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列娜·齊奧塞斯庫

曾任羅馬尼亞副總理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英文:Elena Ceausescu,羅馬尼亞文:Elena Ceauşescu,原名萊努察·彼特列斯庫),女,1919年1月7日出生,羅馬尼亞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科學家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曾任羅馬尼亞副總理,畢業於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

1972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同年任全國科學和技術委員會執行局委員。1974年—1975年任全國科學和技術委員會副主席。1977年1月升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執行委員會常設局委員,分管化工、礦業、石油部門。1977年3月任全國救濟委員會主席。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早年照片
早年照片
1919年1月7日(實際出生於1916年7月1日)生於羅馬尼亞王國瓦拉幾亞地區登博維察縣彼特列什蒂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曾接受過四年小學教育,1930年輟學。
1930年—1936年隨其兄夫婦移居首都布加勒斯特,先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家製藥廠當學徒工,后在一家化纖紡織廠當紡織女工。從青年時代起就積極參加民主革命運動並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
1937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投身共產主義工人運動並參加工會學習班學習文化知識。
1939年結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兩人一起在無產階級革命道路上前行,從此相伴一生。她以安娜·波克爾作為其生活和革命鬥爭的“典範”,積極從事共產主義工會運動和共青團籌備委員會的工作。
1939年10月任羅馬尼亞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書記。
1944年在一所化學試驗室當管理員。
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人民起義推翻了揚·安東內斯庫軍事法西斯獨裁政權;8月30日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萊努察·彼特列斯庫、彼特·康斯坦丁內斯庫-雅西、康斯坦丁·阿基烏、格奧爾基·阿波斯托爾一道組織大規模群眾集會歡迎蘇聯紅軍進駐,解放后擔任青年和婦女的組織工作。
齊奧塞斯庫夫婦與尼克松夫婦在白宮陽台
齊奧塞斯庫夫婦與尼克松夫婦在白宮陽台
1945年任外交部秘書;同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1946年—1947年先後任羅共多布羅加州委書記和奧爾特尼亞州委書記。
1957年任布加勒斯特中央化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化學工程師,從事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及合成橡膠化學、聚合物動力學的研究。
1964年3月發表了《異戊二烯的定向聚合》的博士論文,獲化學博士學位,並任中央化學研究所所長。
1965年任國家科學研究理事會成員。
1967年12月18日獲教育部高等學位委員會頒授的“博士工程師”證書。
1968年10月任羅馬尼亞共產黨布加勒斯特市委員會委員。

從政經歷

毛澤東、林彪會見齊奧塞斯庫夫婦
毛澤東、林彪會見齊奧塞斯庫夫婦
1970年10月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隨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應美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的邀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她的首次政治亮相。
1971年6月1日—1971年6月25日齊奧塞斯庫夫婦進行了一系列國事訪問,6月1日—6月9日對中國進行訪問,與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康生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了會見和會晤;6月9日—6月15日訪問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6月15日—6月19日訪問越南民主共和國;6月19日—6月25日訪問蒙古人民共和國
20世紀70年代開始,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在政壇迅速崛起。根據尼古拉·齊奧塞斯庫關於提拔婦女幹部的指示,1972年7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同年任全國科學和技術委員會執行局委員。
1973年任羅馬尼亞黨政合一機構——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高委員會成員;6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分管教科文衛工作;12月4日—12月8日隨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再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1974年—1975年任全國科學和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1974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繼續當選為羅共中央政治執行委員會委員。
1977年1月升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執行委員會常設局委員,分管化工、礦業、石油部門。從那一刻起,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實際上成為黨和國家的二號領導人。
1977年3月任全國救濟委員會主席。
1978年的4月12日至17日尼古拉和埃列娜·齊奧塞斯庫夫婦應美國總統詹姆斯·厄爾·卡特的邀請,第三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6月13日至16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白金漢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曾於1971年、1978年、1982年、1985年和1988年五次隨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訪問中國。
1980年被任命為副總理。
1989年12月22日羅馬尼亞政治局勢發生劇變,忠於和反對齊奧塞斯庫的武裝力量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爆發激戰,埃列娜與齊奧塞斯庫一起出逃,當天即被逮捕並關押在登博維察縣特爾戈維什泰的空軍軍營;12月25日在經由非法的羅馬尼亞救國陣線臨時拼湊的“特別軍事法庭”處決,終年70歲。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47年12月23日與萊努察·彼特列斯庫結婚,由於她希望顯得比丈夫更年輕,因此在登記註冊時將出生日期改為1919年1月7日並改名為埃列娜,這便是日後家喻戶曉的“埃列娜·齊奧塞斯庫”。
晚年照片
晚年照片

家庭生活

1948年2月7日長子瓦倫丁·齊奧塞斯庫出生。
1949年3月1日生下長女佐婭·齊奧塞斯庫。
1951年9月1日第三個孩子尼庫·齊奧塞斯庫誕生。

健康狀況

1989年12月25日在經由非法的羅馬尼亞救國陣線臨時拼湊的“特別軍事法庭”處決,終年70歲。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后被葬在布加勒斯特的根恰公墓。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被逮捕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被逮捕

人物事件


爭議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的勛略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的勛略
1965年齊奧塞斯庫成為領導人以後,她被普遍認為成為羅馬尼亞政壇上的主要人物。在羅馬尼亞當時的公共輿論中,其被稱為“同志”,但在美國的羅馬尼亞團體中(普遍效忠於前王國政權),則被帶有敵意得稱呼為“齊奧塞斯庫女士”。羅馬尼亞的相當大部分人,羅馬尼亞的海外團體和西方世界認為,她可能是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時期最為人所痛恨的人物。但是中國的部分人士對此有不同意見。
20世紀80年代,齊奧塞斯庫的夫人埃列娜在政壇上上升到僅次於她丈夫的地位,成為黨內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並掌管羅黨內人事大權。在政府里,名義上她是副總理,但實際上她是“超級總理”。羅馬尼亞各級官員都習慣地稱齊奧塞斯庫為“一號”,其辦公室為“一號辦”,埃列娜為“二號”,“二號辦”。在埃米爾·博布、杜米特魯·波佩斯庫米烏·多布雷斯庫等人極力吹捧下,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個人崇拜達到巔峰,埃列娜·齊奧塞斯庫也分得了“黨和國家的卓越戰士”,“傑出的科學家、政治家”,“光輝的國務活動家”等桂冠。她儼然以“國母”自居,生日也由全國慶祝,人們在各種大會上的發言,在呼完“敬愛的總書記齊奧塞斯庫同志”之後,必呼“尊敬的埃列娜同志”。
布加勒斯特人民委員會(人民政府)。1972年成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1979年當選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1980年被任命為副總理,僅在丈夫之下。有相當多的羅馬尼亞人認為其對其丈夫有廣泛影響,但沒能阻止丈夫走向獨裁,事實上助長了其丈夫的腐敗和獨裁傾向。另外,羅馬尼亞民間不少人士認為,她在生育政策上的失誤導致了70到80年代羅馬尼亞普遍的非婚生子女問題;而衛生領域的人士則指責她在領導羅馬尼亞國家健康委員會期間由於否認艾滋病在羅馬尼亞的存在,導致了該種疾病在歐洲地區的最大一次爆發。

神壇的崩塌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的宣傳畫
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的宣傳畫
1989年她丈夫訪問伊朗期間由她控制國內形勢,蒂米什瓦拉事件以後,全國局勢劇變,並導致了暴力交火事件。支持齊奧塞斯庫的羅馬尼亞保安部隊和起義的民眾及軍隊在首都爆發激戰。埃列娜與丈夫在認為局勢不可挽回的情況下從黨中央大樓樓頂乘坐直升飛機逃離首都。但很快,於12月25,被起義群眾俘獲,並接受臨時政府特別軍事法庭的審判,在審判過程中,她拒絕回答問題並拒絕承認法庭權威,並聲稱法庭人員在使用挑釁性語言和其對話。法庭最終宣判沒收被告的所有財產,並處以死刑,不準上訴。
審判結束,齊氏夫婦即被帶上刑場。據一個名叫盧博伊的上尉回憶,埃列娜同她丈夫一起被帶出去時說:“我們希望死在一起,我們用不著別人憐憫。”
刑場在一座建築物的院子里,齊氏夫婦被帶到院子的一端,他們的背後是一堵磚牆,上面布滿了彈孔。71歲的齊奧塞斯庫在最後時刻說:“如果你們想槍斃我們的話,盡可槍斃,但是,我們不承認你們這個法庭。”盧博伊後來說,法庭曾向他們提供辯護律師,但是,他們都堅決地拒絕了。
當地時間1989年12月26日下午4時,一支3人的行刑隊執行槍決。據外電報道,行刑前,埃列娜曾向行刑士兵喊道:“你們怎能向我們開槍,我曾經那麼關懷你們,我是你們的母親。”一個士兵回答說:“不,你不是我們的母親,你是殺死我們母親的兇手。”齊奧塞斯庫拉了拉埃列娜,說:“不要再說了。”這對風雨同舟幾十年的夫婦緊緊擠靠在一起。
槍聲響了,兩名犯人倒在血泊中……
1989年12月26日晚,羅馬尼亞電視台向全世界播放了審判齊奧塞斯庫夫婦和他們被槍決后的錄像。齊奧塞斯庫夫婦從被群眾歡呼到被逮捕、被審判直至被處決,僅僅發生在32天之內。

獲得榮譽


1974年2月28日因“對科學的特殊貢獻”,被授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院士稱號。
1974年—1988年間陸續獲得6個科學院院士、10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以及眾多榮譽獎項。
曾榮獲“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勳章、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和"共和國英雄"金星獎章及“社會主義勝利”勳章(隨附共和國英雄稱號一同授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和“鐮刀和鐵鎚”金星獎章。葡萄牙共和國恩里克王子大十字勳章、阿根廷共和國“解放者聖·馬丁”勳章、義大利共和國大十字騎士勳章。

個人作品


時間名稱
1974年《高分子化合物合成與特性研究》
1979年《異戊二烯的定向聚合》
1981年《高分子化合物領域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