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亭

唐朝時期許渾所著的七言律詩

《汴河亭》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隋煬帝楊廣東遊廣陵的盛況,憑弔古迹,婉轉勸諷,抒發感慨。前六句,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寫來,極言隋朝昏君的豪奢無度。末兩句總束全詩,避實就虛,刪繁就簡,寫出隋朝的結局。詩人以隋比陳,言唐軍為有道之師,可是,當初隋滅陳之際,隋軍又何嘗無道呢?諷勸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
首聯“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游流。”寫隋煬帝東遊前的準備。聞說揚州花盛,便想前去觀賞,這是人之常情。起句氣勢和緩;語不驚人。但僅一句便頓起波瀾,楊廣為了去廣陵看花,竟鑿渠引流、大興水土。為逞一己的私慾,竟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崑崙一派流”,一語中的,揭示本質。
頷聯“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寫楊廣離宮時的景象。詩人沒有正面寫這個場面如何壯觀,氣勢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從隨行的隊伍著筆,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禁兵二百,前護后擁,宮女三千,尾隨其後。皇帝的赫赫聲威,於此表現無遺。
頸聯“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寫沿途的喧鬧情景。鼓聲震天,凝固流雲,驚動星辰,旌旗招展,覆蓋著水面,彷彿波浪起伏,旗開之處,可見水底日月沉浮。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進一層。前三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寫來,極言隋朝昏君的豪奢無度。
尾聯“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總述前文,避實就虛,刪繁就簡,寫出隋朝的結局,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這個結局,是歷史的結局,又是隋煬帝荒淫無度的結局。陳後主驕奢荒淫而築景陽城,終為隋朝所滅;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樓,終為李唐所取代。歷史發展遵循著固有的軌跡。詩人以隋比陳,言唐軍為有道之師。可是,當初隋滅陳之際,隋軍也是有道之軍,這種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於不言之中。
全詩筆力勁健,氣勢雄壯,語言華美,意境闊大,且感慨深沉,譏諷無情。詩人對隋煬帝這個歷史亡靈的鞭撻,實際上是針對晚唐政治腐敗,統治者生活奢靡的現實而發出的。

創作背景


隋煬帝楊廣為了東遊廣陵(揚州),不惜傾全國民力財力開鑿一條運河,即今通濟渠。其東段叫汴河,汴河之濱築有行宮,即“汴河亭”。這首《汴河亭》詩,當是作者在南遊中經過汴河時寫的。

作品評價


明代金人瑞《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如此詩三、四、五、六,人又欲疑都是一色寫他豪侈,如何又非中四句耶?殊不知此解乃是立向汴河岸上,說他汴河當時,言彼隋煬帝者。只因小小題目,做起大大文章。如何小小題目?不過止為廣陵花盛是也。如何大人文章?此河一開之後,且舉全隋所有百二禁兵、三千宮女,一夜啟行,空國盡下。真乃天搖地動,不但鬼哭神號也。然則此三與四,只承二句之一“先”字。寫開河,只是輕輕弄起,卻直至於如此也(首四句下)。后解五六,則寫財富兵強,駕秦跨漢,縱心肆志,何慮何憂。而不謂人之所去,天亦同之,曾不轉燭,便為亡陳之續、偏要引他景陽樓以痛鑒之也(末四句下)。
清代毛張健《唐體餘編》:中聯實寫汴河。起句先點廣陵,以著鑿汴河之故。末以迷樓相應,天然結構。

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為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約858年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