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聲

中國著名畫家

馬振聲(1939.10—)北京人。擅長中國畫。1959年附中畢業,同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習,於1964年畢業。196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66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曾在四川畫報社工作。現任四川美術家協會專職創作員。作品有《愛國詩人陸遊》、《酒歌圖》、《逢場》等。1964年至1966年師從著名畫家蔣兆和教授做研究生,專攻水墨人物畫創作;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從事專業美術創作;1994年起受聘為北京語言大學藝術系兼職教授,1999年起任重慶國畫院名譽院長。2011年4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個人簡介


簡述

馬振聲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其作品以中國水墨人物畫為主,曾入選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及首屆全國中國畫大展、中國畫百年展等全國性的美術大展。

主要作品

其中《酒歌圖》1979年獲第五屆全國美展三等獎;《愛國詩人陸遊》1984年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聊齋》1993年獲首屆全國中國畫展一等獎;1999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馬振聲畫展》,並在澳門、新加坡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1999年被收入中華文化經典大系之《中國書畫名家》大型系列片。
馬振聲先生作品
馬振聲先生作品
2001年參加中國美術館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百年中國畫展”;2002年參加在世紀壇由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和世紀壇藝術館主辦的“‘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五十家展”。曾在澳門、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單位及個人收藏。
其作品有《天下大事》、《涼山需要你們》、《愛國詞人辛棄疾》、《陸遊》、《聊齋》、《李清照》、《文天祥》、《東坡與朱竹》、《牧笛》、《大漠回聲》、《金秋》、《大雪將臨》、《葡萄架下》、《戈壁龍沙起》、《風雪高原》、《西州月色涼似水》等,並與其夫人朱理存合作有《朱理存、馬振聲中國畫選集》、《重上井岡山》等。
在當今藝術領域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多種角度的爭論和試驗中,馬振聲堅定地站在東方文化的土地上,融會貫通昨天和今天的源流,在努力把握人類最基本的情感特徵方面深入開掘、多方拓展,將西方現代藝術中某些造型因素的新視角很自然地滲入到某種特定的內容之中,把筆墨表現的氣韻與塑造對象的深刻性結合起來,使畫面中的形象塑造、詩意表現、情懷深思更富於時代性與現代感,形成一種淳樸平實、完整飽滿、張力瀰漫的個性化語言範式。
著名評論家劉曦林先生認為馬振聲“為當代中國寫意人物畫樹立了一面旗幟”。

發表文章


馬振聲作品欣賞
馬振聲作品欣賞
馬振聲教授經過多年的創作實踐與教學研究工作,撰寫了部分書畫理論研究文章。
《以線造型,以形寫神——蔣兆和水墨人物畫創作技法淺析》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純素之道,惟神是守——散談中國人物畫》,《國畫家》,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
《以心觀物,物無大小——論小品畫的創作》《中國畫小品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中西繪畫造型觀念對比談》,北京語言大學藝術講座稿。

學術交流活動


馬振聲教授主持了一系列中外學術交流活動及其展覽。
2004年協調和組織了由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瀘洲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第二屆人物畫展暨紀念蔣兆和先生誕辰100周年。
2007——2009年,主持民生生民——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學術邀請展及系列學術研討活動。
2008年受聘為中央美術學院2008屆博士生中國畫、書法專業畢業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主席)。
2008年受聘為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七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2009年4月3日“民生·生民——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學術邀請展暨紀念蔣兆和誕辰105周年”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29日在北京昌平區溫都水城國際酒店三樓大會議廳召開“民生·生民——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學術邀請展”09學術研討會。
馬振聲作品
馬振聲作品
在四川美協從事人物畫創作的20多年間,他一直沿著蔣兆和先生的道路探求恩師未能解決的問題,渴望建造自己的藝術風格。
劉曦林評價:“作為蔣兆和的學生,馬振聲最終還是脫出了先生的窠臼而尋找到了自己的路。他的作品情調傾向於抒情性。他在延續了蔣兆和創立的以勾線和皴染為特徵的水墨形式之外,為了改進筆墨整體關係的不統一,又從傳統中尋找解決的方法。”他一方面苦練書法,先攻碑後轉帖,由《鄭文公碑》到顏真卿體,揣摩其提捺頓挫的運筆要領;另一方面,他於傳統文人寫意花鳥畫的用筆上悟得構成水墨藝術美感的諸多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筆墨韻味與抒情功能。
不止於對線的表現性強化,馬振聲廣泛運用潑墨、沒骨和破墨之法於人物畫創作中,在一定程度上,為水墨人物畫的寫實造型注入了寫意精神和筆墨美感,水墨語言在他的筆下也隨之變得豐富起來。
馬振聲的人物畫創作都是有感而發的,他不願意重複那種約定俗成的概念化形象,也不將生活簡單納入畫面。他總是盡量充分地集中有關素材,經過反覆醞釀、把握、提純,使朦朧、破碎的印象逐漸變成具體、清晰的形象,使所要表現的人物立於眼前,生根於心底。
即使表現歷史人物的題材,如《屈原》、《辛棄疾》、《愛國詩人陸遊》、《杜甫》等作品,他也是“寄豪情於翰墨之中”,刻畫歷史英傑那種慨然長嘆的悲壯人生和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由於他的人物畫創作必經充分、深入而精微的形象醞釀過程,因此他的人物畫不管是歷史的還是現實的,總給人一種歷史多層面的厚重感和恰到好處的分寸感。

藝術歷程


馬振聲(1939.10.25-)男,北京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1955年----1959年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
1959年----1964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習
馬振聲畫作
馬振聲畫作
1964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本科畢業
1964年----1966年師從著名畫家蔣兆和教授做研究生,專攻水墨人物畫創作
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從事美術創作
1999年起任重慶市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其作品以中國水墨人物畫為主,善於通過形象地刻劃,表現豐富而深刻的人物內心世界。他在藝術創作中始終追求一種深沉博大、幽微深厚的境界。
1999年在中國美術館由中國美協等單位主辦“馬振聲畫展”。其作品曾入選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其中《酒歌圖》於1979年獲第五屆全國美展三等獎,《愛國詩人陸遊》於1984年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聊齋》於1993年獲首屆全國中國畫展一等獎。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出版有“馬振聲作品集”等。
2007年受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院部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蔣兆和藝術研究會》會長。
2009年創作國家歷史重大題材《川西三月》。
作品以中國水墨人物畫為主,善於豐富表現人物精神風貌,追求一種沉雄博大、幽微深厚的藝術境界。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並多次獲一等獎、銀獎、三等獎。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展和聯展。其代表作被選入《中國美術全集現代卷》,中國畫《人物卷》、《現代中國美術全集》等,其多副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

以心寫心


月光如水,蒲松齡背向而立,驀然回顧,眼中閃現出冷峻的光——那是一腔古道熱腸被世道澆冷了的目光……望著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馬振聲畫展”上的這幅曾獲《首屆全國中國畫展覽會》金獎的《聊齋》,不禁為畫家的“點睛”之筆而讚歎。
在馬振聲的水墨人物畫中漫步,不由產生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洞察和理解。他的畫包容著對人情美的由衷吟唱,同時也散發著對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慷慨謳歌。馬振聲是現代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蔣兆和先生的研究生,他無緣成為蔣先生的助手,卻去了蔣先生的家鄉四川,在中國西南發揚了蔣派水墨人物畫的傳統,並發展了其技法。他欣賞蔣先生“不摹古人,不學時尚,師我者萬物之形體,惠我者世間之人情,感於中,形於外,筆尖毫底自然成枝,獨立一格”的觀點,但真正從深層次上領悟“感於中,形於外”的哲理,領悟世事人情與藝術的關係,大概是不惑之年或“知天命”之年以後的事。80年代以後,馬振聲的名作《愛國詞人辛棄疾》、《陸遊》、《聊齋(蒲松齡像)》相繼問世,使馬振聲從順應任務畫的狀態進入了“從於心”、“感於中”、“游於藝”的藝術狀態。他坦言,這幾件得獎作品都不是為大展專門創作的,而是平日里的積累,即從平常心所作之畫。這種狀態很像他的老師蔣兆和晚年畫《李清照》、《文天祥》那樣,寄託了畫家的真情,進入了以心寫心的層面。馬振聲說,50歲是他的一個轉折點。他已不像從前那樣好激動,他的心安靜了很多,放鬆了許多,名利之心淡泊了許多。他認為“藝術意味著投入和奉獻”,而真誠地投入又應該像童年爬牆、上樹那樣,無拘無束。馬振聲正是以一顆純化了的心看藝術,那藝術也漸入了純化和自由之境,題材的視角開闊了,技法的大門亦為之洞開。在之後的新作里,他一改既往以線條為主,附以皴擦的習慣畫風,代之以大筆潑墨表達他的感受,《牧笛》、《大漠回聲》,皆屬他的這類作品。
有人說,馬振聲的畫既尊重中國畫傳統,又主動地去認識西方現代藝術,從而創造出不同於西方藝術的中國畫的現代形態。如今已逾耳順之年的他認為自己的藝術之路才剛剛開始,記者在畫展上採訪他時,他的一席話很是耐人尋味:“藝術的道路艱難而漫長,我要像駱駝那樣耐住孤獨寂寞,在茫茫戈壁上頑強行進,我希望邁出的每一步都堅定、踏實。”
(摘自1999年6月18日《北京日報》)馬振聲家鄉北京地圖位置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榮登2020年度畫家100人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