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供應鏈金融的結果 展開
- 金融服務
- 2015年宋華所著的圖書
供應鏈金融
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英文:Supply Chain Finance),其本質是一種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是對一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暢順,並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築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從近幾年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比例來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大型企業貸款,2009年全年,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和外資銀行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含票據貼現)累計新增3.4萬億元;年末餘額同比增長30.1%。2010年末,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和外資銀行大型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含票據貼現)13.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中型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10.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8%,比大型企業貸款增速高4.5個百分點;小型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7.55萬億元,同比增長29.3%,較上年同期多增3000億元,比大型企業貸款增速高16.0個百分點。2011年上半年,我國全部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0.1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小企業貸款餘額9.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8659億元,同比增長25.9%。中小企業貸款餘額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較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末分別高3.7個、2.5個和0.6個百分點;大型、中型、小型企業貸款新增額佔全部企業貸款新增額的比例大體均衡。2011年,我國全部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1.77萬億元,同比增長18.57%。
2011年以來,各家商業銀行受到信貸規模的限制,可以發放的貸款額度十分有限,但是通過承兌,票據、信用證等延期支付工具,既能夠增強企業之間的互相信任,也穩定了一批客戶,銀行界空前重視供應鏈金融業務。目前,商業銀行在進行經營戰略轉型過程中,已紛紛將供應鏈金融作為轉型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之一。供應鏈管理已成為企業的生存支柱與利潤源泉,幾乎所有的企業管理者都認識到供應鏈管理對於企業戰略舉足輕重的作用。
供應鏈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價值還在於:首先,供應鏈金融實現銀企互利共贏,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銀行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站在產業供應鏈的全局和高度,向所有成員的企業進行融資安排,通過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的資信捆綁來提供授信。其次,供應鏈金融能夠降低商業銀行資本消耗。根據巴塞爾資本協議有關規定,貿易融資項下風險權重僅為一般信貸業務的20%。供應鏈金融涵蓋傳統授信業務、貿易融資、電子化金融工具等,為銀行拓展中間業務增長提供較大空間。
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層面)。
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以上定義與傳統的保理業務及貨押業務(動產及貨權抵/質押授信)非常接近。但有明顯區別,即保理和貨押只是簡單的貿易融資產品,而供應鏈金融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 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
一般來說,一個特定商品的供應鏈從原材料採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在這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結果最後造成資金鏈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係,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在“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持,資金這一“臍血”注入配套企業,也就等於進入了供應鏈,從而可以激活整個“鏈條”的運轉;而且藉助銀行信用的支持,還為中小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供應鏈,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它不僅是一條連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上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給相關企業帶來收益。
2001年下半年,深圳發展銀行在廣州和佛山兩家分行開始試點存貨融資業務(全稱為“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業務”),年底授信餘額即達到20億元人民幣。利用特定化質押下的分次贖貨模式,並配合銀行承兌匯票的運用,結算和保證金存款合計超過了20億元。之後,從試點到全系統推廣,從自償性貿易融資、“1+N”供應鏈融資,到系統提煉供應鏈金融服務,該行於2006年在國內銀行業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品牌,迄今累計授信出賬超過8000億元。
供應鏈金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風險控制效果,自然吸引了許多銀行介入。深發展、招商銀行最早開始這方面的信貸制度、風險管理及產品創新。隨後,圍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迫切的融資需求,國內多家商業銀行開始效仿發展“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物流融資”等名異實同的類似服務。時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推出了各自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2008年下半年開始,因為嚴峻的經濟形勢帶來企業經營環境及業績的不斷惡化,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我國,商業銀行都在實行信貸緊縮,但供應鏈融資在這一背景下卻呈現出逆勢而上的態勢。根據2009年一季報數據,六家上市銀行(工行、交行、招行、興業、浦發和民生)一季度新增貼現4558.25億元,較去年底增長66.4%,充分顯示出中小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青睞及商業銀行對供應鏈結算和融資問題的重視。
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不過受益於應收賬款、商業票據以及融資租賃市場的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發展較為迅速。目前國內供應鏈金融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汽車、化工、煤炭、鋼鐵、醫藥、有色金屬、農副產品及傢具製造業等行業。供應鏈金融行業競爭包含了商業銀行、核心企業、物流企業、電商平台等各個參與方。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據稱已經超過10萬億元。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5年預計達到11.97萬億美元,而到2020年,有望達到14.98萬億美元。
供應鏈金融緣起於傳統銀行,然而在網際網路技術的衝擊下,金融的門檻也隨之放低,網際網路金融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對於核心企業來說,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依然能為其分擔資金風險;對於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而言,則可以在核心企業的信用支持下,以較低的成本順利地獲取貸款額度;而對於P2P等資金供應方,通過與核心大企業的合作,可以掌握供應鏈條上的完整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核心數據,從而把單個企業不可控的風險轉化為供應鏈整體可控的風險,從而更有效地控制風險。
2016年2月,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
在《若干意見》中,提到了兩點與供應鏈金融有關的內容。
第一,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推動更多供應鏈加入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服務平台,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規模。
第二,探索推進產融對接融合。探索開展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支持大企業設立產業創投基金,為產業鏈上下游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未來,在國家支持政策的放開和“網際網路+”浪潮的推動下,包括商業銀行、核心企業、物流企業、供應鏈協作企業、電商平台和P2P平台等在內的各方參與主體將利用自身的優勢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展開充分的合作和競爭。未來,中國的供應鏈金融領域必將產生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和創新服務類型,從而成為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民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抓手,未來中國的供應鏈金融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時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供應鏈金融”發展迅猛,原因在於其“既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能延伸銀行的縱深服務”的雙贏效果。
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理念和技術瓶頸提供了解決方案,中小企業信貸市場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供應鏈金融開始進入很多大型企業財務執行官的視線。對他們而言,供應鏈金融作為融資的新渠道,不僅有助於彌補被銀行壓縮的傳統流動資金貸款額度,而且通過上下游企業引入融資便利,自己的流動資金需求水平持續下降。
由於產業鏈競爭加劇及核心企業的強勢,賒銷在供應鏈結算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企業通過賒賬銷售已經成為最廣泛的支付付款條件,賒銷導致的大量應收賬款的存在,一方面讓中小企業不得不直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明顯緊張;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潛在資金流的應收賬款,其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利用問題,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新形勢下,盤活企業應收賬款成為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路徑。一些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招商銀行最新上線的應收應付款管理系統、網上國內保理系統就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創新。據招商銀行總行現金管理部產品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能夠為供應鏈交易中的供應商和買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電子化應收賬款管理服務及國內保理業務解決方案,大大簡化傳統保理業務操作時所面臨的複雜操作流程,尤其有助於優化買賣雙方分處兩地時的債權轉讓確認問題,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急需資金。
供應鏈金融提供了一個切入和穩定高端客戶的新渠道,通過面向供應鏈系統成員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核心企業被“綁定”在提供服務的銀行。
供應鏈金融如此吸引國際性銀行的主要原因在於:供應鏈金融比傳統業務的利潤更豐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強化客戶關係的寶貴機會。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上述理由顯得更加充分。供應鏈金融的潛在市場巨大,根據UPS的估計,全球市場中應收賬款的存量約為13000億美元,應付賬款貼現和資產支持性貸款(包括存貨融資)的市場潛力則分別達到1000億美元和3400億美元。截止到2008年,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中,有46家向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剩下的4家也在積極籌劃開辦該項業務。
“通過供應鏈金融,銀行不僅跟單一的企業打交道,還跟整個供應鏈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較完整、及時,銀行信貸風險也少得多。”招商銀行人士表示,在供應鏈金融這種服務及風險考量模式下,由於銀行更關注整個供應鏈的貿易風險,對整體貿易往來的評估會將更多中小企業納入到銀行的服務範圍。即便單個企業達不到銀行的某些風險控制標準,但只要這個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穩定,銀行就可以不只針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獨立風險評估,而是對這筆業務進行授信,並促成整個交易的實現。
同樣重要的是,供應鏈金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突出,藉助“團購”式的開發模式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創新,中小企業融資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並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
據統計,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進、庫存檔活和延期支付,美國最大的1000家企業在2005年減少了72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需求。與此類似,2007年歐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從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存貨等三個賬戶中盤活了460億歐元的資金。
供應鏈金融很好的實現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商流:商業信息和交易條件的來往。
資金流:是指採購方支付貨款中涉及到的財務事項。
信息流:在整條供應鏈中,和物流、資金流相關聯的各類訊息,也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部分,包括訂購單、存貨記錄、確認函、發票等。
在供應鏈中,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合將更好的支持和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貨物、服務往來(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