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角龍
開角龍
開角龍(學名:chasmosaurus)又名加斯莫龍、隙龍、裂頭龍或裂角龍,是晚白堊世的鳥臀目角龍科恐龍,主要分佈在北美洲地區。開角龍屬角龍科恐龍,它的學名意思是“空隙蜥蜴”,是從其頭盾的大孔洞的。它最初被稱為原牛角龍,但這個名字在之前已由其他動物所擁有。開角龍是屬於中等體型的恐龍,有5~6米長及3.6噸重,就像所有角龍科一樣,它是純草食性動物。
斯騰伯格處理貝氏開角龍的頭骨,1914年所攝
在1913年,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Sternberg)及他的兒子們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發現貝氏獨角龍的幾個完整頭顱骨。最後於1914年,勞倫斯·賴博研究這些頭顱骨,並建立為開角龍屬。之後有更多的開角龍頭顱骨與化石被發現,而彼此之間亦有些形態差別,尤其是顱骨。
開角龍已知有幾個物種。除了模式種的貝氏開角龍(C. belli),同年還命名了加拿大開角龍(C. canadensis)。後者曾被改歸類為加拿大始角龍(Eoceratops canadensis),但後來被重新歸類於開角龍內。在1926年,一個短鼻端的頭顱骨被命名為短喙開角龍(C. brevirostris)。在1940年,斯騰伯格將從艾伯塔省西南部發現的化石,命名為羅氏開角龍(C. russelli)。最近期描述的物種則是爾文開角龍(C. irvinensis),是發現於恐龍公園組的最上層。
開角龍
霸王龍捕殺開角龍(趙闖 繪)
於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展出的貝氏開角龍頭顱骨。
開角龍
貝氏開角龍的骨架,位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如同很多的角龍科,開角龍有三隻主要的角,一隻在鼻端及兩隻在額,但不同的化石發現形成了不同的結果。一種命名為C. kaiseni的開角龍,有著長的額角;而貝氏開角龍(C. belli)卻只有短的額角。雖然它們最初都被認為是不同的物種,但有可能長額角的是雄性,而短額角的是雌性。
開角龍的想像圖有趣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一些化石化的開角龍皮膚。這皮膚上有著很多骨質的結節(皮內成骨),在每邊有5-6個。不過從這個標本中卻沒辦法知道更多開角龍的資料,尤其是它的顏色。
開角龍已知有幾個物種。除了模式種的貝氏開角龍(C. belli),同年還命名了加拿大開角龍(C. canadensis)。後者曾被改歸類為加拿大始角龍(Eoceratops canadensis),但後來被重新歸類於開角龍內。在1926年,一個短鼻端的頭顱骨被命名為短喙開角龍(C. brevirostris)。在1940年,斯騰伯格將從艾伯塔省西南部發現的化石,命名為羅氏開角龍(C. russelli)。最近期描述的物種則是爾文開角龍(C. irvinensis),是發現於恐龍公園組的最上層。
開角龍是一種植食性龍,其面部和嘴部較長,嘴詈呈喙狀,可以咬斷堅硬的物。古生物學家因此推測,角龍在採食植物的時候可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持續的進食,據相關學者推測,開角龍的生活習慣可能同牛一樣,會用一整天的時間吃東西。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足夠的能量來滿足它的需求。
開角龍通常是集群活動的,當受到像霸王龍這樣大理肉食性恐龍攻擊的時候,成年雄性開角龍會圍成一個圈頭盾向外,將雌性的、未成年的以及年老的開角龍圍起來形成一個強大而又可怕的陣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兇猛的霸王龍也不會貿然進攻。
開角龍的想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