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灣鎮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轄鎮

盛灣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位於淅川縣西南邊陲豫鄂結合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上游南岸。境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地理坐標為東經111°23′,北緯32°55′。南北寬20.5公里,東西長39公里,總面積314.9平方千米(2017年),轄48個行政村,443個村民小組,總計人口約36730人(2017年)。

歷史沿革


盛灣鎮歷史悠久,新時器時期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據縣誌記載,盛灣鎮前身宋灣公社,清朝宣統元年為淅川南區,歷經中華民國,至1948年解放建制宋灣區政府,為淅川第五區。1938年中共淅川區委曾在宋灣建立全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1958年撤區設立宋灣、田川兩大鄉,同年8月建立宋灣、田川、馬灣、興化四個人民公社。
1961年恢復宋灣區政府。
1969年撤區並社為宋灣人民公社,同年7月因丹江水庫水位上升,宋灣公社遷至宋灣村西南4公里的盛灣村。
1982年根據豫發[1982]28號文件批示,宋灣人民公社更名為盛灣人民公社。
1983年2月改稱為盛灣鄉人民政府。
丹江晨曦
丹江晨曦
1996年11月改稱為盛灣鎮人民政府。
歷史事件
宋灣農民起義
宋灣農民起義
1941年中共地下黨員周尚傑、黃正夏、馬水平等人在宋灣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國民黨反動派為了破壞抗日救亡運動,相繼捕殺了共產黨員姚炳連、馬士彥、馬青彥和進步教師梁自強等人。激起了人民群眾的無比憤慨。十一月十九日(農曆10月初一)數千農手持步槍,土槍,大刀,長矛舉行起義。遭到淅川,內鄉等縣民團武裝鎮壓。起義失敗后,胡郅潘、黃同書、石太華、劉興漢,張玉傑、歐振德、柴永亭,張金富、楊自振、李增富等二十餘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慘遭反動派殺害。
宋灣農民起義紀念碑建於1998年11月19日,后因南水北調被淹沒。新紀念碑建於鎮馬灣社區中心廣場。2021年5月,在橫山村南山影壁牆處,設立了橫山紅色革命紀念地。
1932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長征時途徑宋灣、盛灣、楊崗等地進入鄂西北地區。
南宋抗金名將孟珙築樵峪寨於盛灣樵峪河畔,並屯兵於此後大敗金國大將於岵山。
下王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鎮河扒村。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1971~1974年河南省博物館發掘。該遺址對新石器文化研究很有價值。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考古隊河南分隊編著的《淅川下王崗》一書,已由文物出版社於1989年10月出版。本書詳細而全面地介紹了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考古發掘的重要收穫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學術價值很高。
馬嶺遺址,位於盛灣鎮賈灣村附近丹江和淅水交匯處,對研究古代聚落很有價值。
商於驛遺址
張儀戲耍楚國,六百里商於之地誘其退兵,六里“商於之地”
古商於位於今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鄉馬川村南古城崗,即古丹陽城邊緣。被認為是古於邑遺址,作為商於古道的終點,於邑具有重要的地標意義。
《清咸豐淅川廳志》上,則有商於城的明確記載:
“商於城後漢書《郡國志》。南鄉、丹水二縣,有商城。《水經注》:丹水過商縣南,又東南逕流南鄉、丹水二縣之間,所謂商於城者也。明《一統志》,商於城在內鄉縣商於城保。秦張儀詐楚商於之地六百里,即此。按:明成化以前,在內鄉為商於城保。成化八年分入淅川縣。即今城西南淤村。”
水經注》里,關於商於之地,是這樣寫的:
“丹水又東,逕南鄉縣北。興寧末,太守王靡之改築今城。城北半據在水中,左右夾澗深長。及春夏水漲,望若孤洲矣。城前有晉順陽友太守丁穆碑,郡民范寧立之。丹水逕流兩縣之間,歷於中之北,所謂商於(淤)者也。故張儀說楚絕齊,許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謂以此矣。又南合均水,謂之析口。”

行政區劃


盛灣鎮面積:317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代碼:411326106
盛灣鎮位於淅川縣西南部。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前轄54個村委會:盛灣村、黃龍泉村、瓦屋場村、土地嶺村、單崗村、姚營村、陳崗村、周灣村、衡營村、花棚村、秀子溝村、陰坡村、白亮坪村、瓦廟村、黃庵村、天池村、岔河村、養河村、大幹街村、小干街村、小坑村、旗干村、閻溝村、王溝村、楊崗村、柴店村、興華寺村、馬溝村、馬灣村、馬山根村、馬川村、河扒村、宋灣村、賈灣村、螞蟻溝村、陳營村、魚關村、胡營村、王樓村、金池村、田川村、裴營村、橫山村、蘆庄村、陳庄村、袁坪村、王莊村、瓦房村、分水嶺村、水泉村、井溝村、陳溝村、劍溝村、泰山廟村。
其中魚關村、賈灣村、陳營村、馬川村、馬山根村、王莊村因南水北調移民整村搬遷,徹底從盛灣鎮版圖上消失了。現轄48個行政村。
名稱電話區號
盛灣村0377
黃龍泉村0377
瓦屋場村0377
土地嶺村0377
單崗村0377
姚營村0377
陳崗村0377
周灣村0377
衡營村0377
花棚村0377
秀子溝村0377
陰坡村0377
白亮坪村0377
瓦廟村0377
黃庵村0377
天池村0377
岔河村0377
養河村0377
大幹街村0377
小干街村0377
小坑村0377
旗干村0377
閻溝村0377
王溝村0377
楊崗村0377
柴店村0377
興華寺村0377
馬溝村0377
馬灣村0377
河扒村0377
宋灣村0377
螞蟻溝村0377
魚關村0377
胡營村0377
王樓村0377
金池村0377
田川村0377
裴營村0377
橫山村0377
蘆庄村0377
陳庄村0377
袁坪村0377
瓦房村0377
分水嶺村0377
水泉村0377
井溝村0377
陳溝村0377
劍溝村0377
泰山廟村0377

政治


南水北調移民搬遷
幾十年前在丹江口水庫興建之初淹沒了原有的盛灣鎮集鎮宋灣街和大片肥沃的良田,先後有大批盛灣人民響應國家號召離開故土支邊青海高原,移民湖北鍾祥大柴湖和鄧州市構林鎮,還有很多失去土地和家園的人選擇投親靠友的方式插隊到鄧州。50年後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設,庫區水位線以下的2.1萬盛灣人需要再次進行移民搬遷,良田又被淹沒。為了紀念移民,在盛灣鎮魚關村建有移民豐碑,刻著所有移民的名字。本次移民主要安置在本省以下地點。
馬灣村: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王溝村: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
賈灣村:南陽市唐河縣黑龍鎮興化寺村:南陽市新野縣王莊鄉
陳營村:南陽市唐河縣湖陽鎮陳庄村:南陽市淅川縣厚坡鎮
宋灣村:平頂山市寶豐縣楊庄鎮馬山根村:平頂山市寶豐縣楊庄鎮
魚關村:南陽市唐河縣東王集鄉單崗村:南陽市新野縣溧河鋪鎮
河扒村: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鄉姚營村:平頂山市舞鋼市尚店鎮馬川村:平頂山市寶豐縣周庄鎮王莊村:南陽市唐河縣龍潭鎮
袁坪村:南陽市唐河縣黑龍鎮瓦房村:南陽市唐河縣龍潭鎮
淅川移民
淅川移民
馬灣移民新村
馬灣移民新村

地理環境


盛灣鎮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重要匯水區,是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接丹江口水庫分別與本縣馬蹬鎮、老城鎮隔江相望,南連武當山通道與本縣倉房鎮接壤,西南部與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和大溝林業開發區交界,西與本縣滔河鄉為鄰。距淅川縣城31.2公里(鎮政府門口至淅川汽車站距離)。

地形地貌

境內山川連綿,西部有四峰山主峰跑馬嶺,海拔1086米,為淅川縣最高點。鄰丹江水庫的馬川村海拔157米,為盛灣鎮境內最低點。

水文

主要河流有丹江以及其支流樵峪河、黃水河、黃龍
樵峪河風光
樵峪河風光
泉、魚關河等,屬於長江流域漢江流域。

文化


文物古迹

主要河流有丹江以及其支流樵峪河、黃水河、黃龍
樵峪河風光
樵峪河風光
泉、魚關河等,屬於長江流域漢江流域。
考古遺跡有下王崗遺址、馬嶺遺址、商於驛遺址、茅坪楚墓和恐龍蛋化石群等。

交通


縣道X011馬倉線穿境而過延伸至湖北丹江口市。省道s331駐淅線連通泰山廟村、倉房鎮和內鄉縣師崗鎮。西北距呼北高速寺灣出口和劉洞出口各45公里。規劃中的十西高速(十堰-淅川-西峽)也經過盛灣鎮泰山廟村。環丹江口水庫旅遊通道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形成南通北達、縱橫交錯的水陸交通網路。每天有班車直達淅川、南陽、十堰、丹江口市等地。

旅遊


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主要旅遊景點有丹江口水庫、星空瓦房、丹江小三峽、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土地嶺石頭村、劍溝興國寺、橫山紅色革命紀念地等。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鎮域庫區面積50000畝,地表水很豐富,水澆渠四通八達,其中有紅旗渠、勝天渠、東風渠、單崗、裴營水庫,可澆地5000畝,利用水源組裝38000千伏容量的變電站,加之丹江輸電,完全滿足了54個行政村用電難的現象。

礦產資源

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石英石白雲岩重晶石、大理石、螢石石煤為主的非金屬類儲量大、品位高,主要分佈在南部山區的岔河、秀子溝、陰坡一帶,呈脈狀礦體。一種以金、銀、銅、錳礦為主的金屬類,主要分佈在瓦房溝、岔河一帶,探明儲量50萬噸。

生物資源

全鎮有37個深山村,這些村有著得天獨厚的飼草資源,載畜量可達30萬隻(頭)。有以酸棗樹為主的30萬畝樹林,是嫁接大棗成園的好原料。糧食以小麥、玉米、紅薯、水稻、油菜、豆類為主,此外林果、中藥材、龍鬚草也是該鎮三大自然資源,分別達到3萬畝、2.6萬畝、1.8萬畝。
大棗、辣椒、飼草、酸棗樹、小麥、玉米、紅薯、水稻、油菜、豆類、中藥材、龍鬚草、黃姜、畜禽養殖、花椒、柿子、丹參柴胡、桔梗、板藍根、白朮、連翹、家禽、木瓜、速生楊、側柏。
生態經濟
生態經濟

經濟


盛灣鎮因丹江口水庫以及地形制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滯后,第一產業為支柱產業。
第一產業農業、林果業、中藥材、漁業、畜牧業為盛灣鎮支柱產業。林果方面主要大力發展軟籽石榴、大櫻桃、薄殼核桃、行李等產業,其中以丹聖源公司軟籽石榴為主導。中藥材產業發展勢態良好。盛源烏骨雞為盛灣鎮特色養殖企業。
第二產業落後。主要以盛源制衣為主,藤編加工產業正在發展。
第三產業正在起步發,態勢良好。2018年在盛灣鎮瓦房村成立了南陽市第一個鄉村旅遊合作社,星空瓦房旅遊合作社。瓦房、泰山廟、土地嶺村建起了農家樂,發展鄉村旅遊。2018年11月丹江湖國際越野賽在瓦房村開賽,2019年5月淅川縣石榴花會在瓦房村舉辦。
電子商務產業園及物流服務中心建成。

社會


集鎮社區建設
盛和社區
盛和社區
盛灣鎮把集鎮建設和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新擴建街道2600米,初步形成兩縱五橫集鎮規模;在集鎮北區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心社區。該社區總佔地360餘畝,總容納居民1000餘戶,現已基本全部入住。社區服務站、標準化中心幼兒園主體樓已經竣工投入使用。變電站遷建工程已經完工;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也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基礎設施建設
X011線滔河至盛灣段、Y004線宋灣至盛灣段復建工程已完成;宋灣客運、貨運兩大碼頭及附屬設施已完工;丹江小三峽大橋至泰山村公路已修通油路,盛灣至倉房改建二級公路項目和興化寺經至丹江大溝四級公路新建項目正在規劃實施。環丹江口水庫公路正在施工建設。

教育

盛灣鎮第一初級中學,連續多年在市、縣評估位次為全縣鄉鎮第一,綜合評估全縣一所進入南陽市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考評前30名的初級中學。盛灣鎮共青希望小學遷建項目和新建標準運動場已經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