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子國
西周初期古國
萊子國有關圖片
商周時期,膠東地區被稱作“東夷”,“鐵”字的古篆字寫法的偏旁恰好是一個“夷”字,著名的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認為,我國的冶鐵業可能最早就出現在萊夷。萊子國出土的鐵器和青銅器,其冶鍊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加上萊子國傳統的鹽業,可以稱作是名符其實的鹽鐵之邦。
萊子國被滅后,齊國將萊子國確定為魚鹽和冶鐵基地,國民仍念念不忘熬鹽和冶鐵。在歸城萊子國遺址附近,有許多以“冶基”為名稱的村莊,如“冶基姜家”、“冶基鞠呂卞”等,可見古萊子國人為自己的家鄉取名是與生產有密切關係的。
萊陽與萊子國:
萊子國是夏商周時期膠東北部的一個小國,歷史上沒有專門的記載,只有散見於古老典籍里的一些文字講到萊子國,自古以來對它的認識是模糊的。《尚書。禹貢》里有這樣的話:“海岱惟青州,喁夷既略,濰淄其道,厥貢鹽豨,海物惟錯。萊夷作牧,厥篚魘絲。”意思是:(夏代)東海和泰山之間是青州,喁夷(指膠東東部)已經被區劃好了,濰河和淄河也得到了疏導,這裡向大夏進貢的物品是食鹽、絲綢和多種海產。萊夷是這裡的首領,這裡的人擅長養蠶、製造桑弓、織造絲綢。淸人胡讕在《禹貢錐指》里說:“今登州、萊州二府皆萊夷之地,三面溯海,為斥鹵,五穀不生。”《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武王己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於齊營丘。”、“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左傳》記載:“齊襄公六年(公元前692年)晏弱(晏嬰的父親)入萊,萊共公俘柔奔棠,晏弱圍棠而滅之。”
清代中期,膠東一帶出土了很多青銅器,因此開始有人研究萊子國。現在專家己經基本上認定:萊子國的歷史很長,大約經歷了夏商周三代漫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屢屢受到新興國家齊國的侵逼,東周周莊王五年(公元前692年)被齊國所滅。萊子國的國都長期在黃縣南6公里處的古城遺址——歸城(當地又叫灰城),萊子國的疆域大體上是膠東中北部。萊陽地屬於萊子國,所以歷史上不少萊陽名士自稱東萊人。萊陽人一直把從膠東西北部過來的人叫“西萊子”,一般指的是西部萊州、濰坊、廣饒、淄博、濱州等地的人,這些地方大體上與古萊子國的疆域相當。看來方言里也殘留著—些歷史信息,能為我們破解一些歷史之謎提供佐證。
古己國的歷史歷來被稱為千古之謎,歷史上己國的蹤影比萊子國更加撲朔迷離。但是到了清後期,陸續在膠東一帶,尤其在黃縣出土了一大批青銅器。新中國成立后,在壽光、龍口、煙台和萊陽出土的相關青銅器也不少。歷史學家對“己”國的認識開始清晰起來。據考證:己國、紀國和“萁”國是同一個遠古邦國,最早的都城在益都,即壽光南18里的宋台一帶。己國的疆土西起壽光東至膠東半島,在萊子國以南,似乎還大於萊子國。己國早在商代就已經在此立國了,己國的貴族曾是商王的近臣。周初,紀侯又入周為臣,並嫁女子給周王,因為與齊國有矛盾,所以紀侯在周懿王面前告狀,周王將齊哀公烹死。後來齊國強盛了,開始擴張領土,己國和萊子國先後被其打敗,最後己侯率領貴族逃離故國,倉皇東去,藏匿在了萊陽和煙台芝罘等東部偏遠的山陵之地,后完全滅亡。
根據“青銅器器在黃縣(萊子國的都城)大量出土的現象,許多專家推測:“己國”、‘翁國”和“萊子國”,另外還有個叫釐的小國,可能都是同一個國家。對此,至今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