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勾兒茶

牯嶺勾兒茶

牯嶺勾兒茶:鼠李科 Rhamnaceae 。攀援灌木,高3-5米;幼枝無毛。花期6-7月,果期翌年4-6月。生於海拔350-1200米山谷灌叢中或林緣及林內。

形態特徵


牯嶺勾兒茶
牯嶺勾兒茶
藤狀或攀援灌木,高達3米;小枝平展,變黃色,無毛,后變淡褐色。葉紙質,卵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2-6.5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鈍圓或銳尖,具小尖頭,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兩面無毛,上面綠色,下面干時常灰綠色,側脈每邊7-9 (10)條,葉脈在兩面稍凸起;葉柄長6-10毫米,無毛;托葉披針形,長約3毫米,基部合生。花綠色,無毛,通常2-3個簇生排成近無梗或具短總梗的疏散聚傘總狀花序,或稀窄聚傘圓錐花序,花序長3-5厘米,無毛;粒梗長2-3毫米,無毛;花芽圓球形,頂端收縮成漸尖;萼片三角形,頂端漸尖,邊緣被疏緣毛;花瓣倒卵形,稍長。核果長圓柱形,長7-9毫米,直徑3.5-4毫采,紅色,成熟時黑紫色,基部宿存的花盤盤狀;果梗長2-4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翌年4-6月。
此種與光枝勾兒茶B. polyphylla var. leioclada Hand.-Mazz.外形+分近似,而且容易混淆,但後者的葉柄較短,被短柔毛,果實當年成熟,不難區別。Metcalf (1941)曾認為本種僅分佈於江西,與雲南勾兒茶B. yunnanensis Franch.比較接近,似乎無明顯的區別。但由於後者的葉較大,側脈每邊8-12條,干時下面變金黃色,花密集成聚傘狀總狀花序,常生於側枝頂端,與本種顯然不同。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灌叢、林緣或林中,海拔300-2150米。
生於海拔350-1200米山谷灌叢中或林緣及林內。

分佈範圍


產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西。
牯嶺勾兒茶
牯嶺勾兒茶

主要價值


牯嶺勾兒茶
牯嶺勾兒茶
【中藥名】紫青藤根(藥用部位為牯嶺勾兒茶的根)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微澀,溫。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關節酸痛,小兒疳積,婦女經閉。”
2、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痹痛,骨髓炎,慢性濕疹,小兒疳 積。”
【作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選方】治小兒疳積:紫青藤根、白馬骨根等量。水煎,加紅棗洋、冰糖燉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