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銀花
中國越劇女演員
施銀花,女,第一副女子紹興文戲科班畢業,越劇演員。浙江省嵊縣施家嶴村人。名列《中國越劇大典》名人卷。她是女子越劇的開拓者,女子紹興文戲時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譽。唱腔上學習、繼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轉圓潤,被稱為“施腔”。被譽為“越劇泰斗”、“越劇皇后”,並冠為“三花”(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之魁。曾出演《雷雨》,開女子越劇表演時裝戲之先河。其代表曲目有《方玉娘》《玉蜻蜓》《十美圖》《雙金花》《二度梅》等。
人物關係
施銀花劇照
1924年1月,科班攜帶了剛教會的《雙珠鳳》、《玉連環》、《龍鳳鎖》、《四香緣》、《后雙金花》等5出大戲到上海演出,首演於閘北昇平歌舞台。
1927年2月,她與屠杏花、王湘芝領銜演出於上海神仙世界。
同年首進浙東名城寧波,揭開女子越劇湧入甬城之序幕。
后一度離開舞台。
30年代初期復出,以客師身份搭班,演出於寧波、紹興一帶。
1931年7月,在寧波上演新編戲《少女出世》,向京劇學習,開創了女子越劇最先在台上使用布景裝置。
1937年6月,與屠杏花作為四季春班客師,演出於上海通商劇場。
1938年6月,以她和屠杏花為首組成“第一舞台”,開始了被譽為“銀杏並蒂”的合作局面達3年之久。先後演出於通商、皇后、天香等戲院。
自1938年10月始,聘編導編演了新戲《瀟湘秋雨夜》、《情海恨圖》、《冰娘慘死》、《小孤孀》、《痴心女》、《真假嫦娥》、《孝女尋父》、《殺妻救母》、《殭屍招親》等。
1939年7月,在大中華戲院首次演出了從申曲移演的《雷雨》,飾演繁漪,開女子越劇表演時裝戲之先河。
1940年10月,又演出了時裝戲《黃慧如和陸根榮》,飾演黃慧如。還演過清裝戲《楊乃武與小白菜》。
拿手戲有《方玉娘》、《玉蜻蜓》、《十美圖》、《雙金花》、《二度梅》等。1937年,上海麗歌唱片公司為其錄製了12張唱片,其中單獨灌錄的有《方玉娘祭塔》、《游庵認母·哭圖》、《果報錄·思唐》、《刁劉氏游四門》;與小生屠杏花合灌的有《前游庵》、《盤夫》、《二度梅》、《勸秋香》、《游庵認母》、《樓台相會》、《孟麗君看圖》;與老生沈興妹合灌的有《大堂會》。
女子越劇開拓者。其唱腔被稱為“施腔”。
1925年在嘉興演出時,在琴師王春榮的幫助下,吸取京劇[西皮]的音調和過門,改
胡琴1—5定弦的[正調]為6—3定弦的[四工調],開創了女子越劇一代新腔。通過演出,她又創建了各種“起調”(亦稱“叫頭”、“討調”),有一般起調、哀傷起調、哭泣起調等,以表達不同人物的感情,富有韻味和感染力。[四工調]的創造是越劇音樂發展的里程碑,促進了女子越劇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