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大學

開放式大學

開放式大學是當今社會進步所帶來的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的社會結構是一個開放的網路系統,高校也不能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該不斷創新,開放。開放是學業上的開放,非任其自由。

時代背景


科教興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全球信息時代的到來及我國經濟的加速發展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把高校校園建設推向新的高潮。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的巨大發展,將全面影響校園規劃的方方面面。中國的景觀設計師、規劃師、建築師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與挑戰,有必要科學地調整校園規劃設計的模式與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園的規劃設計理論。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所面臨的最基本的挑戰是,如何使高校適應更加開放的社會。作為高等教育的物質依託,校園環境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也與校園環境的規劃有著直接關係。因此,研究高校校園景觀規劃與開放的社會和高等教育模式發展的內在關係,探討適合當前高校與社會緊密聯繫前提下的校園景觀規劃策略,可為當前大學校園景觀規劃建設提供參考。
中外高校校園建設簡史縱觀中外高校的發展史,便可發現校園規劃與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校園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社會、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理念發展的過程。西方歷史上的大學校園都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從傳統四合院修道院封閉式校舍到現代開放式校園的發展過程;發展的模式為歐洲中世紀以牛津、劍橋為代表的“封閉型”校園、18世紀~19世紀北美以美國伯克萊大學為代表的“開敞分散型”和現代以哈佛大學為代表的“開放型” .
我國古代的大學主要以國子監、書院等形式存在,校園布局採用封閉式的中國傳統院落式空間結構,如嶽麓書院、江寧儒學府等;這與封建社會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國建國以來的校園建設經歷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受前蘇聯模式的影響採用規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紀80 年代的教育復興,校園規劃的重點是對經過10年動亂遭到嚴重破壞的老校園的改造與整治[ 2];第三次就是教育大發展而引起的開放式校園的建設。

建設原因


開放式校園是社會對高校的要求當今的社會結構是一個開放的網路系統。大學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組織,需要建立起多層次的共享空間和活動場所來支持與滿足社會人員的需要。高校的產業和科研、文化、旅遊等,不僅要服務於校園內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會開放,實現校園內的資源與社會共享,為學校和社會同時使用,使得學校的教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並體現對平民的關注。
教育理念改變引起的高校向社會的開放
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是“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質教育”。人才的培養在量上由精英式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在質上傾向於高素質、創新型、複合型人才。授課方式由傳統的老師向學生單向傳授轉向老師引導、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學習的內容由過窄的專業教育轉變為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包括社會人文、做人品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質教育提到了與專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紀的高等學校不再是一個封閉的象牙塔,校園向社會開放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高校為了培養高素質、全面開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會敞開,以保證師生與社會有廣泛的接觸並在社會生活中受到鍛煉。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等引起的高校向全球開放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斷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借鑒和使用世界先進文化的優秀成果,吸收國外成功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辦學體制。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的主要表現是留學生教育。高校中留學生會越來越多,必然會帶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大學校園必須向全球開放,要提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營造兼容多樣性文化的校園環境;同時在校園中形成“國際環境”,如鼓勵和引導高校師生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了解國際學術發展動態,培養具有國際意識的人才。對國外大學、科研機構及企業的開放應該是我國大學城今後一個階段必須努力的方向。
高校後勤社會化引起的高校對社會的開放
大學校園原有部分功能,如後勤、師生的居住和中小學等配套直接向城市轉移;校外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或其他集團公司進行開發和管理;高校的社會服務、生活服務、產業開發等必然造成高校與城市的聯繫越來越密切。
大學城的建設引起的高校的開放
如今,幾乎每一個大城市都在建大學城。大學城具有“社區管理政府化、基礎設施市政化、師生生活社會化、運轉機制市場化”等鮮明的辦學特色,它要求高校之間彼此開放,在優勢互補的原則下,協調學科發展,實現教育硬體和軟體資源的共享。同時,很多大學城都處在省、市交界處(如東方大學城地處京、冀交界處),在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延伸服務到周邊城市。部分大學城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加盟,如東莞大學科技城在吸引北京大學等26 所高校進駐。

景觀規劃對策


創造多層次的交往空間,加強校內交流素質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素質,除課堂中的知識學習外,課外的交流應成為課堂的必要延伸。在高校校園景觀規劃中應本著“環境育人”的思想,根據交往活動的不同營造立體的、多層次的參與性系統空間,來豐富校園共享空間框架。校園交往空間形態應層次分明,有各類廣場、各種綠地、步行道、聯繫走廊、庭院等;且強調空間的連續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動與轉換,形成各類空間的開敞與封閉、人工與自然、靜態與動態的對比,使空間充滿活躍的生氣和愉快的變化,創造出從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間的自然轉化,既反映了信息社會對空間流通和開放的要求,又保持了傳統空間親切宜人的尺度。為師生及校外人員提供各種社會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識融會的交往空間,來滿足師生的禮儀、集會、運動、休閑、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強空間場所的功能複合性和模糊性,以適應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發校園空間的活力;積極開展創新實踐鍛煉,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同時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場所(風雨走廊)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為師生營造宜人的交往環境。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要促進各學科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
擴大學校的開放加強師生與社會人員交往
高校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需要師生與社會有廣泛的接觸;同時,高校隨著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的加速,學校與社會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因此,大學需要推倒厚重的“圍牆”,主動歸於一座城市、一個地區之大花園中的“世內桃園”。在校園景觀規劃時應重視“社會校園結合部”的環境設計,讓大學成為社區文明中心,從而使理論在實踐中檢驗、學生在實習中成長、帶動和激勵所在地域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榮。在景觀規劃中在校前區和圖書館、體育場、科技產業區等向社會開放的場館周圍安排各種交流的場地,並舉行科技諮詢服務活動、文娛體育活動等,加強同社會的雙向多元的交流和溝通,以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校園對社會的開放。
重視人性化景觀規劃設計
新時期“大眾教育”、“終身教育”、“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培養複合型人才,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同時會造成眾多老人、殘疾人出現在校園。這就要求校園應成為一個“以人為善”的場所,呼喚“人性”回歸是新時期的校園景觀設計的又一重點。校園景觀無論在整體規劃還是在細部設計方面,都應從使用者的實用性角度出發,即空間的營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選擇上等都要以人為本,以人的行為規律與審美標準為基點,要考慮到校師生日常生活行為的需要,特別是對弱勢群體的學生加以關懷,從而創造快捷、高效、舒適、優美的校園。
合理開展大學校園旅遊
校園旅遊將成為旅遊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國的大學既有百年名校,又有新興的大學或新校區。它們或具有古樸、典雅、厚重、執著的人文景觀和學術精神,或具有優美、秀麗的自然景觀,都可作為重要的旅遊資源加以利用開發。既可讓校外人員感受大學文化氛圍、普及科學知識、欣賞自然美景,又可讓高校被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還增加了社會人員與師生的交流機會。在高校校園景觀規劃中通過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學校特色的人文景觀,使之成為極富特色的旅遊資源。每個學校要深挖學校內涵,突出自身特色;老校園突出濃厚的人文資源和多元的景觀;新學校或新校區要強調自然環境為特色並積極培育新校園文化景觀;科技園(高校與科技園結合)要充分發揮科技特色,強調參與性、專業性和趣味性。
教育事業是國家發展的百年大計,而高校則是實施與發展教育事業人才的重要場所。如何規劃適應未來開放式大學校園的景觀,以符合未來世界潮流需要,是這個新時代的重要課題。因此,需要清醒地根據開放式的大學校園的要求,慎重地進行景觀規劃,創造出具文化內涵、人性化的校園空間環境,滿足師生、社會人員的需要,從而最終使校園環境成為培養新型人才的孵化器和社區文化中心重要的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