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唐代東北少數民族粟末靺鞨首領。靺鞨是滿族先祖,而粟末靺鞨只是靺鞨中的一部。
世居粟末水(今松花江流域)。隋代末附於高句麗,唐滅高句麗后南遷至營州(今遼寧朝陽)一帶,既受唐朝節制,又歸地方統領。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無上可汗李盡忠與孫萬榮率眾反唐攻破營州,乞乞仲象率部眾參戰,被授大舍利銜。武則天為平息營州之亂,採取懷柔政策,封乞乞仲象為震國公。
乞乞仲象及其家族雖然實際上是粟末靺鞨人。
乞乞仲象(-699年):亦作 大仲象或 太仲象,渤海國創立者大祚榮的父親。
《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將他的事迹和大祚榮合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錄第三》稱“高麗別種大乞乞仲象”。《新唐書》說他是粟末靺鞨人。高句麗滅亡后,舍利乞乞仲象徙居營州,696年,契丹無上可汗李盡忠殺營州都督趙文翙反唐,乞乞仲象與靺鞨首領乞四比羽及高句麗餘部度遼水東徙,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武則天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 震國公。乞四比羽拒不受命,武則天命左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中郎將索仇將其擊斬。乞乞仲象亦病死,698年大祚榮擊敗李楷固,兼并乞四比羽部眾,建國自號震國王。註:大氏之姓非仲象所取焉能父死用子姓?太姓是幾百年後的事了更是無稽之談。
大仲象的廟號是 世祖(세조),謚號 振國烈(진국열황제),年號是 重光(중광)。
註釋: “乞乞仲象”的謚號,本為(渤海)烈王,不知被誰改成了“皇帝”。就連他的子孫都沒當上皇帝(爵位是王爵),更沒有被追謚為皇帝的。他一個小小的部落首領,是誰追謚他為皇帝了?毫無史料可證。註釋2:一個小說也能拿來當文獻?鬼話連篇沒一句真話。
乞乞仲象被朝鮮半島的峽溪太氏(협계 태씨)奉為始祖。峽溪太氏據說是逃亡高麗的渤海國末代太子大光顯的後裔。註:渤海王位繼承人渤海人稱副王。大光顯是世子而不是太子。
渤海國(698年-926年,698年稱“震國”,713年改稱“渤海國”)
廟號 | 姓名 | 年號(使用年數) | 元年干支 | 公元紀年 |
世祖烈王 | 乞乞仲象 | —(追尊,生前為粟末靺鞨首領) | — | — |
太祖高王 | 大祚榮 | —(22) | 戊戌 | 698年 |
光宗武王 | 大武藝 | 仁安(18) | 己未 | 719年 |
世宗文王 | 大欽茂 | 大興(36) | 戊寅 | 738年 |
寶曆(7) | 甲寅 | 774年 | ||
大興(12) | 辛酉 | 781年 | ||
廢王 | 大元義 | —(1) | 甲戌 | 794年 |
仁宗成王 | 大華嶼(一作“大華興”) | 中興(1) | 甲戌 | 794年 |
穆宗康王 | 大嵩璘 | 正歷(15) | 乙亥 | 795年 |
毅宗定王 | 大元瑜 | 永德(4) | 己丑 | 809年 |
康宗僖王 | 大言義 | 朱雀(5) | 癸巳 | 813年 |
哲宗簡王 | 大明忠 | 太始(1) | 庚戌 | 818年 |
聖宗宣王 | 大仁秀 | 建興(12) | 己亥 | 819年 |
庄宗和王 | 大彝震 | 咸和(27) | 辛酉 | 831年 |
順宗安王 | 大虔晃 | 正永(14) | 丁丑 | 857年 |
明宗景王 | 大玄錫 | 寬明(22) | 辛卯 | 871年 |
正王 | 大瑋瑎 | 慶成(13) | 癸卯 | 893年 |
哀王 | 大諲撰 | 文德(20) | 丙寅 | 9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