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龍
五角龍
五角龍的身長約8米,體重估計約為5500公斤。五根角除了兩根額角與一根鼻角以外,還有眼睛下側的尖刺。化石大部分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盆地的Kirtland地層,地質年代為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7300萬年前。
與五角龍生存於同一地區的恐龍包含:短冠副櫛龍、厚頭龍下目的傾頭龍、甲龍類的結節頭龍、可能還有暴龍科的懼龍。五角龍的化石紀錄,明確分隔了茱蒂斯河動物群的結束、Kirtland動物群的開始。
五角龍生活在距今約7500萬-7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生活地點是北美洲,是較大型的植食性恐龍。
五角龍的整個身體看起來很結實,它的四肢幾乎一樣長,前肢非常強壯,只有這樣,才能夠支撐起它那顆巨大而沉重的頭顱。五角龍的尾巴比較短,不過末端很尖。雖然這樣的尾巴非常有個性,但是所起到的平衡作用實在有限。幸好它的髖部骨骼與背部的骨骼已經癒合,後肢寬闊,腳上有蹄狀爪,所以走起路來才不會左右搖晃。
五角龍的頸盾很高大,邊緣點綴著一列呈三角形的小突角,看起來很是威武雄壯。為了支撐這個沉重的頸盾,它們的頸椎都是緊縮在一起的,這就有承受這份重量的承受力了 。
2張
骨骼復原圖
五角龍(拉丁文意為“五角臉”),5角龍最特別的地方是它頭部的大小。1998年復原的1隻顴骨,長度超過3m。它頸部的褶邊也十分巨大,邊緣上有三角形的骨突。五角龍的整個身體構造很結實,尾巴短,末端很尖。
五角龍外觀和開角龍相徠似,但體形較大,可是卻擁有比開角龍更嘆為觀止的中空的頸部盾板,因此科學家認為其盾板不夠堅固,應該是用來威嚇敵人或如孔雀尾部用來求偶用的。
雖然角龍類恐龍的外形特點大致相同,但五角龍仍然是一類恐龍中外形特點較為突出的一種。五角龍長有十分高大頭盾,看起來就像是長在脖子上的一張“大帆”,頭盾邊緣還長有堅硬的骨甲。五角龍身形巨大,它們的行走速度比較慢,而且巨大的頭盾可能會隨著頭部的運動產生小幅度擺動。
五角龍的第一個化石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的聖胡安盆地,並由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所敘述、命名,並將種名取為 sternbergii,以紀念斯騰伯格。五角龍的頭顱骨大於三角龍的頭顱骨,上面有兩個大型洞孔。在1930年,卡爾·維曼(Carl Wiman)敘述了第二個種,孔五角龍( P. fenestratus),但後來被發現與斯氏五角龍是同一種動物。在2006年,於科羅拉多州發現得更多的五角龍化石。五角龍目前只有一個種,斯氏五角龍( P. sternbergii)。
五角龍
古生物學家ThomasM.Lehman發現五角龍是墨西哥州的唯一茱蒂斯河群角龍類在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角龍類等大型草食性動物都有明顯的個別地理分佈,與它們的大型體型、高度移動性相反。現代草食性哺乳動物則具有較廣的地理分佈,可橫跨數個大陸。在該時期的北美洲南部,五角龍、克里托龍、副櫛龍是該地區的優勢草食性恐龍。這個地區的數種數量較少,賴氏龍亞科、尖角龍亞科的物種數量較少。
五角龍
五角龍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角龍,據科學家分析,其親緣關係最接近准角龍與開角龍。和所有角龍類恐龍一樣,五角龍也是一種植食性恐龍。在白堊紀時期,開花植物的地理範圍有限,所以五角龍可能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例如蕨類、蘇鐵、針葉樹等。它們可能會使用銳利的喙狀嘴咬下樹葉或針葉來吃。
五角龍過著群居生活,經常一起覓食,一起散步,遇到敵害時,也會共同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