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水河

旭水河

旭水河是釜溪河重要的一級支流,發源於九宮山余脈,流經榮縣縣城、龍潭、橋頭、貢井區,於自流井區城區上游雙河口匯入釜溪河,全長118 公里。

簡介


旭水河屬沱江水系。明清時期,它是處自貢市貢井區鹽、鹵、煤、木材、竹麻及其它鹽源物資的主要運道。據《民國榮縣誌》載:“汪家灘(現榮縣望佳鎮境內)集市矣,初止編木而付,乾隆中鹽滋熾、始行舟,道咸間、運石炭至八百餘舟”。從清末到1942年,每年水運量達4.5萬噸至5.5萬噸之多。在抗日戰爭期間,運輸船隻多達200餘只。當年,為了讓舟行暢通,當地人曾修閘築堰,節節攔蓄河水,提高水位。

功能


旭水河
旭水河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雖然先進的交通工具取代了旭水河的運輸功能,但旭水河仍然承擔著旅遊、蓄水、灌溉、供水的重任。

歷史


北周武帝時期(561——578年)大公井鑿成后至唐宋前的這段歷史時期,由於陸路交通和水運事業不發達,使貢井鹽業生產囿於作坊式的原始狀態,滯后發展數百年。
唐宋以後的1127——1179年間,旭水河沿域相繼開鑿出十餘眼井后,貢井鹽源物資逐步開始利用河道進行水運。居旭水河下游的鹽井群和灶房,利用河道這一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開拓水運,使鹽業生產略有發展。
這條航運線,西至榮縣江家灘(今望佳)、東連雙河口(今鳳凰壩)與清水溪(威遠河)、鹽井河(釜溪河)相接,經雒水(沱江),在瀘州入長江出川。這條航道在川鹽運銷史上稱內江。
承載水運的貢井榮溪河(旭水河)航道,源於榮縣東興鄉。是東川水與梧桐水兩江交匯在榮縣南門后,稱旭水河。止於雙河口。全長118公里。旭水河貢井境內段長23.8公里。
明清時期,旭水河是貢井鹽、鹵、煤、木材、竹麻及其它鹽源物資的主要運道。這條航道分三段:汪家灘以上為上河,無行船之利。榮縣江家灘到貢井艾葉灘稱中河(75公里),以運煤進井為主。艾葉灘至釜溪河關外稱下河,以外運食鹽出井為主。
據史料載:這段水道險灘多達十餘處,每年多次中斷停航。因其“旭水河屬山溪河,水灘一瀉無餘,水落節節淺灘,各段河道,灘多湍急,河底古礁甚多,每交冬令,水勢枯涸,舟難於坳,船盤於灘,難於行舟通輯”,有礙航運發展。古代勞動人民、對河道採取扎埝蓄水,分段通航。
清乾隆元年(1736年)疏浚旭水河后,汪家灘至艾葉灘開始部分通航。嘉慶年間(1797——1861年)起始築砂埝蓄水。道光五年(1825年)修築重灘石板埝提高水位,恢復通航。“緩其陸運慢稀之疾痼”。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相繼佔領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准鹽不能上運兩湖地帶。因此,急待川鹽運銷湘楚的歷史大環境下,富榮兩場的鹽商增產勢頭大增。但是,終因航道不暢,“十里九灘、輕生冒利、商賈寒心、有礙其宏”,才由官辦埝公局主持,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現築石埝4道(貢井灘壩埝、中橋埝、五皇洞埝、雷公灘埝)蓄水。提高水位后,加快了航運周轉速度。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川鹽需求量日臻增大,由川康鹽務管理局出面組織實施、對仍不能保持全線通航的旭水河、進行綜合再整治:對汪家灘至艾葉灘中段(中河)的尖角埝、董家埝、四角埝、張家洞埝、黑木岩埝、大龍灘埝、橋頭鋪埝、重灘埝和艾葉灘石河埝的九座埝,進行了清砂、炸礁、挖漕、築壩等綜合培修和漲泄枯蓄管理。旭水河全線才得以全天候通航,水運承載能力大大增加。
隨旭水河道的疏浚、整治、培修,煤鹽及大宗物資的集散、碼頭、人渡口也應育而生。

碼頭


在旭水河流域內較大的碼頭有:汪家灘碼頭、艾葉灘碼頭、貢井灘壩碼頭、中橋碼頭、五皇洞碼頭、雷公灘碼頭和鳳凰壩雙河口碼頭。渡口有:東源井上下渡口、寶善井渡口、浩海井渡口、石佛寺渡口、濫碼頭渡口、楻桶房渡口等十餘處。這些碼頭和渡口、為鹽源物資和農副產品的集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嗣旭水河水運事業的發展相繼建成的中橋、濟元橋、平橋、艾葉大橋、李家橋和重灘大橋等構成了與河道航運為主的水運立體框架日趨成熟。
據民國榮縣誌載:“汪家灘集市矣,初止編木而付,乾隆中鹽滋熾、始行舟,道咸間、運石炭至八百餘舟”。民國年間:每年利用洪水行船6至5次,時有木船100餘只。抗日戰爭時期,登記有船主28人,木船49隻,每隻載重15噸,為25家貢井煤炭商運煤炭至艾葉灘壩,年運量達2—3.5萬噸。在貢井下河段的鹽船、鹵船在抗日戰爭期間也多達200餘只。長土及各地井群,火灶所產之鹽、多集中在艾葉、貢井兩灘啟運,順流而下,經中橋、五皇洞、雷公灘、火井沱到自流井關外,轉撥船出關。旭水河承載了貢井鹽產量的70%,從清未到1942年,每年水運量達4.5——5.5萬噸之多。
在這個時期,旭水河商船浩蕩,長腰灘牆桅如林,艾葉碼頭眾人聲不絕,雷公灘頭千船競發,驛路馱隊馬幫鈴聲旦夕不絕於耳,旭水河兩岸眾商雲集,濟元橋鬧熱非凡,貢井鹽業、商貿進入鼎盛時期。
如果說是“兩次機遇”給貢井帶來了鹽業生產的發展,那麼,旭水河就為發展生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修建景觀攔河堰


由榮縣財政投入100萬元對河道進行全面清淤,並修建四道景觀攔河堰,以改變長期以來水位低、環境差的問題。四道攔河堰分別建在距東門橋下游190米處、距西門橋上游150米處、距鎖江大橋下游350米處、距旭水河大橋下游176米處,旭水河新增蓄水量8萬立方米,改變了河道以往水位低、河床暴露等問題。
在修建景觀攔河堰的同時,先後拖網清理河道漂浮物4公里,整治河岸面積達8.9萬平方米,清除河岸建築、生活垃圾及河道淤積2210餘噸。如今,城區水環境大為改觀,兩岸河水清澈,碧波蕩漾,綠樹倒影,構成了一幅和諧優美的人文畫卷。

景觀


釜溪河作為自貢的母親河,主要流經自流井地區;而上游的旭水河是釜溪河的幹流,主要流經貢井地區。旭水河從城區穿呈流過,被一處斷崖截住,造就了全國唯一的城中瀑景觀,因瀑布上有一座石板橋而得名——平橋瀑布,有“走遍天下路,難尋城中瀑”之美譽。瀑布有十多米高,河水終年不斷的衝擊,在瀑布下形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潭子,老百姓習慣叫它“鴨兒盪”。
清代光緒十八年(1876),為鹽運需要,在貢井灘壩處修建了一座石樑平橋。平橋長60米,寬2米,高僅1米.有10個孔,每孔均設石板閘。橋跨旭水河上,南聯筱溪,形成貢井重要的鹽運轉灘碼頭。平橋下面緊連一石灘,水位垂直3米有餘,斷岩峭璧,形成一瀑布。若在枯水期,流水孱潺流下,形成水簾。飛沫隨風以盪似明珠拋灑。若是洪水期間,上游洪水洶湧,水漫平橋.灘上巨浪排山,猶如千軍萬馬翻滾傾瀉,聲若雷霆,河水呼嘯而下,濺起漫天浪花。灘下如鼎沸,水花騰空而起,蔽日遮天,其氣勢彷彿翻江倒海。平橋飛瀑之奇。奇就奇在它不是荒郊野崎瀑布,而是鬧市區里的自然景觀。
貢井原來曾因產鹽的大公井得名而設公井縣,平橋灘壩這地方,很早就很繁榮。據史志記載,道光時期兩岸商賈雲集,有“八里秦淮”之美譽。那時的人們就知道這一市井景觀彌足珍貴,賦詩著文加以銘記。有詩曰。“六鱉倒卷銀河闊,萬馬橫奔雪峰高”。還有一打油詩風趣的寫道:“黃河壺口瀉,旭水鼎鍋涌”相沿為習,每年水旺季節,不少人趕來觀瀑聽瀑,尤在洪水期,觀瀑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