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唐通的結果 展開
- 明末將領
- 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講師
唐通
明末將領
唐通(?~1664),陝西涇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人,漢軍正黃旗,明末重要將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爾袞。
唐通於明亡前夕為宣化總兵、密雲總兵等要職。手握兵權,舉足輕重。崇禎皇帝曾召見唐通並賜莽玉,對他寄予極大的希望。但唐通終負所託,先降李自成,后降多爾袞,身份變換不定。《清史列傳》將其列入《貳臣傳》。
崇禎十四年(1641),清軍圍攻錦州,薊遼總督洪承疇令唐通、馬科、王朴、吳三桂、李輔明、曹變蛟、白廣恩、王廷臣八總兵領十三萬人援救,到達松山。唐通和曹變蛟屢次與清軍交戰,均失敗,清太宗皇太極親率大軍包圍明軍,料定明軍必逃,所以設伏伏擊。不出皇太極所料,明軍大敗,唐通、馬科、王朴、吳三桂、白廣恩逃脫。
崇禎十五年(1642),松山失陷,洪承疇被擒,唐通貶官,仍鎮密雲。當年冬天,皇太極率兵越過北京進攻山東,攻下城池88座,唐通只敢尾隨其後,不敢一戰。等到清軍凱旋而歸,唐通與白廣恩截擊於螺山,大敗而歸。
崇禎十六年(1643),大學士吳甡前往武昌進剿張獻忠,兵部尚書張國維建議唐通和馬科率軍1萬隨吳南下,大學士陳演認為京師不能沒有守軍,留下唐通,裁撤密雲總兵,改任薊鎮中協總兵。九月,清軍入侵寧遠,唐通來救,此時李輔明已戰死,中后所、中前所、前屯衛失守,但還是保住了寧遠。改任薊鎮西協總兵,崇禎帝親自召見,稱卿而不名,賜莽服、玉帶。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大同,唐通封定西伯,與吳三桂、左良玉、黃得功一起徵召勤王,由於路途遙遠,只有唐通入京。崇禎帝賜銀幣,慰問再三,賞四千兩白銀犒軍,命與監軍太監杜之秩守居庸關。唐通領軍出關戰李軍,但杜之秩卻開居庸關向李投降,導致唐通腹背受敵不得不降。
李自成入北京,命唐通與大順政權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共守山海關,唐通修書於吳三桂,盛讚李自成禮賢下士,許諾吳三桂父子封侯。吳三桂行至永平,聽說愛妾陳圓圓被擄,還兵擊通,唐通僅餘八騎身免,其麾下八千餘人投降吳三桂。李自成又派白廣恩支援,也潰敗下來。李自成贈吳三桂白銀四萬兩犒軍,用以招攬。吳三桂假意收金,而修書請求清軍援助。
多爾袞率軍從寧遠出發,唐通率數百人,戰於一片石,失敗而歸。李自成親率大軍三十萬,大敗而回。唐通隨李自成逃到府谷,見李自成毫無前途,轉而擊敗李自成部將李過,還駐德州。
順治二年(1645),唐通與鄖陽巡撫趙兆麟進剿高一功,又與陝西巡撫雷興進剿土賊黃張飛,斬敵五千人,死者數萬計。
順治五年(1648),授一等子,襲十四次。康熙三年(1664),告老致仕,四月卒。
子 | 唐翰輔 | 襲爵 |
孫 | 唐之汾 | 襲爵,官至鑲紅旗副都統,康熙五十一年(1712)卒 |
曾孫 | 唐祝應 | 襲爵。上諭不再襲爵 |
康熙帝:唐通原系前明總兵官,不能出力,反降順流賊。后雖投誠本朝,未著功績。
丁丑,師(清軍)次連山,三桂復(第二次)致書告急,大軍疾馳赴之。戊寅(四月廿一日),李自成率眾圍山海關,我軍(清軍)逆擊之,敗賊將唐通於一片石。(評:唐通有詭詐,出賣李自成;清史稿在此掩護唐通。)己卯,師至山海關,三桂開關出迎,大軍入關。自成率眾二十餘萬,自北山橫亘至海,嚴陣以待(評:橫亘是錯誤戰法!是[以多吃少]尋常中策,不是上策)。是日,大風,塵沙蔽天(天意不利客方李軍,利於熟悉當地清吳軍)。睿親王多爾袞命擊賊陣尾(評:陣頭、陣中、陣尾,多爾袞為何只攻擊李軍陣尾各位自己想,提示一:[李軍自北京至此],便知:睿親王是軍事天才!),以三桂居右翼,大呼薄(速戰速決、肉搏戰)之(評:清軍命令吳軍表態;此時吳軍若是不薄李軍,會遭清軍一併攻擊)。風旋定,賊兵大潰,追奔四十餘里(20公里),自成遁還燕京(北京)。
清軍約莫5、6萬重馬兵,加吳部5萬共11萬餘,六天內以寡擊眾勝李部軍20餘萬。正史里只說唐通戰敗,沒說結局;且是敗給清軍先鋒部隊,非吳三桂部。
順治元年封定西侯。后改一等子
《清史列傳·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