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民營村
北京大興區長子營鎮下轄村
留民營村位於北京市東南郊,大興區長子營鎮境內,村莊總面積2192畝,人口不足千人,但它卻是我國最早實施生態農業建設和研究的試點單位,被譽為“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2004年10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親自前來參觀,小村世界聞名。
2010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留民營村
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武原丞
在利用新型清潔能源方面,沼氣成為留民營村應用最為普遍的生物能源。現在,全村的家家戶戶日常生活離不開沼氣,沼氣已經成為留民營循環經濟的核心。沼氣原料來源於家禽養殖場中的雞糞。產生的沼氣用於村民日常炊事,沼渣沼液還田,用於有機農作物生產。既解決了禽畜糞污的污染問題,又實現了村民的用氣和有機農作物生產的良性循環。1980年留民營村按照人廁、豬圈、沼氣三結合的辦法,為全村240戶各建了一個8立方米的家庭用沼氣池,結束了村民做飯燒秸桿的歷史。之後,村裡又購置180個太陽灶,165個太陽能熱水器,分裝在每戶家庭。1982–1993年北京市環境保護研究所和留民營村合作,實施留民營生態農業系統建設與研究的課題。自此,留民營的生態農業建設由自發實施轉入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實施。1992年美籍華人生態專家為留民營村設計了大型高溫沼氣池,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援建,技術屬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沼氣池年產氣1-30萬立方米,沼氣管道通往各農戶和集體單位,替代小型家用沼氣池,解決了農村城市化用問題。1997年實施二期沼氣工程,興建200立方米的沼氣灌,全村規模養殖業產生的糞便全部用於生產沼氣,產氣量可達30萬立方米,主要用於發電,可以滿足工業、生活用電以及樓房取暖的需要。農作物的秸桿、養殖場的糞便都成為沼氣池的發酵物。沼氣池的渣液可作為優質的有機肥料還田,殘渣可當飼料還回養殖場。沼氣的應用有效地凈化了農民生活區和畜牧區的環境,同時促進了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
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武原丞
此外,留民營還在策劃太陽能體驗別墅、污水再處理工程,這些項目的實施既有科普教育意義,又可以帶動旅遊發展。
種植區內,1500畝蔬菜已經通過國家“OFDC”有機食品認證,並榮獲荷蘭阿姆斯特丹“世界有機種植者大獎”,產品銷售到京津地區70餘家超市(沃爾瑪、家樂福等),並取得進出口貿易認可。在畜牧養殖區內,蛋雞飼養量達到20萬隻;年出欄商品豬達到5000頭;奶牛飼養量發展到100多頭。每年向國內外市場提供有機蔬菜3800噸,鮮蛋2880噸,牛奶25萬斤,肉類90萬斤,鮮活家禽20萬隻。
優美的生態環境、整齊的現代農業溫室、系統的能源利用設施和淳樸的鄉風為觀光農業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留民營生態農場早在1987年6月5日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保“五百佳”稱號,幾十年來堅持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堅持科技興農,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貢獻,近幾年,榮獲了“全國綠化美化千佳村”和“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殊榮以及“北京最美麗的鄉村”、“全國綠色村莊”等稱號。
初具規模的生態莊園、有機農業示範區、能源轉換站、生態農業科普公園、垂釣園、風情家園、農民培訓中心、旅遊接待大廳成為留民營亮麗的風景,是集生態農業參觀、有機食品採摘、講座和科普教育示範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基地。
留民營村的文化活動豐富,而且都有很久的傳統。小車會、留民營的大鼓代代相傳。一年一度的農民運動會也是異彩紛呈,入選了《北京體育二十年》。家喻戶曉的“千人餃子宴”已有近30年的歷史,大年三十全體村民齊聚會議廳,一起吃餃子,共同歡慶春節,服務員則由村內黨、團員和幹部擔當。
如今的留民營,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前來參觀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留民營村一直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早在1991年,就與中國林科院專家共同制定了生態村農用林業建設規劃。規劃前精心設計,規劃后精心組織實施,使留民營村的生態環境日益改善,連續受到首都綠化委員會的表彰,其模式在京郊得到推廣,留民營村也因此榮獲了“全國綠化美化千佳村”稱號。2006年留民營村被市委農工委、市農委、市旅遊局和北京電視台提名為“北京最美麗的鄉村”。
留民營沿著生態農業之路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困難,贏得了更多榮譽。如今,留民營千噸水廠工程、沼氣聯供、科普公園等一系列工程將陸續實施。留民營黨總支現有8個支委,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團結協作,正在續寫著留民營的傳奇。
2005年,留民營蔬菜產品已經通過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認證發展中心的有機食品認證。2006年11月,留民營村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捧回了“世界有機種植者大獎” ,這標誌著留民營的有機蔬菜種植已經得到世界的承認,也同時標誌著京郊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2007年初,留民營的蛋禽類產品也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但是,留民營村發展都市型現代化農業的步伐沒有停滯,目前正在籌建的留民營有機農業技術培訓中心,將為培養新型農民,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有機農業做出推動作用。
優美的生態環境、整齊的現代農業溫室、系統的能源利用設施和淳樸的鄉風為觀光農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留民營村抓住契機,以觀光農業為特色,發展生態鄉村旅遊,每年前來留民營參觀的國內外學者和遊客絡繹不絕。生態鄉村旅遊的發展,為村民增收創造了另一個有效途徑,同時為村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基礎。2006年,留民營村農民年均收入達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