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港社區
中國廣東汕頭轄區
面向牛田洋,原是榕江出海口的一個海島,稱泊仔島。相傳宋末時,就有“胡、龔、蔡”三姓漁民在泊仔島一帶開展漁業養殖。明嘉靖年間,饒平、揭陽、潮陽等地的五位林姓漁民結伴來到泊仔島捕魚。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十六日,至晚,滿月的光輝照得泊仔島亮如白日。有感於風浪相濟,有感於同姓勝似同胞,為不受他人欺凌,繼續開創事業,發展事業,五兄弟決意義結金蘭,結拜為兄弟。於是以天為父,稱印月公;以地為母,稱程洋媽,天港漁村也由此而漸漸取代了泊仔島之稱。清順治康熙年間,清政府為了抵禦鄭成功“反清復明”,實行遷界措施,將東南沿海一帶的防線強行內遷50里,使此地盡為無人區,房舍為虛,田園荒蕪,天港一帶的漁業養殖大受影響。胡、龔、蔡三姓族人都已較為富有,在這場遷界的大災難中,都成為徙居內陸的順民。五兄弟的後人則在海島堅持下來,當然,都飽受了躲躲藏藏的艱辛。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收復台灣,解除海禁,五兄弟的後人才成為合法漁民。
當年,林姓五兄弟結拜后便在天后宮前種下了5顆榕樹,即現今的娘樹,當時種下的榕樹就位於林氏祠堂的後花園。五兄弟後代中,二房、五房先後離開了泊仔島,一往達濠神仔山,即今之松山社區,至今尚有後人往來;一往江西,則未明所終。非常巧合的是,隨著二個房頭的外遷,五叢榕樹也不知何時死了二棵,存活了三棵,真是人旺樹茂。眼觀三棵合栽在一起的大榕樹,盤根錯節,枝幹縱橫,繁茂蒼鬱,成了祠堂後花園的一處景觀。
天港社區位於金平區西南端,東、北向多為林地,西、南多為基本農田區。周邊對外交通還不完善村莊總體地形大部分為農業用地和林地,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地處金平區範圍內,氣候條件與汕頭市中心城區大致一致,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無霜期達36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達1600毫米。雨季多集中在4~9月,雨量佔全年85%。光照和雨量充足,熱量豐富。
天港居民主要以糧食蔬菜種植、三鳥、淺灘魚、蝦、蟹養殖和外出打工為生,截止2014年,社區共有1287戶,5928人。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2236畝;其中:蔬菜面積100畝;魚池、蓮藕面積860畝;海灘土面積1500畝。社區集體主要以耕地和魚塘發包經營、補助收入為主,年收入約135萬元。
天港林氏宗祠位於汕頭市金平區鮀蓮街道天港居委後港園,坐西向東,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5)。1939年,日軍侵華,汕頭淪陷,天港林氏宗祠也難逃一劫,遭到日軍的嚴重破壞,在後來的颱風中,林氏宗祠倒塌。2009年,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宗祠按照原先的坐向,原有的格局重建。林氏宗祠是一座空廟式,四合二進門的建築物,形似能吸水大蟹。祠堂佔地面積10672㎡,建築面積約1188㎡,採用抬梁式硬山頂金式結構,兩進一天井格局。通面闊36m,總通進深33m。土木結構,外貌增添裝飾,門樓石刻詩畫,屋頂垂廉嵌瓷裝雕花鳥禽獸,山水墨畫,門窗上面半浮書巷灰畫。祠前“兜池”,祠后包建有公園,花圃綠地,很具有潮汕建築風格,對研究潮汕古建築有一定價值。
八角古井
古井非常特別,古時天港四面臨海,全鄉大部分水井的水味含咸,水色帶黃,只可用於清潔,洗滌衣物,只有宗祠內這處水井可供飲用,其泉水充沛,水質甘甜,取之不盡。是當時全鄉居民的主要飲用水井。
輩序:朝廷崇名士,山嶽毓英賢,擎天惟武略,華國在文章
校序:必發開蘭桂,夏茂垂書香,裕昆有光烈,繼祖思覲揚
天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