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國

今山東萊蕪辛庄鎮趙家泉村的遺址

牟國,周朝分封的子爵國,牟國故址在今山東省萊蕪市城東10公里的辛庄鎮趙家泉村,春秋時期是魯國的附屬國,春秋末期亡。

介紹


春秋初期諸侯國
春秋初期諸侯國
牟國遺址位於萊蕪城東二十華里處,在牟國故址的北面,居牟汶河之陽,山雖不高,然而卻以泉清水美而聞名。提起鵬山,頗有來歷。

歷史


封國

牟國是牟族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牟氏之國。《萊蕪縣誌》載:“牟子國故城在縣治東二十里,牟汶曲中。春秋桓公十五年,牟人來朝。此其故都也。”《中國地名大辭典》載:牟,周國名,子爵,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置牟縣。《漢書·地理志》載:“泰山郡牟縣,故牟國也。”從這些歷史資料分析,牟國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方國之一,其立國時間應在周以前,周初續封為子國,即“牟子國”。
《世本·氏姓篇》記載:“牟子國,祝融之後。”《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鄭,祝融之墟也。”殷周大戰時期,牟人參加了戰爭,其首領為姜子牙手下的千戶,助周取得勝利。此後,為加強對東夷的統治,周朝進行了大規模的分封,牟人就是在這一時期,作為盟邦被分封到萊蕪的,主要是為了加強對東夷諸部的統治,封爵為子爵,從此開始了牟子國的歷史。

齊魯附庸

春秋時期,隨著周朝禮樂崩壞,國與國之間戰爭連綿,許多小國均在戰爭中淪為大國的附屬國。牟國在經歷了西周400多年的安定生活后,這一時期,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魯國的附屬國。《春秋》就有桓公十五年“牟人來朝”、僖公五年“公孫茲如牟娶焉”的記載。
牟國處於齊魯兩個大國之間,飽受兩國戰火的苦難,同時,由於齊魯力量的懸殊,作為魯國附庸的牟國,以後實際為齊國控制,時間大約在長勺之戰後、艾陵之戰前,即公元前684年至公元前486年間,長勺之戰時魯軍尚能把戰場放在牟國的長勺之地與齊軍交戰,說明此時牟國實際在魯國控制下。而到艾陵之戰時,齊軍已將牟國的艾邑作為戰場,說明此時牟國實際已為齊國控制了。

東遷

山東古國考》載:“牟本在今萊蕪,齊遷之於福山,遂名東牟。”牟子國何時東遷,史料上無確切記載,通常的觀點認為,牟國東遷是在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之後,沒有後顧之憂的齊國,掉頭西擴,攻擊魯國北部邊境地區,先後進行了“城之戰”、“防之戰”、“崔杼攻魯”等一系列吞併戰爭,牟國在這個時期,為齊所控制,從此開始了東遷的歷程。牟國東遷安丘后,可能由於不斷擴大居住疆域,出於戰略的考慮,齊人不得不再次逼迫牟人東遷,《路史》中記載為“牟逼近臨淄,乃遷於東海”。於是,牟國再次踏上東遷的旅途。這次東遷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齊國為了攻擊魯國,並抗擊與魯國聯盟的吳國,掃清山東半島中部戰場的障礙。從史料分析,二次東遷時間大約應在公元前558-公元前548年間,東遷的目的地是今山東省煙台市的牟平區福山區一帶,這裡原為萊子國的土地,萊人南遷后,這裡便成了牟人的最終居住地。《通典州郡典記載》:登州今理蓬萊縣。春秋牟子國也。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以下並屬東萊郡。大唐武太後分萊州,置登州,或為東牟郡。

滅國

數次東遷也未能挽救最終滅國的命運。到春秋末期,龜縮在膠東半島一角的牟子國仍然被強大的齊國吞滅,而《路史·國名紀》記載的“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此時的牟國已為齊人所佔據,可能已沒有牟人存在了。

都城遺址


牟國遺址位於萊蕪城東二十華里處,在牟國故址的北面,居牟汶河之陽。牟國故城遺址位於鋼城區辛庄鎮趙家泉村,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傳說故事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田茂泉攝
相傳,春秋時期,山頂峭崖處常有大鵬棲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周王聞之,便把牟國封在這裡。一日 ,牟國國君遵照周天子旨意帶領人馬前來選地建都,看到這裡山勢奇特,風景宜人,國王很滿意,便將大隊人馬駐紮在山腳下。君臣們登臨山頂,這時正值盛夏,人困馬乏,饑渴難忍,到處尋水不得,只好下山飲水。直至三更,眾官員還在觀察研究,都認為此地山秀物美,土地肥沃,是建都寶地,可惜沒有飲水源。忽然一衛干進帳,跪秉道:“啟稟主公,山上有大鵬旋轉徘徊,不知吉凶。”國君聽罷,若有所思道:“好,知道了。速傳令,大小人等不得將它驚動!”天近五更時分,忽聽一聲山崩地,人人震得眼冒金花,行宮內外一陣大亂,衛干慌忙跑來回報:“那大鵬雙展巨翅,盤旋空中,忽高忽低,後來朝一座小山猛撲過去觸山而沒。大鵬觸山處涌口粗一道清泉!”國君又驚又喜,率眾臣前來觀看,果如衛干所言。國王高興極了,傳令在此泉對面修造宮殿。為紀念大鵬造泉之事,將山改名為鵬山,泉則命名為鵬泉。這秀麗的鵬山和牟國遺址相臨。這碧波盪瀾、甘矩醇美的鵬泉水,至今長流不息,已成為附近和萊蕪城數十萬人民的飲水之源和釀酒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