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王
安化黑茶中的千兩茶
世界茶王即安化黑茶中的千兩茶。
千兩茶始制於清朝道光年間(1820年),產地是湖南安化,因其古樸大器的外形、特殊的生產工藝、獨特的成茶品質和保健功效著,被業內稱之為“世界茶王”、“中國茶文化的化身”,其製作工藝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台灣茶人曾至賢的著作《方圓之緣——深探緊壓茶世界》,對“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推崇備至,引發收藏熱潮。
古樸的藝術品: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只有中國安化有。
升值的珍藏品:便於保存,且隨著存放時間不同,品質不斷變化,增色增味增值。
有心的紀念品:野尖千兩茶底座銅牌,可標註獨特的“身份”,適用於商業送禮或者升學、結婚等的紀念。
千兩茶何以被稱為“世界茶王”?
首先,千兩茶外形粗獷大氣:高1.65米,直徑20厘米,重70多斤,風格式樣天下唯一。
再次,千兩茶工藝傳統獨特:千兩茶的系列產品歷經近80道傳統工藝,包裝複雜;七七四十九天日晒夜露,吸日月之精華納天地之靈氣,自然晾乾而成;與產品同步生成,天下唯一非后包裝產品。
世界茶王,安化黑茶中的千兩茶,其歷史應當追溯至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歷史名茶,馬王堆漢墓中的隨葬品中就有安化黑茶,漢代人把安化黑茶看成神禮;唐代安化黑茶的“渠江薄片”進貢宮廷,被看成貢禮;明清兩代,是安化黑茶輝煌的頂峰。晉、陝、甘等地茶商紛紛來安化辦茶,最盛時,安化資江沿岸的小淹、江南、洞市、唐家觀、黃沙坪、酉州、東坪等集鎮,茶行、茶號多達300餘家,一派繁華景象。
明代前期(15世紀),西藏喇嘛至京師禮佛朝貢,請求賞賜。回藏時,明朝廷賞賜了許多禮物,其中茶葉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倉撥給,但喇嘛們卻繞道湖廣收買私茶。湖南黑茶才合他們的口味。
15世紀後期,安化黑茶經由湖北運銷北方和西北。由於安化黑茶滋味醇厚,量多價廉,西北那些領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採購私茶。
明朝萬曆23年(1595年),經戶部裁定,報請皇帝批准:安化黑茶成為官茶。
清同治年間,晉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選用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與篾捆壓成圓柱形,每支凈重1000兩(16兩老秤合37.27公斤),稱為“千兩茶”,圓柱長約5尺(166.5公分),圓周1.7尺(56公分)。
用八字概括,“道光百兩,同治千兩”。
千兩茶重約37公斤,是單體茶中的第一位;製造工藝所形成的特殊內質,又是別的緊壓茶所無法達到的,謂之“內聖外王”。
千兩茶原料成熟而粗糙,主要供給以肉食為主的邊區少數民族飲用,價錢本來低廉;這個草根產品,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發酵,終成大器。回首世界茶王的歷史,可謂“王跡之興,起於閭巷”。直到今天,安化還保存著許多老茶行、風雨廊橋、茶亭、茶碑、茶鍾等諸多的茶文物,它們是幾百年來安化茶葉發展滄桑歷程的歷史見證;安化黃沙坪,南方茶路的起點,還建有“茶馬驛館”,世界獨具特色的黑茶文化主題賓館,館內有黑茶文化牆等歷史見證,被譽為黑茶文化大觀園。
茶馬驛館,黃沙坪上的黑茶文化大觀園
世界茶王受到廣泛關注,安化黑茶重拾輝煌。2015年五月,安化黑茶作為世博十大名茶進駐聯合國會館;今年八月,怡清源野尖安化黑茶作為祥和中國節申遺唯一專供茶,首次亮相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會。
安化黑茶中千兩茶製作工藝和茯磚茶製作工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千兩茶系列有一個總的稱呼——花捲。
世界茶王花捲
功效:調理腸胃
第一步,取茶:
現代千兩茶為了方便取飲,生產了千兩餅和顆粒裝的千兩茶,比如怡清源“野尖”千兩茶系列。
千兩茶用“竹黃、棕葉、蓼葉”包裝,是因為此包裝透氣,利於茶葉品質提升;可雙向調節茶體溫濕度,防止在長途運輸中日晒雨淋使茶葉發霉變味或失去原有的香味,在乾燥條件下又可向茶體輸送少量水分,保證其品質;還可以讓茶葉充分吸收蓼葉等包裝中特有的清香,風味獨具。
第二步,沖泡:
沖泡千兩茶宜選用粗獷大氣的茶具,如紫砂壺(厚壁、敞口為佳)、汝窯等,也可選用怡清源如意杯,一般用沸水沖泡;也可煮飲。還可加入糖、鹽、奶、水果丁等調飲。夏天可冰鎮飲用,涼爽解渴。口感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