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村

野口村

野口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東北部,盤石店鎮西北部,地處東經121°14′,北緯36°53′。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山清水秀,風景美麗。距鎮政府駐地5.6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2公里,隸屬盤石店鎮。

得名由來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劉姓兄弟三人自諸城遷來建村定居。因當時人煙稀少,野狗成群,故名野狗村,后演變為野口村。另一說為明崇禎末年,王姓建村,因建村處古林叢生,遂命村名林口,后演變為野口村。

自然資源


全村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公頃,其中糧果面積80公頃,適宜種植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柿、桃、蔬菜等。

人口姓氏


2002年,全村有386戶,1030人。有劉、王、姜、黃等4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劉姓,約佔總人口的90%。

經濟發展


195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8萬元,人均62.3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9萬元,人均105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3萬元,人均純收入280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86%、13%、1%。

第一產業

1955年,糧食畝產128公斤,總產20.48萬公斤。1978年,糧食總產48萬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400公斤,總產42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24公斤,總產59萬公斤。
1979年,村黨支部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從外地引進日本大耳兔,平均每人5隻,人均增加收入80元。1981年,縣果品公司扶持發展山楂園1.5公頃。1986年,發展果園17.7公頃。1998年,引進桃樹新品種大久保、萊州仙,發展桃園3.7公頃。1999年,發展柿子櫻桃苗圃1公頃。2000年,農業總收入265萬元,畜牧業收入394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817.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29萬元,畜牧業收入483萬元,林業收入5.4萬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本村只有部分小手工業,生產麻布襪子等,收入微薄。1965年,村建起麵粉加工廠1個、油坊1個。1981年,又建紡繩廠1個,185戶村民從事半成品的生產加工。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加30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8人,收入126萬元。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前,本村只有3部拖拉機和村辦手工藝品放貨點。改革開放后,村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先後建起了個體機械維修組2個、商店3個、飯店2個。部分村民從事汽車運輸。村購買大型農機2台,年可增收15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6人,收入9.6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2萬元,服務業收入3萬元,商飲業收入4.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6年,成立了野口小學。1958年,建起新校舍16間。1966年,在校學生188人,入學率達到100%。1979年9月,學校喬遷大隊辦公室西50米處。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逐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50人。村辦的大秧歌在當地小有名氣。1989年,北京文工團曾來村觀摩指導。人民生活解放前,人均糧食50公斤左右,摻糠加菜才能糊口。建國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65年,人均糧食100公斤(以地瓜為主糧),人均收入70元。1970年,人均糧食125公斤,人均收入95元。2000年,全村總收入783萬元,人均收入251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2輛、摩托車70多輛、電話186部、電視320多台、冰箱20台、洗衣機3台。村莊建設建國前,建房沒有統一規劃,房屋排列不齊,阻礙交通。1958年,因建龍頭水庫而遷往山坡上,形成了南北兩個自然村。20世紀90年代末,又劃分了南北兩個新房區,新房區街道整齊,房屋寬敞明亮。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集體福利建國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8年,村自行發電,解決了村民的照明問題。1979年,購買電影機1台,自放電影。1985年,投資16萬元建起了蓄水塔,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0年,村投資3萬元,將場園遷到了村邊。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秋天,劉德海經北城陽村王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野口村第一個黨員。1940年,成立野口村黨支部。1946-1947年,為了保衛勝利果實,有44名男青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劉同儉、劉福太、劉福利、劉玉泉、劉長龍、劉洪安、劉富寶、劉竹潤、劉洪安、劉洪聚。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7個,黨員67名。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委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劉孟香、劉風仙、劉福慶、劉德真、劉福桂、劉福利、劉德璽、劉洪安、劉福寶、劉瑞祥、王勝、劉富加。1999年5月,劉洪聚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