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闍國
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大國之一
跋闍(Vṛji)國,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十六大國(十六雄國)之一,都城為毗舍離(吠舍離Vaishali),為梵文वैशाली(拉丁文轉音Vaiśālī、Vaiśalī等,巴利文:Vesāli)的音譯。
毗舍離城的遺址今在印度比哈爾邦瓦伊沙利(Vaishali)縣。跋闍國是離車族人的居住地,由8個部落組成共和體制,全族信奉佛教,是八王分佛舍利的國家之一,因此在佛教典籍中記述頗多。毗舍離城是當時印度次大陸的八大商業城市之一,為恆河中游的交通中心,為摩竭提國都城王舍城與僑薩羅國(憍薩羅國)都城舍衛城(Sravasti))之間的必經地。
跋闍國的全盛時期,約在佛陀在世時,曾經給恆河對岸的摩竭陀國以強大威脅,但在佛陀圓寂后3年(即公元前483年),跋闍國被摩揭陀國所滅。
據佛典記載,在佛陀圓寂百年後,在毗舍離城外的重閣精舍(重閣講堂Kutagarasala Vihara)舉行了第2次佛教結集(第二次結集),證明此時國雖破但城還在。公元7世紀之後,根據玄奘的記述,跋闍國與毗舍離城均已荒敗。
跋闍國的名稱音譯又作:跋耆國、拔祗國、越祇國等;都城與國家名稱混用的音譯又作:吠舍離國(《佛國記》)、吠舍釐國(《大唐西域記》卷七)、吠舍厘、毘舍離、毗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等。意譯為:廣博嚴凈城、莊嚴、廣嚴城、好稻城、好成城等。
毗舍離城,是佛陀生前所居住的重要城市之一。公元前513年,在城北郊外的重閣精舍落成后,佛陀曾長期在此佈道。佛陀還在此地的維摩詰居士家裡與他進行過對話,而對漢傳佛教影響巨大的《維摩詰所說經》即為對話的結集。公元前487年底或翌年初,佛陀在重閣精舍做了最後一次法會,全面闡述了佛教教義。
在今毗舍離(Vaishali)鎮外東北方向2.5千米處,有跋闍國王所建佛舍利塔遺址,該塔在公元前3世紀曾被阿育王重新開啟,取其中90%的佛舍利分送各地供奉。在佛舍利塔遺址旁,日本國建設了世界和平塔(Vishwa ShantiStup),地理坐標:北緯25.9921039度;東經85.1127308度。
跋闍國
跋闍國
離車族(梵文Licchavi的音譯,又作梨車、力車、栗呫婆子、跋闍子等)人的祖先,是被放在木盆里從恆河上游漂來的1千名嬰兒,長大后開疆闢土,在佛陀時代(公元前6世紀)之前就已經建立了跋闍國。
公元5世紀,《佛國記》記載:“毗舍離城北,大林重閣精舍,佛住處,及阿難半身塔。其城裡,本庵婆羅女家,為佛起塔,今故現在。城南三里,道西,庵婆羅女以園施佛,作佛住處。佛將般泥洹,與諸弟子出毗舍離城西門,回身右轉,顧看毗舍離城,告諸弟子:‘是吾最後所行處。’後人於此起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