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頭鎮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的鎮

陝西省徠寶雞市陳倉區坪頭鎮位於寶雞市西部山區,距縣城51公里。面積303平方千米,總人口16355人(2021)。政府駐地坪頭村。以渭河為界,北處隴山山系關山余脈丘陵溝壑地帶,南處秦嶺余脈的丘陵溝壑地帶。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和310國道東西過境,境內公路交錯。轄坪頭、碼頭、新民、林光等14個村。

歷史沿革


因清康熙年間桑樹坪、李家坪、溝西坪、麻池坪4村合併,取尾字“坪”而得名。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前,屬隴縣香泉鎮管轄。
1950年9月,劃歸寶雞縣管轄,設坪頭鄉。
1958年11月,改為坪頭公社,轄13個生產大隊。
1959年4月,改為坪頭管理區。
1961年,恢復坪頭公社,轄20個生產大隊。
1966年8月,更名永紅公社。
1970年3月,複名坪頭公社。
1984年4月,設坪頭鎮,轄15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撤銷新民鄉併入坪頭鎮,轄23個行政村。
2005年10月,撤銷鷦鷯溝村,併入鷦鷯庄村。撤銷朱園村,併入碼頭村,轄21個行政村。
2011年7月,撤鄉並鎮,將原胡店鎮溫水、林光、南山、北星4個村劃歸坪頭鎮,轄25個行政村。
1949年,坪頭,原名鳳廟堡,由桑樹坪、溝西坪、李家坪、麻池坪4個自然村組成,清康熙年間(約1622)改名坪頭村,屬隴縣香泉鎮管轄,地處隴寶交界,地僻人稀,交通不便。與坪頭隔渭河相望的寶雞縣碼頭鎮,曾是當時過往客商歇腳點,有店房、藥鋪、飯店等,比較繁華。
民國三十三年(1944),坪頭通火車后,此地行人增多,設有驛站、糧行、雜貨鋪,單日逢集,開始形成集鎮。
1949年解放后,坪頭划入寶雞縣,設坪頭鄉。1958年建公社,1967年更名永紅公社,1970年複名坪頭公社。八十年代以前是本縣西部山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坪頭區工作委員會、坪頭鄉(公社)人民政府一直設於此。
1981年,坪頭渭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后,南岸百餘村莊與坪頭頻繁交往,從此,坪買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1984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為建制鎮,設坪頭鎮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坪頭鎮位於寶雞市西部山區,距寶雞市29公里,陳倉區51公里。全鎮面積為317平方公里。以渭河為界,北處隴山山系關山余脈丘陵溝壑地帶,南處秦嶺余脈的丘陵溝壑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
鎮域地理呈南北走向,南北長21公里,東西寬10.3公里,東鄰渭濱區高家鎮固川村,西靠陳倉區拓石鎮仙龍村,南接鳳縣黃牛鋪鎮寬灘村,北依陳倉區縣功鎮南關村。地理座標在東經106°53′30″-106°58′20″,北緯34°17′15″-34°30′30″之間。
坪頭鎮照片
坪頭鎮照片
政府駐地坪頭村。鎮區東西長0.65公里,南北寬0.55公里,一條南北街與寶天鐵路線十字相交。
位置境域
坪頭鎮地處陳倉區西部,東與渭濱區高家鎮、金台區硤石鄉相鄰,南與鳳縣黃牛鋪鎮相連,西與拓石鎮接壤,北與香泉鎮毗鄰。介於東經106°53′30″—106°58′20″,北緯34°17′15″—34°30′30″之間,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7.1千米,總面積303平方千米。距陳倉區政府60千米。
地形地貌
坪頭鎮地處渭河兩岸的秦嶺、隴山余脈,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溝壑縱橫,山巒相接。最高點位於秦嶺主峰廟王山,海拔2360米;最低點位於河馬口灘,海拔642米。
水系水文
坪頭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安坪河、小水河、大灣河、林光河等。境內最大河流為渭河,從林光村至廟溝村流經境內的南山、北星、碼頭、大坪、周川、營頭等村,境內流長16千米,流域面積307.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1.4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坪頭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其中暴雨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2年8月20日西部山區,造成50%農田和1萬餘群眾受災。

自然資源


林地資源
坪頭鎮境內有宜林面積61平方千米,秦嶺北麓原始森林面積45.90平方千米。
礦產資源
坪頭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花崗岩、透輝石等,其中花崗岩地質儲量1千多萬立方米,現建有3個採礦企業。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轄坪頭、碼頭、庵坪、大坪、周川、營頭、謝家溝、鷦鷯庄、廟溝、西庄、椿樹灘、四溝灘、石魚溝、焦家山、新民、庵里、大灣河、王家咀、南皂、蔡家灣、趙家山、南山、林光、北星、溫水25個行政村;下設12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坪頭鎮下轄1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坪頭街道文衛路。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04111200121坪頭村
610304111201220廟溝村
610304111202220西庄村
610304111204220石魚溝村
610304111205220四溝灘村
610304111208220碼頭村
610304111210220大坪村
610304111212220營頭村
610304111215220新民村
610304111217220庵里村
610304111220220王家咀村
610304111222220大灣河村
610304111223220林光村
610304111224220南山村
坪頭鎮共有14個村,127個村民小組。代碼:610321113
轄坪頭車站居委會,原25個行政村經過2017年撤併后現有坪頭村、廟溝村、西庄村、石魚溝村、四溝灘村、碼頭村、大坪村、營頭村、新民村、庵里村、王家咀村、大灣河村、南山村、林光村等14個村委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轄區總人口18487人,常住人口17387人,城鎮化率94.0%。另有流動人口1100人。總人口中,男性9798人,佔53.0%;女性8689人,佔47.0%。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坪頭鎮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1人。
截至2018年,坪頭鎮戶籍人口17152人。
2021年7月27日,根據陳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坪頭鎮常住人口為983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坪頭鎮財政總收入383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5136元。
2018年,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坪頭鎮耕地面積3.2萬畝,人均1.7畝;林地向積14萬畝。2011年,坪頭鎮農業總產值8302.9萬元,比上年增長21.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坪頭鎮糧食生產7160.9噸,其中小麥2561噸,玉米3711.5噸,大豆888.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坪頭鎮油菜種植面積2009畝,產量170.6噸;蔬菜種植面積1900畝,產量2779噸,主要品種有甘藍、大白菜,其中大白菜661噸,甘藍140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坪頭鎮生豬飼養量8000頭,年末存欄2100頭;羊飼養量4300隻,年末存欄2200隻;牛飼養量4714頭,年末存欄3441頭;家禽飼養量20萬羽,上市家禽10萬羽。2011年,坪頭鎮生產肉類1300噸;禽蛋1300噸;畜牧業總產值61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4%。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累計造林5.6萬畝,其中經濟林3.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0萬株,林木覆蓋率48%,活立木蓄積量21.8萬立方米。2011年,坪頭鎮水果種植面積1300畝,產量215噸,主要品種有水蜜桃、金太陽杏、櫻桃等,其中水蜜桃200噸,金太陽杏10噸,櫻桃5噸;核桃種植面積13400畝,產量2653噸;板栗種植面積8000畝,產量1200噸,花椒種植面積15300畝,產量765噸。
2011年,坪頭鎮有中、小型農業機械250台(輛)。
第二產業
坪頭鎮工業以電力、鑄造、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坪頭鎮工業生產總值8308萬元,比上年增長125.6%。2011年,坪頭鎮工業企業6家,職工12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3.4%。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商業網點210個,職工280人。2011年,坪頭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57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城鄉集貿市場1處,年成交額4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3千米,投遞點25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423份、期刊600冊,業務收入4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300戶,行動電話用戶21270戶,寬頻接人用戶21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40萬元。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33億元。

旅遊經濟

坪頭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非常豐富,發展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鎮境內有安平溝休閑觀光森林公園、九龍大峽谷自然風光等著名景點及36處田野文物,其輝煌的歷史地位、著名的人文古迹、自然名勝、出土文物、古樹名木、豐富的民俗文化及地方特產、民間傳說、古今奇說名揚西府,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旅遊觀光勝地。
坪頭鎮安平村和碼頭村依靠安平溝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建成了農家樂。全鎮現有農家樂接待戶29戶,分別置位於公園七大景區之內,作為示範性帶動接待服務業全面發展。農家樂接待舉西部風味小吃,品綠、色鮮味、真之特點。冷盤以當地天然野菜為主,像雞娃、羊蕨,白蒿核桃花、香椿、薈菜不但味道獨特,而且有活血壯筋骨效果。風味小吃均以民間傳統方式製作,純香味濃,並可配炒適當家常熱菜用餐。主食以手擀麵為主,調作的漿水面,臊子面格外味鮮,口感香潤。攪團吃法多樣,更具地方特色。農家樂接待戶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遊客飲食需要,使遊客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文化


特色產品

坪頭鎮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林地面積16萬畝。主產小麥、玉米。盛產核桃、花椒、栗子、蘋果。
耕地28368畝,糧食總產量年可高達6450噸。核桃植面積15650畝,年產量高達2211噸。花椒種植面積25685畝,年產量154噸。板栗植面積12460畝,年產量387噸。蘋果種植面積40餘公頃,年產秦冠、富士等優質果品65萬公斤。各種優質農產品暢銷省內外市場。
全鎮徠建成的畜牧生產基地初具規模,畜牧、肉牛(羊)、土雞繁殖、飼養、銷售在我市畜牧生產銷售市場佔有相當的比重。坪頭昌鑫養雞場成為全市最大養雞場。
平頭鎮主產小麥、玉米,盛產核桃、花椒、栗子、蘋果。肉牛(羊)、土雞在我市畜牧生產銷售市場佔有相當的比重。境內有安平溝休閑觀光森林公園、九龍大峽谷自然風光等著名景點及36處田野文物。有中學1所,小學4所。駐鎮企事業單位有市西山建委、鎮政府、信用社、新華書店、派出所、郵政所、中心衛生院、國有坪頭林場、坪頭中學、坪頭火車站等。

交通


坪頭鎮以渭河為界,北處隴山山系關山余脈丘陵溝壑地帶,南處秦嶺余脈的丘陵溝壑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海拔高度為642m—2360m,鎮政府所在地為686m,年平均日照1950—2050小時,年平均氣溫11.5c,年降雨量625mm,年無霜期215天,境內河道屬黃河支流渭河流域,自西向東穿鎮而過,渭河流域面積307.5平方公里。北部有河馬口河、廟溝河、四溝灘河、小水河、溫水河,南部有水泉溝河、鷦鷯庄河、安平溝河、南山河、林光河流入渭河。
四灘河上游於1976年建成陳家莊水庫,主要功能為人飲灌溉,渭河上建有雞冠崖(2002年)、堡子梁(2009年)、顏家河(2012年)三座水力發電站。裝機容量25200千瓦,2012年發電量4335萬千瓦。
坪頭鎮距寶雞市29公里,陳倉區51公里,已構成由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縣鄉公路、通村公路等多種形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隴海鐵路、設坪頭車站,寶蘭鐵路二線過境。連霍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4.6千米,雙向六車道,有周川出口及收費站一處。310國道過境,境內長6.2千米,雙向四車道。省道千北公路過境,境內長22公里。縣鄉道路長坪公路通往寶雞市,長60公里。大水川旅遊專線碼大公路過境,境內總長12.67公里。另有新(庄)顏(家河)、新(民)各(河口)公路等。
14個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泥路,且14個村均在公路兩旁。通村公路23條,總長103公里。符合通班車條件的行政村14個,通達率100%,全鎮交通十分便利。
坪頭鎮境內隴海鐵路、寶天高速公路、310國道、千北公路過境。有區鎮級公路1條,長61千米;鎮村道路23條,總長103千米。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9米;道路鋪裝面積1.8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5.5平方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0.3千米。日均發送及過往36輛客車,日客運量1600人次。

社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450人,其中技能人才995人,農村實用人才455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有小學6所,在校生1002人,專任教師94人,各小學附設學前班,在校幼兒149人,專任教師1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1人,專任教師20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588人,專任教師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67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室12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農家書屋16個,建築面積384平方米,藏書17325餘冊。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有秦腔自樂班、秧歌隊等。截至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4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有體育場地9個,3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4%。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衛生院2個,衛生所18個;病床60張;專業衛生人員45人。2011年,坪頭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2156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554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坪頭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90戶,人數2900人,支出326.09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人,支出0.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3人次,共支出2.18萬元;農村臨時救助3000人次,支出1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12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65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5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842人。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100人,緊急轉移44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000畝,倒塌房屋230間,直接經濟損失128萬元,救災支出255.4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2.8千米,生產能力72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0噸;排水管道3千米。
坪頭鎮有雞冠石水力發電站、堡子梁水力發電站2個,裝機容量15600千瓦,2011年發電量3954萬千瓦時。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鎮區擁有主變壓器3台,總容量500千伏安,低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3.1千米,用電負荷45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8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9%。
截至2011年末,坪頭鎮鎮區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1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公頃,綠化覆蓋率16.8%,人均綠地3.7平方米。

教育衛生

有中小學6所,其中中學2所,在校學生535人,小學4所,在校學生945人。
中心衛生院一所,農村衛生醫療機構21個,醫務人員88人。

社會事業

鎮區佔地面積342畝。其中工業用地9畝,鐵路單位用地50畝,倉庫用地10畝,機關單位用地62畝,生活居住用地186畝,其他用地25畝。共建各種房屋33396平方米。
駐鎮企事業單位有市西山建委、區工商所、國稅所、地稅所、信用社、法庭、新華書店、藥材店、派出所、供銷社、供電所、郵政所、獸醫站、中心衛生院、森林派出所、國有坪頭林場、鎮初中、坪頭村小學、幼兒園、文化站、鎮政府、糧站、鐵路工務段、坪頭火車站、村醫療站、農械廠、坪頭村採石廠、修理組、加工組、鐵路磚廠等。綜合商店、藥材商店計526戶,2846人,其中農業人口1280人。

旅遊


風景名勝

九龍山景區
九龍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九龍山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構造地貌的地質公園;是國內以壯年期丹霞地貌為主體,發育序列完整,有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各期丹霞地貌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