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櫛龍
鳥臀目鴨嘴龍科動物
副櫛龍(屬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龍櫛龍,意為“幾乎有冠飾的蜥蜴”,是鴨嘴龍科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600萬年到7,300萬年前。
目前已有三個被承認種: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P.walkeri)、小號手副櫛龍(P.tubicen)以及短冠飾的短冠副櫛龍(P.cyrtocristatus)。副櫛龍的化石發現於亞伯達省、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
副櫛龍是一種鳥腳類恐龍。它們生活在白堊紀的晚期,是鴨嘴龍類恐龍的典型代表。副櫛龍最為顯著的特徵是其頭上延伸出來的頭冠,這個頭冠呈棒狀,比其他有頭冠的恐龍的要長。對於副櫛龍頭冠的作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但是大多數人認為這個頭冠應該是它的發聲器,可以用來報警或求救。不過這個發聲器會因為年齡、性別的不同而不同。
副櫛龍的前肢十分健壯,既可以在行走的時候用來支撐身體,又可以用來游泳和涉水。它們以植物為食,在進食的過程中,副櫛龍會利用非常敏銳的感覺保持的警惕性,一旦發現敵害靠近,它們就會迅速地逃離。副櫛龍灰暗的皮膚也是躲避肉食性恐龍襲擊的有效工具。當它們置身於暗夜或叢林中,就像變色龍一樣,身體顏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很難被掠食者發現。
副櫛龍
據古生物學家推斷,副櫛龍還是種群居性動物。
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櫛龍最先被認為與櫛龍(有冠飾的蜥蜴)是近親。目前已有三個被承認種: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P.walkeri)、小號手副櫛龍(P.tubicen)、以及短冠飾的短冠副櫛龍(P.cyrtocristatus)。
副櫛龍的首次敘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Parks)藉由在埃布爾達省發現的一個頭顱骨與部分骨骸敘述。副櫛龍因它們的頭蓋骨上大型、修長的冠飾著名,冠飾往頭後方彎曲。副櫛龍的最親近物種應是最近在中國新發現的卡戎龍,兩者的顱骨類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飾。這種結構引起許多科學文獻的討論;現在對於該冠飾主要功能的意見包括:辨別性別與物種、共鳴器、以及調節體溫
副櫛龍只發現過部分骨骸。沃克氏副櫛龍的模式標本身長9.5公尺,頭顱骨與冠飾長1.6公尺。小號手副櫛龍模式標本的頭顱骨與冠飾超過2公尺,顯示它們比沃克氏副櫛龍大。副櫛龍重達2.5噸。從目前唯一發現的前肢顯示,它們的前肢比其它鴨嘴龍科恐龍的前肢短,並擁有短而寬的肩胛骨。而股骨結實,沃克氏副櫛龍模式標本的股骨長達103公分。副櫛龍上臂與骨盆都很粗壯。
副櫛龍Parasaurolophus骨骼圖
副櫛龍最著名的特徵是頭頂上的冠飾,由前上顎骨與鼻骨所構成,從頭部後方延伸出去。在沃克氏副櫛龍模式標本的脊椎上,一個可能是冠飾接觸到背部的地方,神經棘上有個凹口,但這可能是該個體的病理。替副櫛龍命名的威廉·帕克斯(WilliamParks),假設從冠飾到脊椎凹口有個韌帶用來支撐頭部,但這似乎不太可能。在許多重建模型里,冠飾到頸部則是有塊皮膜。
副櫛龍的冠飾是中空的,內部有從鼻孔到冠飾尾端,再繞回頭後方,直到頭顱內部的管。沃克氏副櫛龍的管最簡單,而小號手副櫛龍的管最複雜,有些管是不通的,而其它管是交叉、分開的。沃克氏副櫛龍、小號手副櫛龍的冠飾較長、微彎,而短冠副櫛龍的冠飾較短。
一隻正被蛇發女怪龍攻擊的雌性副櫛龍
而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的小號手副櫛龍與短冠副櫛龍,則是與以下恐龍共同生存者:大型的蜥腳類阿拉莫龍、鴨嘴龍類的小貴族龍、角龍類的五角龍、甲龍類的結節頭龍、蜥鳥盜龍、以及一種尚未命名的暴龍科恐龍。Kirtland地層被認為是河流泛濫平原,應為西部內陸海道的海降痕迹。該地的優勢植物也是針葉樹,而角龍亞科比鴨嘴龍科更為常見。
如同其它鴨嘴龍科恐龍,副櫛龍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複雜的頭顱骨容許類似咀嚼的磨碎運動。副櫛龍的牙齒是不斷地生長、取代,它們有數百顆牙齒,只有少量牙齒是一直在使用的。副櫛龍使用它的喙狀嘴來切割植物,並送入顎部兩旁的頰部。它們的進食範圍約為離地面4公尺以上的範圍。羅伯特·巴克(RobertBakker)提出,賴氏龍亞科的喙狀嘴比鴨嘴龍亞科的狹窄,顯示副櫛龍與它的近親進食時,比寬廣嘴部、缺乏冠飾的鴨嘴龍亞科還更具選擇性。
關於副櫛龍冠飾的功能有許多假設,但許多是不足採信的。現在認為冠飾有數種功能:辨別物種與性別的視覺展示物、溝通用的揚聲器、以及調節體溫。目前不確定在冠飾與內部鼻管的演化過程中,哪種功能是最重要的。
短冠副櫛龍
副龍櫛龍
副櫛龍
計算機模擬顯示小號手副櫛龍的內部管道比沃克氏副櫛龍的還複雜,可使計算機重建出冠飾所發出的可能聲音。主要的管道可發出約30赫茲的音頻,但複雜的鼻竇結構則可控制聲音的高峰與低峰。
冠飾的大型表面與血管也顯示它們具有體溫調節功能。P.E.Wheeler在1978年首次提出這些冠飾是用來冷卻腦部溫度。TeresaMaryańska與Osmólska也提出體溫調節的理論,並由羅伯特·蘇利文與托馬斯·威廉森做出進一步的關注。在2006年,戴維·埃文斯(DavidEvans)對於賴氏龍亞科的研究,也偏向冷卻功能,至少是冠飾演化的原始因素。
化石寫真
副櫛龍
綱:蜥形綱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Dinosauria
目:鳥臀目Ornithischia
科: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
亞科:賴氏龍亞科Lambeosaurinae
族:副櫛龍Parasaurolophini
屬:副櫛龍屬Parasaurolophus
Parks,1922
種
沃克氏副櫛龍P.walkeri(模式種)
P.tubicenWiman,1931
P.cyrtocristatusOstrom,1961
克氏副櫛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
沃克氏副櫛龍以及鱗片細節
副櫛龍
副櫛龍
在1979年,戴維·威顯穆沛(DavidB.Weishampel)與詹姆斯·約翰遜(JamesA.Jensen)在猶他州加菲爾德縣的凱帕羅維茨組發現了一個副櫛龍的部份頭顱骨,該地層年代為坎潘階。這個頭顱骨與另一個猶他州所發現的頭顱骨,就冠飾的形態上屬於短冠副櫛龍。
沃克氏副櫛龍(P.walkeri)是模式種,化石發現於亞伯達省,包含單一個標本。沃克氏副櫛龍與小號手副櫛龍的差別在於構造較簡單的冠飾內管;與短冠副櫛龍的差異則在於較長、較不圓的冠飾,以及肱骨比橈骨長。
副櫛龍的化石發現地點
短冠副櫛龍(P.cyrtocristatus)的化石發現於新墨西哥州與猶他州,包含三個可能的標本。短冠副櫛龍是最小的副櫛龍,冠飾較短、較圓。最近,湯瑪斯·威廉森根據短冠副櫛龍的體型小、冠飾形狀,提出一個假設,認為它們是小號手副櫛龍的幼年體或雌性個體;而小號手副櫛龍也發現於新墨西哥同一地層,年代大略一致。威廉森注意到,短冠副櫛龍的體型大約是小號手副櫛龍的72%,這比例接近於賴氏龍亞科冠飾因為兩性異形而產生的不同大小(成年個體的70%)。[但是最近的賴氏龍亞科研究否定了這個論點。
整體而言,目前有六個部份與完整的副櫛龍頭顱骨被發現:其中一個發現於亞伯達省(沃克氏副櫛龍)、兩個發現於猶他州(短冠副櫛龍)、以及三個發現於新墨西哥州(兩個是小號手副櫛龍,另一個是短冠副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