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老城鎮的結果 展開
老城鎮
河南省淅川縣下轄鎮
河南省淅川縣老城鎮位於縣城西南23千米處,丹江口水庫北岸上游。北與金河鎮搭界,東與馬蹬、上集接壤,西與大石橋鄉相鄰,南與盛灣鎮、滔河鄉隔丹江河相望。全鎮土面積117平方公里,現轄21個行政村,23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中1.9萬人。老城鎮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是淅川縣移民大鎮。南水北調老城鎮外遷人口1.6萬,大部分搬遷到河南省新鄉市、河南省開封市、河南省南陽市、大部分人員是為建丹江口水庫的第三次、第四次搬遷。“故土難離”但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南水北調”一盤棋,戀戀不捨離開了故土。
徠“南水北調”的老城鎮:搬遷涉及的村有:武家洲村、險峰村、官福山村、岵山鋪村、楊山村、獅子崗村下灣村、裴嶺村、葉溝村、安窪村、小街村、陳嶺村、石家溝村、新建隊村、穆山村、石門村、七里村。搬遷之前全鎮共有25個村。搬遷后剩下21個村,其中岵山鋪村、獅子崗村、新建隊村、安窪村四個行政村永遠從老城鎮這塊版圖上消失了。
淅川老城鎮
丹江河畔
新農村
村委會 | 秧田村 | 險峰村 | 楊山村 | 下灣村 | 王嶺村 | 石溝村 | 武家洲村 | 小街村 | 裴嶺村 | 陳嶺村 | 葉溝村 | 王溝村 | 泉溝村 | 馬溝村 | 種子坪村 | 黑龍泉村 | 官富山村 | 穆山村 | 石門村 | 秧地溝村 | 七里村 |
老城鎮穆山移民新村
2009年8月25日試點獅子崗村遷至新鄉市原陽縣原武鎮,420戶105人,完成了全村250戶、961人外遷任務。
2010年7月1日,安窪村遷往新鄉市獲嘉縣史庄鎮97戶、417人,老城鎮第一批移民正式啟動。
2010年7月3日,險峰村遷往新鄉市封丘縣陳橋鎮217戶、894人。
2010年7月7日,小街村遷往新鄉市延津縣城關鎮104戶、435人。
2010年8月10日,岵山村,遷往新鄉市延津縣胙城鄉161戶、685人,
2010年8月12日岵山村,遷往新鄉市延津縣胙城鄉123戶、558人。
2010年8月15日,下灣村,遷往新鄉市原陽縣福寧集鎮141戶、607人.
2010年8月18日,下灣村,遷往新鄉市原陽縣福寧集鎮120戶、531人。
2010年8月21日,新建村遷往新鄉市原陽縣福寧集鎮170戶、693人,老城鎮第一批移民正式結束。
2011年5月11日,葉溝村,外遷至新鄉市延津縣良種場25戶96人,老城鎮第二批移民正式啟動。
2011年6月7日,秧田村、王溝村,遷至新鄉市獲嘉縣位庄鄉蘇章營安置點59戶259人。
2011年6月11日,石溝村、王嶺村,遷至新鄉市獲嘉縣董庄安置點73戶305人。
2011年6月13日,石門村遷至新鄉市原陽縣路寨鄉林場安置點169戶758人。
2011年6月17日,武洲村遷至新鄉市獲嘉縣太山鄉農場安置點191戶820人。
2011年6月20日,楊山村遷至新鄉市延津縣胙城鄉新興農場五分場151戶619人。
2011年6月23日,官富山村遷至新鄉市延津縣胙城鄉新興農場二分場安置點274戶1084人。
徠2011年6月27日,七里村遷至淅川縣厚坡鎮楊窩村161戶671人。
2011年8月8日陳嶺村遷往新鄉市封丘縣陳橋鎮縣林場272戶1222人;
2011年8月11日,穆山村外遷至鄭州市中牟縣雁鳴湖鎮小朱安置點157戶687人。
2011年,8月12日,陳嶺村遷往新鄉市封丘縣陳橋鎮縣林場外遷移民222戶824人。
2011年,8月15日裴嶺村遷往新鄉市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188戶790人,標誌著老城鎮二批移民的圓滿結束。
老城鎮養殖業
工業生產以機械製造、彩印包裝、食品加工、地毯加工為主,全鎮共有工業企業3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3家,分別為淅川縣益源肉製品有限公司、淅川縣寶林彩印有限公司、昭原機電公司,規模以上企業年營業收入達1.8億元以上,個體工業加工達550餘戶,全鎮工業年產值達6億元左右。
老城風光
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地方財政預算收入6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
老城鎮是淅川縣老縣城所在地,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地處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北岸上游,距縣城23公里,X011線橫穿全境總人口3.6萬人,國土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萬畝,庫區消落地面積6萬畝,宜林荒山荒坡面積8萬餘畝,是淅川縣移民大鎮。
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全鎮涉及丹江口庫一期移民21個行政村,其中全遷村4個,分別為獅子崗、岵山鋪、安窪、新建村,總移民人口達1.6萬人,主要移民安置區為河南省新鄉市原陽、延津、獲嘉、封丘4縣和鄭州中牟縣,移民搬遷后,現轄21個行政村,23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中1.9萬人。
淅川老縣城位置
老城鎮政府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