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寧夏大學的二級學院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是寧夏大學的二級學院,坐落於寧夏銀川市,在原寧夏大學體育系的基礎上,於2006年9月成立。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設有3個本科專業;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教職員工6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在校生630人,其中研究生40人,本科生590人。
1976年,寧夏大學成立體育系。
1997年12月,寧夏大學體育系與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體育教研室合併。
2002年2月,寧夏大學體育系與寧夏農學院體育教研室合併。
2006年9月,在寧夏大學體育系的基礎上成立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院系設置
截至2019年10月,寧夏大學體育學院設有3個本科專業。
系 | 專業 |
---|---|
體育教育系 | 體育教育 |
運動訓練系 | 運動訓練 |
大學體育系 |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有教職員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56人。高級職稱2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職工42人(佔比66.67%),博士學位教師3人。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有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
碩士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學科教學(體育)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體育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教師共申報獲批區級本科質量工程項目2項,校級本科教學工程2項;區級教改課題1項。2016年,學院《籃球》課程被確定為校級在線開放課程。2017年,體育教育專業成功申報學校“西部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學院設有國家級培訓基地3個。
教學成果
教育部優秀改革成果:《課內外“陽光體育”一體化改革探索與實踐》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設有群眾體育服務中心、體育學科建設與發展研究中心、健康促進協同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教師共獲校級以上課題立項28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項、寧夏哲學社會科學課題7項、區級高校課題9項、人才引進項目1項,科研總經費126.9萬元。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3篇,其中C刊論文10篇,一般學術期刊論文63篇;出版著作2部。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國家級科研立項一覽表 | |||||
序號 | 項目類型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1 | 國家社科基金 | 一般項目 | “一帶一路”倡議下寧夏與阿拉伯國家體育文化交流研究 | 萬益民 | 2018年 |
2 | 國家社科基金 | 西部項目 | “健康中國”視域下西北地區民族傳統體育與健康促進研究 | 王振洲 | 2018年 |
3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寧夏回族傳統體育跨文化傳播研究 | 虎曉東 | 2017年 |
4 | 國家社科基金 | 一般項目 | 基於灰色理論構建大數據模式的學生體質健康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的研究 | 李曉玲 | 2016年 |
5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生態移民背景下寧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困境及創新研究 | 孔德銀 | 2015年 |
6 | 國家社科基金 | 西部項目 | 基於B/S校園體育信息資源系統的實踐性研究 | 吳軍 | 2007年 |
7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改革開放后我國體育項目的變遷 | 劉旭東 | 2002年 |
學生活動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志願者協會等學生社團,並組織有體育人才赴韓研學營、校園迷你馬拉松、籃球技巧賽等活動。
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姓名 | 行政職務 | 職稱 |
陳曉敏 | 黨委書記 | 講師 |
咸雲龍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教授 |
嚴 津 | 黨委副書記 | 教授 |
徐 贇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副教授 |
馬兆明 | 副院長 | 副教授 |
古雅輝 | 副院長 | 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