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捲茶

花捲茶

花捲茶始名“百兩茶”,即一卷(支)茶,凈重合老稱一百兩。後來發展成“千兩茶”,即一卷(支)茶,每支凈重為老秤一千兩。白沙溪牌花捲茶有三種規格:十兩茶(362.5克/支),百兩茶(3.625千克/支),千兩茶(36.25千克/支)。一般千兩茶長約1.5米,圍徑約60厘米。部分花捲茶茶身內部生長著一種“菌花”,現已經被證實為“冠突散囊菌”。花捲茶的生產在原料選擇上需經篩制,揀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經其絞、壓、跺、滾、錘工藝,以蓼葉裹胎,外包棕片,再用竹篾捆壓箍緊,呈圓柱形狀。

茶葉概述


花捲茶
花捲茶
花捲茶(千兩茶)外表古樸。形如樹桿,採用花格篾簍捆箍包裝。成茶結構緊密堅實,色澤黑潤油亮,湯 色紅黃明凈,滋味醇厚,口感純正,常有寥葉、竹黃、糯米香氣。熱喝略帶紅糖姜味,涼飲卻有甜潤之感。花捲茶以安化上等黑茶為原料,經“篩制”、“揀剔”、“風選”、“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

包紮工藝


每支茶加工可以分為“蒸包灌簍”、“杠壓緊形”兩個階段。蒸包灌簍分為五吊、五蒸、鋪蓼葉、胎棕片、上牛籠嘴等步驟。杠壓緊形是將灌好茶的花篾簍置於壓制場地的特製槓桿下經五輪滾壓,由一班青壯年男子(6人),赤膊、短裝、綁腿、赤腳上陣,壓制時由五人下壓大杠,一人在前面移杠壓茶;收緊簍篾時,由四人用腳踩
簍滾壓,一人操小杠絞緊簍篾,隨著簍內茶葉受壓緊縮,花篾簍不斷縮小,壓大杠和絞小杠交替進行,反覆五次,加箍絞到花捲圓周尺寸符合要求為止,最後由一人手揮木錘,錘擊花捲整形。之後冷卻定型。定型后還要松箍、殺篾、鎖口、標記製造日期。最後置於特設的涼棚豎放晾置,日晒夜露一個月(以前為49天),即為成品茶。

藥理成分


黑毛茶
黑毛茶
黑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是茶複合多糖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被醫學界認為可以 調節體內糖代謝(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血脂血壓,抗血凝,血栓,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試驗證明,黑茶的這些特殊功能顯著,是其它茶類不可替代的。
湖南黑茶品質獨特,藥理功效強,這是由於黑茶的加工工藝不同於其他茶類的緣故,其中渥堆發酵是黑茶品質形成的基礎;而松煙熏焙則進一步促進了黑茶茶品色、香、味的形成。黑茶渥堆主要是酵母菌、黑麴黴和細菌等微生物的參與下,使茶葉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和裂變,通過自身代謝分泌有益於茶葉品質的小分子化合物,實現茶味協調,湯色轉深等一系列變化。黑茶乾燥採用松煙熏焙,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了黑茶的品質,使茶品香氣獨特、滋味醇和、湯色紅明。

茶葉歷史


1820年(道光元年)前後,陝西茶商駐益陽委託行棧匯款到安化訂購黑茶,或以羊毛、皮襖換購;受託行棧僱人下鄉採購茶葉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隨後踩成圓柱型,這就是“百兩茶”了。同治年間晉商“三和公”茶號在百兩茶基礎上選用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絲、粽葉與竹篾壓製成花捲,每卷凈重一千兩,又稱為“千兩茶”。
1952年,白沙溪茶廠請技工進廠帶徒傳藝,掌握了花捲茶的製作工藝,使白沙溪茶廠成為花捲茶的獨家生產廠家。
1958年,因為花捲茶的製作非常繁雜且運輸不便,停止了生產,改用機器壓制的花磚茶來替代花捲茶。1983年,白沙溪茶廠惟恐花捲茶技藝失傳,聘請技師回廠帶領一批青年技工參與製作並傳藝,製作了300餘支“千兩茶”。1997年,為滿足市場需求,白沙溪茶廠恢復了傳統的花捲茶生產。

名稱由來


“花”的由來:
1、原料含有花白梗;
2、外包裝為用楠竹條編成的花格篾簍,形狀紋路酷似一朵花苞;
“卷”以前寫做“卷”,是指該茶的製作是在不斷的踩壓滾動中逐漸形成,通過不斷的揉捻,讓茶汁和內質不斷溢出,增加茶葉的黏結度和糯性,從而達到緊結成型的目的。

茶葉功效


由於花捲茶選用的優質黑毛茶原料和古樸的加工方法使其產生特殊的飲用價值,花捲茶中的兒茶素和氧化產物黃烷醇類氧化基合物是一類複雜的生理活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如增強人體血管壁的韌性,抑制動脈 硬化,具有維生素P的類似功能,抑制人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作用能力是維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緩衰老,有利於維生素C的吸收,從而防止致癌物質——亞硝酸銨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的形成積累等。飲用花捲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潤醇厚、提神、解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對緩解腹脹、止瀉有明顯功效。並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花捲茶受到了國內外的消費者的青睞。

製作工藝


花捲茶是以安化上等黑茶為原料,經篩制、揀剔、整形、拼堆,並經嚴格檢測合格,其中有特殊要求:一是必須是地道的安化茶;二是必須無梗無雜,才能啟用製作花捲。花捲茶生產場地、工具原始、古樸,無任何機械可言。盛茶的長筒花格篾簍必須是成長3年以上新鮮楠竹織成,一根楠竹只能織一隻。每支茶分五吊、五蒸、五灌、鋪蓼葉、胎棕片,上“牛籠嘴”,由一班青年壯年男子(6-8人),赤膊、短裝、綁腿、赤腳上陣,一人領喊著近乎民歌的自編 號子,如:“狠狠地壓咧——”其餘附和:“壓呀。”同步齊心一氣,施展其絞、壓、踩、滾、錘工技,反覆多次,最後形成長約1.5m,直徑為0.2m左右的圓柱體,置於涼架上。經夏秋季節大自然的日晒、夜露、風吹(不能淋雨)30天左右,進入長期陳放期。這一過程,實質為在自然條件催發下,自行發酵、乾燥。茶的吸異特性,使蓼葉、蔑片等香氣和天地霧露、陽光之精氣吸於茶體之內。陳放越久,質量越好。每支茶凈重保持為36.25kg.
花捲茶在市場零售一般將茶橫鋸成片,過秤銷售,片厚3cm一般為1kg左右。多少年來,花捲茶作為一種神秘的茶品,備受茶商、茶客所鍾愛和收藏。曾有茶商用水試浸,經7年茶心不濕。實踐證明,花捲茶能夠提神、醒腦、清心、解膩、止咳、生津、促進消化,有治肚脹、腹瀉之療效,長期飲服,對保持胃暢通、健康、消除肥胖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花捲茶的製作非常複雜(有大小合計72道工序)且具有極強的科學性,是中國古代茶人的智慧結晶。為了保護這一神奇茶品,1998年白沙溪茶廠對其包裝(當時為了挖掘已失傳的外包裝,足足花了一年多時間來研製)申請了國家專利,當地政府也著手為其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茶品系列


花捲茶系列:萬兩茶、千兩茶、百兩茶、六十兩、十六兩、十兩茶、八兩茶、五兩茶等。
花捲茶包括萬兩茶、千兩茶、百兩茶等,重量從老秤五兩至萬兩不等,因其篾簍包裝成花格狀得名。千兩花捲茶屬安化的傳統名茶,以每卷茶葉凈重合老秤一千兩而得名。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製出了千兩茶,即“花捲”茶。千兩茶成品每支凈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千兩茶是採用安化本地產優質黑毛茶為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后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築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經多次反覆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緻密堅實的要求,最後形成高150厘米左右、直徑0.2米左右的呈樹狀的圓柱體,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乾燥而成。萬兩花捲茶是在千兩茶的基礎上創新工藝而成,重量約老秤1000斤,需要10個強壯男子才能將其挪動。

茶葉尊稱


普洱茶
普洱茶
千兩茶之有“世界茶王”的桂冠,首先是在台灣茶人曾至賢的著作《方圓之緣——深控緊壓茶世界 》里加冕的。從香港到台灣,從台灣到東南亞,再到大陸,五十年來造就了無數“粉絲”的普洱茶,如今名聲和市場都只能用“如日中天”四個字來形容。但任何一種權威的敘述里,普洱茶麵前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大哥大”級同門師兄,那就是產於湖南益陽安化的千兩茶,它才是中國黑茶的至尊。
千兩茶比百兩茶晚出生40多年。用八字概括,叫做“道光兩百,同治千兩”。這是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緊壓茶,其緊緻細密,已經媲美一般電動和蒸汽壓力機的效果。曾經有一支千兩茶在裝運上船時不慎跌落資江,七年後為人撈起,其芯仍然乾燥如舊,色香味無損於品飲。陳年千兩茶茶胎色澤如鐵而隱隱泛紅,開泡后陳香醇和綿厚,湯色透亮如琥珀,滋味圓潤柔和令人回味,同一壺茶泡上數十道湯色無改,飲之通體舒泰。新制千兩茶味濃烈有霸氣,澀后回甘是其典型特徵。其香有樟香、蘭香、棗香之別,前者為上,後者為下,梯次以降。千兩茶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它重約37公斤,是單體茶中的第一位,它特殊的製造工藝所形成的特殊內質,又是別的緊壓茶所無法達到的。借用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語言,謂之“內聖外王”。和選料嫩度要求高的貢茶,如安化芽尖和天尖、普洱貢茶不,千兩原料成熟而粗糙,主要供給以肉食為主的邊區少數民族飲用,值本低廉。這個“草根的”產品,在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發酵后,終成大器。回首來看它的產地,也是“王跡之興,起於閭巷”了。千兩茶是歷史的,也是文化的;是傳統的,也是科技的;是地域的,也是交融的。明清兩朝,多少陝、晉、徽、粵、閩茶商,為安化茶香所吸引,在這裡設庄開廠,建市興行,所產之茶行銷海內外,茶飄萬里。在這裡,多種中國傳統農商文化真正實現了同一目標下的無障礙最優組合,產品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去蕪存精,優勝劣汏,數百年的精選和積累,最終產生了千兩茶。它已被視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製作要點


第一,踩制千兩茶的原料是做工純正的二三級安化黑毛茶。茶樹長於陽崖陰林,安化崇山峻岭,山脈延綿,雲霧繚繞,擁有非常適宜於茶葉生長的自然氣候條件。境內廣布的雲台山大葉是中國有名的優良茶樹品種之一,葉片柔軟肥厚,可塑性大,極利於加工。另外,安化境地資江兩岸的山體往往覆蓋著厚厚一層由板頁岩風化而來的土壤,這種土壤對植物生長最為有益。在此基礎上,採摘成熟度較高的鮮葉,用獨特的工藝加工而成的黑毛茶,奠定了千兩茶特殊的品質內涵。第二,千兩茶的加工工藝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奇特性,它的包裝和加工同時完成,包裝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它用篾片捆壓,篾片在捆壓緊縮的過程中逐漸縮小,至最後形成定型的竹簍。甚至用篾都有講究,要一丈九尺二至一丈九尺八之新竹,韌性彈性俱佳方可。千兩茶的茶胎用經過特殊處理的蓼葉包裹,能保持其獨特的茶香和色澤。蓼葉以外襯以棕葉,可防水防潮,保護品質。第三,千兩茶壓制工藝獨特,可以說是集數百年黑茶加工工藝之大成。粗製形成黑毛茶,有殺青、揉捻、渥堆、烘乾等多道工序。精製過程更具技術含量,蒸、裝、勒、踩、涼置,水分的高低、溫度濕度的控制,都有極其精確的物理化學指標。其中有一項處理工序,毛茶要在七星灶上用松木烘烤,造成獨有的高香。歷史上最早用於茶馬互市和以茶制邊的四川茶和漢中茶都是黑茶,但加工工藝相對粗糙。普洱茶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運用湖南黑茶粗製加工里的渥堆技術,形成區別於傳統產品生普的所謂“熟普”。

鑒別方法


1、花捲茶以蓼葉裹胎,棕片作內襯,外用篾片捆壓勒緊箍實,正規的產品篾簍上會噴上火漆,標出生產商姓名或字型大小,以示對產品質量負責。
花捲茶
花捲茶
2、優質花捲茶呈比較規則的圓柱狀,沒有開剝時徑圍【橫截面的周長】70㎝左右,高160㎝左右;而篾片松 散、徑圍過大、茶柱截面呈鬆散蜂窩狀的則為劣質花捲茶。
3、優質花捲茶每支凈重為老秤【16兩為1斤】1000兩(約37.3公斤),連皮為38.5—39kg。而重量超過40公斤,就可能是乾燥不夠,這種花捲茶容易出現燒芯變壞的現象;但重量若低於35公斤則基本可以肯定已經燒了芯【燒芯是指花捲茶或其它緊壓茶在後期處理過程中,由於控制不當,中間部分發生強烈的濕熱作用,導致產品局部灼傷變質的現象,灼傷部分呈黯淡的紅色】。
4、打開篾簍撕去棕片后,需要剝開緊貼於茶胎的蓼葉,而原料好、做工也好的花捲茶,剝開蓼葉比較費勁些;反之,劣質的花捲茶比較輕鬆就能剝開蓼葉。
5、完整花捲茶茶胎應該通體烏黑有光澤,緊細密緻,外觀十分漂亮。如果鋸成餅,鋸面應平整光滑【鋸紋呈斜線規則平行也一樣】無毛糙,無裂紋和細縫,結實如鐵石,無法用手掰開或使之發生形變的則為優質的花捲茶;而劣質的花捲茶鋸成餅后易鬆動、散落、有裂紋,用手可輕鬆掰開。
6、優質的花捲茶沖泡后微微帶有甜酒香,湯色透亮如桐油,頭兩泡有稍許澀味,三泡后澀味漸淡到無,葉底呈青褐色,且可以沖泡到16-25次。而劣質的花捲茶沖泡後有青澀味,茶湯暗淡,葉底花雜,最多只可以沖泡10-15次。

沖泡方法


一、傳統飲用方法:取茶10—15克,用 壺 或 其 他 容 器 盛 水500ml,將茶放入其中,煮沸后再以文火煮一至二分鐘,停火后濾去茶渣,即可飲用。
二、功夫茶飲用法:用功夫茶具按其方法泡製飲用。
三、蓋碗沖泡法:用有蓋的陶瓷或紫砂杯、碗,取茶5克,先以沸水沖洗一遍,燙杯后倒掉,再沖入沸水,加蓋悶1分鐘左右,待湯色紅濃,即可飲用。
四、涼茶飲用法:按1比60配好茶水,以傳統方法將茶煮好,濾去茶渣,涼后或放入冰箱再飲。
五、奶茶沖泡法:用傳統方法將茶煮好后,按1比1將茶與牛奶調好,加少許鹽,即成具有西域特色的奶茶。

英文譯法


黑茶不能直接譯作“black tea”,因為black tea的意思其實是紅茶,其正確譯法應為:dark tea。花捲茶的正確英文名稱為Qian Liang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