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鎮

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轄鎮

老城鎮,隸屬於海南省澄邁縣,地處澄邁縣北部,東連海口市,西接大豐鎮,北臨瓊州海峽,南鄰金江鎮、水發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千米,總面積256平方千米,水域58.6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6.5千米。

清代,隸屬恭貴鄉。1987年,老城區公所改為老城鎮。2002年,馬村鎮、白蓮鎮先後併入老城鎮。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5991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4人。截至2020年6月,老城鎮下轄3個社區、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老城鎮南海大道70號。

2019年,老城地區全口徑財政稅收達45.9億元,占澄邁縣財政稅收的75.4%。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鄭地。
戰國時期,屬韓。
兩漢至隋初,屬長社縣。
隋開皇六年(586年)至明、清,均屬長葛縣。
民國元年(1912年),屬第一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地域大部分屬淑聖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聖義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長消縣;同年復屬長葛縣。
1950年,設城關區。
1958年,改城關公社。
1960年,更名老城公社。
1984年,改鄉。
1985年5月,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老城鎮轄8個居民委員會。
和平東關西關北街
台廟李庄尹家堂谷庄
2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1個居民小組、148個村民小組。
轆伊灣前白盧庄耿庄打繩趙新馬庄三里張
西黃庄頭堡槐樹陳雙廟老路庄糧斗桑陳堯
王家莊菜李榆園郭賈大趙莊崗張圪垯廟
截至2020年6月,老城鎮下轄14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和平居民委員會人民路66號。
尹家堂社區三里張社區菜李村
谷庄社區耿庄社區糧斗桑村
李庄社區盧庄社區路庄村
台廟社區新馬庄社區陳堯村
東關社區前白村郭賈村
西關社區轆轤灣村王家莊村
和平社區打繩趙村大趙莊村
北街社區榆園村崗張村
頭堡社區槐樹陳村圪垯廟村
西黃庄社區雙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老城鎮地處長葛市東部,東與董村鎮相鄰,南與石象鄉接壤,西與金橋路街道、長興路街道毗鄰,西北與官亭鄉相鄰,北與大周鎮相連。區域面積49.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老城鎮地處黃淮平原,黃河、雙河沖積地帶。地勢平坦。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馬庄村,海拔65米;最低點位於圪垯廟,海拔46米。

水文

老城鎮境內河道屬雙流域,流域面積14平方千米。主要河流雙河自前白村西北入境至圪垯廟村東北出境,境內長9.6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老城鎮轄區總人口589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170人,城鎮化率37.6%,另有流動人口903人。總人口中,男性30690人,佔52.1%;女性28274人,佔47.9%;14歲以下11574人,佔19.6%;15~64歲41419人,佔70.2%;65歲以上5971人,佔10.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8466人,佔99.2%;有維吾爾、土家、苗、回4個少數民族,共498人,佔0.8%。其中維吾爾族463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4.2‰。
2017年,老城鎮常住人口64675人。
截至2018年末,老城鎮戶籍人口6464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老城鎮財政總收入28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7.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76萬元,增值稅2243萬元,企業所得稅235萬元,個人所得稅5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9%、0.6%、19.3%、92.3%;人均財政收入488元,比上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9117元。
2018年,老城鎮有工業企業405個,其中規模以上4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1個。

第一產業

老城鎮有農業耕地面積4.6萬畝,人均0.8畝;林地面積0.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7%,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6萬噸,人均800千克,其中小麥2.3萬噸,玉米2.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卉、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花卉種植面積620畝;油料作物面積930畝,產量344.2噸,其中花生產量133.9噸,油菜籽產量210.3噸;蔬菜產量23187.5噸,主要品種有食用菌、白菜、蘿蔔,其中食用菌7400噸。
老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6444頭,年末存欄28513頭;家禽飼養量59.1萬羽,上市家禽76.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035.1噸,其中豬肉4055.8噸,牛肉16.8噸;禽蛋5472.3噸,鮮奶1832.5噸;畜牧業總產值1457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9.7%。2011年末,累計造農田林網9800畝。2011年末,大型農業機械136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食用菌。

第二產業

老城鎮工業初步形成以農業機械加工、三輪車配件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職工7000人。其中大型企業5家,職工1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23%。

第三產業

2011年末,老城鎮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4.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
老城鎮
老城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老城鎮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2100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13所,在校生3994人,專任教師2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89人,專任教師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2%,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主要學校有長葛市第十四中學、長葛市第十五中學。
2011年,老城鎮教育經費0.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3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3%、0.4%、0.2%、0.2%。

科技

2011年末,老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678人、其中專業人才425人,技能人才643人,農村實用人才2610人。

文體事業

1990年5月,開通老城鎮有線廣播站,鎮到村325桿千米。1995年6月開通老城鎮廣播電台。
2011年末,老城鎮有文化藝術團體6個,會員208個。其中團體會員4個,個人會員156個,其他會員48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6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東關腰鼓隊、北街花鼓軍樂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蓮花燈舞等。
2011年末,老城鎮有體育場14處。有14個村安裝有體育器材;占村(居)總數的48.3%,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老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包括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1個。公立衛生機構有病床5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28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5人,其中執業醫師24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1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0.20人。200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7000人次,住院手術123台次,出院病人123人。
2011年,老城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14.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44萬人,參合率99%。孕產婦死亡率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為1.1‰。

社會保障

2011年,老城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6戶,人數417人,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長44.4%;2011年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44戶,人數2112人,支出145.5萬元,比上年增長4.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佐養143人,支出27.2萬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7人,支出10.4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5萬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12人次,共支出12.6萬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臨時救濟64人次,支出13.7萬元,比上年增長3.6%。
2011年,老城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2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7萬元。新增就業人員625人,有1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人,年末登記失業人數126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老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0千米,投遞點42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3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2萬件,征訂報紙0.1萬份、期刊0.4萬冊,業務收入240萬元。
2011年末,老城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5萬戶,比上年增加5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8.6%,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2.6萬戶,比上年增加235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44.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800千米,主幹電纜達300對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0.5萬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0.3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3萬戶,比上年增加300戶。
供電
2011年末,老城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220千伏的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8%。
園林綠化
2011年,老城鎮鎮區有公園2個,總面積2公頃,綠地面積8公頃,其中公共綠地5.5公頃,綠化覆蓋率30.2%,人均綠地4.4平方米。

交通


老城鎮境內有京廣高鐵過境,境內長11.3千米。京珠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1.6千米,雙向8車道,有長葛站,通往許昌縣小召鄉、鄭州新鄭市八千鄉。有鎮級公路13條,總長44.8千米。
老城鎮
老城鎮

文化


地名由來

東魏武企七年(549年)高岳於此用戰車築城,稱長廂城。隋開皇六年(586年)為長葛縣治。1960年縣直機關遷至和尚橋鎮,原城關區成為老城區,故名老城。

文物古迹

老城鎮古迹有千年古社柏、敬史君碑、舊縣衙、泰山廟大殿、文廟、陘山書院、洗硯池、三佛寺等。
泰山廟
泰山廟又名東嶽廟,位於長葛老城東關,不知何時創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啟三年(1623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十年(1745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行過重修。1981年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中州人文紀念園
中州人文紀念園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佔地300畝,建築面積四萬多平方米。位於長葛市老城鎮打繩趙村南,是全國唯一獲批國家AA級的人文紀念公園,被益為中原歷史文化的教科書。中原四大聖人、八大名人、百家姓氏祖始大型玉雕塑像和壁畫,以其生前不同形象寫真,活靈活現的佇居在園中園、宮中殿中。
老城鎮 2張
老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