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天蛾
昆蟲綱鱗翅目的動物
成蟲
葡萄天蛾
卵
球形、直徑1.5毫米左右,表面光滑。淡綠色,孵化前淡黃綠色。
幼蟲
葡萄天蛾幼蟲圖
蛹
葡萄天蛾蛹圖
翅長45--50mm。體翅茶褐色;觸角背面黃色,腹面棕色;身體背面自前胸到腹部末端有灰白色縱線一條,腹面色淡呈紅褐色;前翅頂角較突出,各橫線都為暗茶褐色,以中線較粗而彎曲,外線較細波紋狀,近外緣有不明顯的棕褐色帶,頂角有較寬的三角形斑一個;后翅黑褐色,外緣及后角附近各有茶褐色橫帶一條,緣毛色稍紅;前翅及后翅反面紅褐色,各橫線黃褐色,前翅基半部黑灰色,外緣紅褐色。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鉤形突呈長指形;背兜筒形;顎形突指形,向上方伸出;陽莖基環圓,兩側骨片厚,囊形突很小;抱器平掌狀,端部鈍圓,布滿密集的毛,在中部上方刺形抱器鱗,三至四排;抱器腹突臂狀,末端膨大,向上方略彎曲,上面有鈍、銳交雜的小齒;陽莖端柱形,頂端有分叉的倒掛齒。
每年發生一代(北京)至三代(江西南昌),各地均以蛹在土下30-70mm深處過冬。一代成蟲6、7月間出現,三代成蟲分別在4—6月、6—7月和8—9月間出現。成蟲卵單產於寄主葉背面,卵圓形,粉綠色。
自1963年觀察以來,只見為害葡萄。山西省內分佈較為普遍。幼蟲食葉成缺刻與孔洞,高齡僅殘留葉柄。
分佈於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河南、陝西、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每年發生1-2代。以蛹於表土層內越冬。在山西晉中地區,次年5月底至6月上旬開始羽化,6月中、下旬為盛期,7月上旬為末期。成蟲白天潛伏,夜晚活動,有趨光性,於葡萄株間飛舞。卵多產於葉背或嫩梢上,單粒散產。每雌一般可產卵40O-500粒。成蟲壽命7-10天左右。6月中旬田間始見幼蟲,初齡幼蟲體綠色,頭部呈三角形、頂端尖,尾角很長,端部褐色。孵化后不食卵殼,多於葉背主脈或葉柄上棲息,夜晚取食,白天靜伏,棲息時以腹足抱持枝或葉柄,頭胸部收縮稍揚起,后胸和第一腹節顯著膨大。受觸動時,頭胸部左右擺動,口器分泌出綠水。幼蟲活動遲緩,一枝葉片食光后再轉移鄰近枝。幼蟲期40-50天。7月下旬開始陸續老熟入土化蛹,蛹期10餘天。8月上旬開始羽化,8月中、下旬為盛期,9月上旬為末期。8月中旬田間見第二代幼蟲為害至9月下旬老熟入土化蛹冬。
年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羽化;6月上中旬進入羽化盛期。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多在傍晚交配,交配后24~36小時產卵,多散產於嫩梢或葉背,每雌產卵 155~180粒,卵期6~8天。幼蟲白天靜止,夜晚取食葉片,受觸動時從口器中分泌出綠水,幼蟲期30~45天。7月中旬開始在葡萄架下人土化蛹,夏蛹具薄網狀膜,常與落葉黏附在一起,蛹期 15~18天。7月底8月初可見一代成蟲,8月上旬可見2代幼蟲為害,多與第一代幼蟲棍在一起,為害較嚴重時,常把葉片食光;進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蟲入土化蛹越冬。
(1)成蟲發生期用黑光燈誘殺;結合夏剪捕殺幼蟲。
(2)剷除越冬蛹:該蟲越冬蛹多會布在樹盤老蔓根部及架附近表土層,秋施基肥時,把表土翻入深層,消滅部分越冬蛹。
(3)藥劑防治。幼蟲發生初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灑敵敵畏等有機磷劑或有機磷與菊脂類復配劑常用濃度均有效。
(4)幼蟲易患病毒病,在田間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蟲,製成200倍液噴布枝葉,效果良好。
1、園林技術防治:①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樹木周圍耙土、鋤草或翻地,殺死越冬蟲蛹。②利用幼蟲受驚易掉落的習性,在幼蟲發生時將其擊落,或根據地面和葉片的蟲糞、碎片,人工捕殺樹上的幼蟲。③幼蟲入土后或成蟲羽化前,在寄主周圍地面噴施50%辛硫磷,以毒殺土中蟲蛹。
3、生物防治:幼蟲3齡前,可施用含量為16000iu/毫克的bt可濕性粉劑1000至1200倍液,讓天蛾幼蟲中毒后在樹上慢慢死亡腐爛,不直接往下掉到地面,既保護各種天敵,又防止污染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