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嶺

九龍嶺

九龍嶺,有“宋濂溪周子洗墨之地九龍嶺”之稱。坐落在湘邵東縣九龍嶺鎮,距邵東縣城20多公里,相傳有九條神龍盤踞此地而得名。631米海拔,山勢高聳,九峰連綿,山頂有寺庵,山腰有清泉,山間有巨杉,春季登山,看萬山紅遍,美不勝收。

簡介


九龍嶺,九龍嶺之名來源於民間神話傳說。傳說中,玉皇大帝派神仙壽福菩薩下凡巡視,相傳山中盤踞了10條神龍,但壽福菩薩在數的時候,沒有發現自己腳下原來還飛著1條龍。所以壽福菩薩數來數去,以為結果只有9條,而事後腳下這條龍因生氣而飛往了廣西那邊去了,所以此嶺只在九條龍了,而後被人們傳說開了,並以九龍嶺而命名。
因為邵東屬於丘陵地帶,周圍都是一些小山丘,九龍嶺因而顯得鶴立雞群。
嶺上最出名的景點當數洗墨池,相傳易經專家周敦頤曾在此讀書研易,洗墨池就是物證。
九龍嶺上原來有三顆標誌性古樹,目前只剩下一棵了。嶺上原來還有一座梅公祠,現在有一座“紫雲庵”。山下還有邵東縣最大的水庫“黃家壩水庫”(王家壩水庫)它和九龍嶺一起形成了山環水抱,雲霧繚繞的景色。但是,九龍嶺最耀眼的不是風光,而是出生在九龍嶺的人民音樂家“賀綠汀”以及新聞怪傑“嚴怪愚”。
景點洗墨池

賀綠汀故居

賀綠汀故居
賀綠汀故居
“賀綠汀故居”位於邵東縣九龍嶺鎮新庵堂村,南面與第四村民小組的民居相連,北距賀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內現住6戶村民共2 6人。故居圍牆邊有小池塘,池中水波灧瀲,水歡魚躍;故居前後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鳥語花香,山花爛漫,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山下田野麥浪翻滾,稻花飄香,映襯得故居愈發顯得古樸大方,高雅幽靜。
2000年,省政府已將“賀綠汀故居”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來邵東將賀綠汀故居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紅色旅遊景點。通向賀綠汀故居的一條公路正在維修,故居離縣城約20公里,是一座"凹"字形磚木瓦房三合院。整個院落坐東朝西,依山傍水,有14間房屋。屋前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坪,面牆為青磚,內牆為土磚,堂前木花板隔牆保存較好,青石牆、小青瓦和階前的木柱樑相得益彰。院落圍牆下有小池塘,後有小山坡。

李氏八甲故里

李氏八甲故里,是 邵陽八甲李氏的故里,位於 九龍嶺山下的 楊林屋。邵陽八甲李氏是李姓的一個分支。其始祖致由公,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居寶慶武岡龍宮鄉三都水口楊家洲。子福八徙祁陽,福八公次子君十八郎生三子,次子應麒,元延祐五年生,明宣德元年卒,由祁陽牛練塘遷邵陽 九龍嶺楊林屋,生顯公,顯公生森、宗、芳、圓,衍為八房。清嘉慶19年(1814)始修族譜,同治元年(1862)、光緒33年(1907)、1941年、1992年續修。至1948年,已傳25代,共17000餘人。宗祠在九龍嶺。班次:應嗣繼仁子,志文仲顯廷,祖宗永世德,時長開祐增。續班:本正發祥懋,肇啟有忠純,立學光前代,家傳瑞運新,聲華成盛業,孝義一庭榮。該族名人李熏,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銳,曾任湖南省財政廳廳長。

黃家壩水庫

黃家壩水庫位於九龍嶺山腳,是邵東縣最大的水庫,水庫水質極好,庫區水面遼闊,可以拍攝白鷺。青攝協經常有攝影師前來參加風光、人像攝影。

七擔嶺

九龍嶺周邊旅遊地圖
九龍嶺周邊旅遊地圖
七擔嶺也和九龍嶺峰峰相望。七擔嶺一直連綿到南嶺,山上有七擔嶺溶洞群和千年銀杏夫妻樹。

相關名人


硬骨頭音樂家賀綠汀

賀綠汀1903年出生在九龍嶺山下的新庵堂村。
賀綠汀用自己的一生引領著一個音樂時代。在20世紀的中國音樂家中,他是第一個投身於農民運動和參加廣州起義的戰士,譜寫了中國第一首反映工農奪取政權的《暴動歌》;他是中國第一個獲得國際承認的鋼琴曲《牧童短笛》的作者;解放戰爭時期,他又是第一任中央管弦樂團團長;第一個和陶行知先生合作、在育才學校中建立專業兒童音樂教育學科。他創作了《游擊隊之歌》等大量蕩氣迴腸的作品。解放后,他是我國第一位榮獲國際音樂理事終身榮譽會員殊榮的音樂家,自1949年10月起擔任新中國成立后上海音樂學院第一任院長。賀綠汀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時堅持說真話,遭到了林彪和"四人幫"反黨集團的殘酷迫害。1953年,他發表了《論音樂的創作與批評》,毫不留情地對當時音樂界在創作上只求完成政治服務,大量公式化、口號化、標語化的群眾歌曲的現象,及對音樂創作動輒以作曲家的階級來定性,以扣帽子的方式來圍攻的風氣,加以針砭。隨後,賀綠汀被扣上"胡風文藝思想"的帽子而受到圍攻。1963年,賀綠汀發表《對批評家提出的要求》,更直言不諱地地批評了姚文元和有關人等亂打棍子的"學閥"作風,由此招來更殘酷的迫害。最令他痛苦的是,他的老伴姜瑞芝與孩子們都被打成為“黑五類”,女兒曉秋為此自殺。但是,不論在鬥爭會上,還是隔離室內,他始終堅持真理,針鋒相對地抗爭。他在獄中更置生死於度外,寫下了八十多萬字的對"四人幫"的控訴、抗辯材料。
1993年7月15日,江澤民同志為祝賀賀綠汀同志從事音樂工作70周年,親筆題詞"譜寫生活的強音,謳歌人民的事業"。
1999年4月27日,賀綠汀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新聞怪傑嚴怪愚

嚴怪愚1911年生於九龍嶺合興村。
他的啟蒙老師就是賀綠汀。1921年,賀綠汀在湖南邵東靈山寺學校教書時,嚴怪愚正在那裡讀書。
嚴怪愚1935年從湖大政治經濟系畢業,選擇了新聞職業,抗日戰爭爆發后,他主動請求到前線作戰地記者。
令嚴怪愚文名聲震中國輿論界的事,當屬首揭汪精衛叛國醜聞。1938年12月於29日,汪精衛在河內發表臭名昭著的"艷電",宣布投降日寇。國民黨重慶當局下令嚴密加強新聞管制,不準報界披露汪精衛已叛國的消息。當時,雖重慶各大報已知汪逆叛國內幕,但懾於身處虎狼之地,一時也不敢將消息捅出去。關鍵之際,范長江將有關材料轉給了嚴怪愚。嚴怪愚拍案而起,秉燈寫就《汪精衛叛國投敵前後》一稿,連夜電發湖南《力報》。翌日,《力報》以大號鉛字刊出電稿。頃刻之間,震動全國。當時主政湖南的薛岳懾於"蔣校長"的惱怒,惶恐不安。因一時難以抓到嚴怪愚,只得登報謊稱:嚴怪愚造謠惑眾,誣陷黨國要人,已在重慶捉拿歸案正法。
1949年8月,一介書生的嚴怪愚加入湘中二支隊,加入了圍殲桂系軍隊的戰鬥,昔日對桂系的口誅筆伐演變成真刀真槍的較量。解放后,嚴怪愚先後在邵陽專區、湖南通俗讀物出版社任職。后因淡泊名利,退出領導崗位,任教於長沙。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文革" 時被下放到平江養牛場。1979年平反後任湖南省政協委員。
1984年3月1日,嚴怪愚與世長辭。

同名九龍嶺


九龍嶺,位於福建省漳州至汕頭的324國道邊上,其山不大,其貌不揚,卻遠近馳名。它的歷史和傳說,幾乎可以和漳州的歷史並駕齊驅了。
據載,公元669年(唐高宗總章二年),泉、潮“蠻僚”嘯亂,唐廷遣戎衛歸德將軍陳政(即開漳聖王陳元光之父)更代,晉陞陳政為朝議大夫,統領南行軍總管事,率府兵三千六百人入漳。入漳伊始,受盡勞累病苦。陳政所率唐軍來到柳營江畔(今江東)紮營,並打退少數民族武裝,進軍盤陀梁山之下。後來,少數民族首領組織更大規模的狙擊,陳政寡不敵眾退守九龍山(今九龍嶺),且耕且守……這大概就是九龍嶺最早的記載了。
當然,九龍嶺名聲遠揚,並非只是與開漳聖王陳元光父子相關。它有兩個最重要的風景處,即同在九龍嶺腳下的木棉庵與土地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