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鎮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下轄鎮

老城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地處沈丘縣東南部,泉河兩岸,東與大邢庄鄉馮營鄉毗鄰,南鄰留福鎮,西連劉庄店鎮、西北接范營鄉鎮,北與趙德營鎮接壤,距沈丘縣城25千米,區域總面積54.98平方千米。

自明弘治十年(1497年)到1950年,長期為沈丘縣治所;1983年,由老城公社改為老城鎮。截至2019年末,老城鎮戶籍人口為71667人。截至2020年6月,老城鎮下轄4個社區、3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第四社區生產街2號。

截至2019年末,老城鎮有工業企業232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1個。

歷史沿革


為沈丘縣舊縣治所駐地。1958年建老城公社,1983年改鎮。1997年,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6.2萬,轄鄭庄、前樓、桃園、北吳營、劉大庄、岳庄、劉墳、北韓灣、許庄、李仙庄、后谷營、前谷營、晏庄、張窪、陳庄、劉埠口、路庄、李墳、阮庄、李樓、南吳營、庄、孫廟、增福廟、程庄、寨里、后東、后西、北關、南關、西關、楊窪、荊條庄、徐營、瓦房庄、盧營、龍王廟、陳庄、城關北、城關南、蔣窪、蔣灣42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老城鎮是沈丘縣舊縣城所在地,位於縣境東南27公里處,省道商臨公路、217線在鎮中心地帶交匯,泉河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全鎮總面積49平方公里,47800畝耕地,有38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62326人。

行政區劃


老城鎮位於沈丘縣東南,距縣城25千米,與安徽省臨泉縣接壤。轄第四、第一、第二、第三4個居委會,南關、北關、西關、北韓灣、劉墳、岳庄、劉大庄、前樓、北吳營、桃園、鄭庄、許庄、李仙庄、后谷營、前谷營、晏庄、張灣、陳庄、徐營、劉埠口、路庄、阮庄、李墳、李樓、楊窪、荊條、孫廟、南吳營、李庄、盧營、瓦房、程庄、增福廟、龍王廟、后東、后西、寨里、蔣灣38個行政村。商(丘)臨(泉)公路穿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代碼名稱
411624103001第四居委會
411624103002第一居委會
411624103003第二居委會
411624103004第三居委會
411624103200南關村
411624103201北關村
411624103203西關村
411624103204北韓灣村
411624103205劉墳村
411624103206岳庄村
411624103207劉大庄村
411624103208前樓村
411624103209北吳營村
411624103210桃園村
411624103211鄭庄村
411624103212許庄村
411624103213李仙庄村
411624103214后谷營村
411624103215前谷營村
411624103216晏庄村
411624103217張灣村
411624103218陳庄村
411624103219徐營村
411624103220劉埠口村
411624103221路庄村
411624103222阮庄村
411624103223李墳村
411624103224李樓村
411624103225楊窪村
411624103226荊條村
411624103227孫廟村
411624103228南吳營村
411624103229李庄村
411624103230盧營村
411624103231瓦房村
411624103232程庄村
411624103233增福廟村
411624103234龍王廟村
411624103235后東村
411624103236后西村
411624103237寨里村
411624103238蔣灣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老城鎮總人口有77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800人,城鎮化率15.3%;另有流動人口5472人。總人口中,男性38577人,佔50.1%;女性38423人,佔49.9%;以漢族為主,達76200人,佔99%;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共847人,佔1%。2011年,老城鎮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71人。
截至2017年末,老城鎮常住人口為41641人。
截至2019年末,老城鎮戶籍人口為71667人。

經濟


該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技進步為動力,解放思想,負重加壓,按照“工業興鎮、農業穩鎮
河南沈丘老城鎮傳統藝術
河南沈丘老城鎮傳統藝術
沈丘縣老城鎮九孔橋
沈丘縣老城鎮九孔橋
、財政富鎮”的工作思路,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在城鎮化和經濟民營化進程。全鎮現有鎮辦企業15家,股份制企業32家,個體企業987家,從也人員13000餘人,形成了釀酒、造紙、皮革、製鞋、機械、建材、食品、農藥、油墨等工業門類。各類專業村40多個,沈丘縣鞋廠、環翔皮業、兆豐酒廠是該鎮三大龍頭企業。東北辦事處是文明全國的印刷專業區,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區域經濟,印刷機械擁有量達3000餘部,從業人員近10000人,從低中高檔印刷道彩印、膠印共180多個品種,營銷人員遍及全國。該鎮積極調整農村種植結構,拉長土地鏈條,提高複種指數,將糧經比例調整到6:4,形成了以阮庄為中心的西瓜、果樹生產基地,以程庄為中心的大棚蔬菜生產區域;以李仙庄為中心的花生生產區域,同時,該鎮畜牧業發展迅速,現有規模養殖場89個,養殖專業村37個,養殖大戶150多家。近幾年來老城鎮積極實施“小城鎮、大戰略”,堅持高起點規模、高標準建設,走“以城招商、以城養城、以城建城”的路子,有力地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該鎮緊緊抓住商臨公路,217線建設的契機和縣委、縣政府把老城鎮作為全縣小城鎮建設中心的機遇,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舊城區改造,一手抓新城區開發,狠抓“綠化、美化、亮化、凈化、規劃”,對原南北、東西大街進行拓寬改造,全部建城二層以上門面樓房,相繼開通東環路、北環路、南關路、宴庄路,硬化了城區內6條小街道,新建了外貿商場、新街布匹商場、供銷社紡織品商場等專業市場,2003年春季,從北關北環路至徐營高標準種植風景樹8000多株,長達11里,城鎮框架逐漸拉達,城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六綜六橫的建設格局,1996年9月被評為周口地區綜合機耕機實力30強鄉鎮,1994年、1996年榮獲周口地區發展鄉鎮企業“十強鄉鎮”、“強鄉鎮”稱號,1995年獲周口地區財源建設先進單位稱號;連續八年獲線發展鄉鎮企業“強鄉鎮”稱號,1999年邁入全省農話發展50強鄉鎮行列,電話擁有量委屈全年鄉鎮之首。2002年全鎮財政收入達468萬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老城鎮因原為沈丘縣治所;1950年,縣治遷往槐店,故名老城。
● 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城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顧家饃,已列入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交通


老城鎮有217、207省道過境,其中207省道境內長7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沈丘縣城;217省道境內長7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沈丘縣李老莊鄉。截至2011年末,老城鎮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

社會


設施建設

西關村夜景
西關村夜景
該鎮有高中一所(縣轄),中小學34處,在校生12800人,有線電視用戶達1500家,鎮內有沈丘縣第二人民醫院,設施齊全,從業人員500多人。從2008年開始,老城鎮西關村開始規劃建設新型具有西關特色的新農村,如今西關村建築總面積3.4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交工使用,其中包括商住樓7棟、住宅168套、門面商鋪120間、標準化商業步行街1條,文化、娛樂等公共設施配備齊全。建築總面積3.7萬平方米二期工程建設已經建設完畢,即將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住房220套、商鋪160間及高標準建設的小學和幼兒園。佔地20畝的文化廣場,可以說是周口市農村的第一個村級文化娛樂廣場。
徐營村:老城鎮下屬的徐營村(徐營市)是老城鎮特批的一個村級市,市貌環境優美,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徐營村人傑地靈,截止到2012年徐營村共出博士23位,研究生41位,全民教育水平均達到本科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