷慨大方出資建設小箬鄉村各項公益事業。

經濟


資源:海拔高度在400-900米之間,最高峰尚錦村蓮花峰海拔1350米,氣候溫暖境內礦產資源有西村的高嶺土,中平的溫泉,董坪、池丘的花崗石,鴨坑的硫磺等;鄉鎮企業有竹草編織、筆桿、淡水養殖、瓷業等。
工農業:截止2006年,各類企業35多家,規模企業2家,年產值1億多元,從業人員2000多人,全鄉形成工藝品加工出口產業鏈。農業方面發展綠色果蔬種植,全鄉種植總面積有10000多畝,畜牧養殖(蛋雞、鰻魚、生豬、土雞、土鴨)等三大特色支柱產業,以尚格1800畝生態種植業基地主要有枇杷、黃花梨、柑橘、西瓜、臍橙、林竹、白地瓜、甜瓜、西瓜、柑橘和等優質品種,尚錦3000畝反季節蔬菜基地,還有橄欖3000畝,年產量1500噸,主要品種有檀香、長營,風味佳,口感好。地方風味食品——小箬禮餅、辣味橄欖等,選料精、工藝獨特、香穌可口,在福州周邊地區享有盛名。

社會


2007小箬鄉年“六一”前夕,福州市婦聯副主席鄧嵐和福州市離退休女幹部聯誼會的部分老同志頂著烈日,驅車前往閩侯縣小箬鄉中心小學看望山區的孩子們。當天舉行了“春蕾女童”結對資助見面和捐贈圖書儀式,老同志們用平時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3000元錢現場資助了五個家庭困難的女童,還買了許多小朋友們喜愛的圖書。市婦聯也給孩子們帶去了節日禮物。鄧嵐副主席鼓勵孩子們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成才,在社會各界有愛心人士的關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並祝孩子們節日快樂。市離退休女幹部聯誼林子英會長也鼓勵孩子們要做到人窮志不窮,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她還建議小箬鄉小學要充分利用這些圖書辦一個“愛心圖書室”,使孩子們能夠資源共享,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增長見識。 

人文教育

全鄉1所初級中學、4所小學,鄉黨委、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經費有上級撥款,鄉村自籌和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等,新建小箬中學,駐地在中平村全校師生300多人,佔地面積7畝,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中平希望小學、尚錦希望小學,小箬中心小學,大大改善山區教育條件。
小箬鄉風貌
小箬鄉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