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1條詞條名為大庄村的結果 展開
- 山東海陽市盤石店鎮下轄村
- 山東省曲阜市下轄村
- 雲南保山市施甸縣由旺鎮下轄村
- 河南信陽市固始縣南大橋鄉下轄村
- 山東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下轄村
- 青海互助縣東溝鄉下轄村
- 雲南楚雄雙柏縣大庄鎮下轄村
-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下轄村
-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下轄村
- 雲南省保山騰衝縣和順鎮大庄村
- 山東青島市膠州市北關街道下轄村
- 山東煙台市牟平區姜格庄鎮下轄村
- 雲南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下轄村
-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石塘鎮下轄村
- 山東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馬龍縣小庄鄉下轄村
- 浙江嘉興市桐鄉市大麻鎮下轄村
- 浙江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下轄村
- 山東淄博市高青縣田鎮鎮下轄村
- 青海省門源縣仙米鄉大庄村
- 山西省吉縣柏山寺鄉下轄村
- 雲南省紅河開遠市大庄回族鄉大庄村
- 雲南昆明市富民縣款庄鄉下轄村
- 山東省嘉祥縣孟姑集鎮大庄村
- 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西王家溝鄉下轄村
- 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石登鄉下轄村
- 安徽濉溪縣韓村鎮下轄村
- 雲南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馬龍縣大庄鄉下轄村
- 雲南南澗縣南澗鎮下轄村
- 安徽涇縣榔橋鎮下轄村
- 安徽淮南市潘集區潘集鎮下轄村
- 山東即墨市移風店鎮下轄村
- 河南南陽市鄧州市張樓鄉下轄村
-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小蒜鎮下轄村
- 安徽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下轄村
- 山東省兗州市新驛鎮下轄村
-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大興鎮大庄村
- 青海海東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下轄村
- 寧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大理彌渡縣寅街鎮大庄村委會
- 雲南晉寧縣六街鄉下轄村
- 浙江金華市磐安縣高二鄉下轄村
-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下轄村
- 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興村鄉下轄村
- 貴州省六盤水盤縣西沖鎮大庄村
- 雲南省昆明大庄村委會
- 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沙口集鄉大庄村
- 雲南昆明市安寧市祿脿鎮下轄村
- 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下轄村
- 湖北大冶市靈鄉鎮下轄村
- 雲南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下轄村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孫崗鄉大庄村
- 湖南省桑植縣沙塔坪鄉下轄行政村
- 山東棗莊市薛城區下轄村
- 雲南玉溪市江川區大街街道下轄村
- 浙江溫州市蒼南縣括山鄉下轄村
- 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趙壁鄉下轄村
-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潮河鎮大庄村
- 雲南昆明市嵩明縣嵩陽街道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晉寧縣六街鄉大庄村委會
大庄村
青海互助縣東溝鄉下轄村
互助縣東溝鄉大庄村距縣城威遠鎮6公里,距夏都西寧36公里。屬於互助土族故土園國家AAAA級景區之內,海拔2520米左右,屬大陸性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4-6度。全年乾旱少雨,年降水量450毫米,年蒸發量1763毫米。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560—2830小時,植物生長期220天左右,年無霜期120-130天。
全村共有農戶530戶,總人口2483人,少數民族2167人。其中:勞動力1100人,貧困人口630人。全村共有7個社,總面積18672畝,現有耕地面積7886畝,人均耕地面積3.18畝。其中特色種植面積86畝。全村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養殖、苗木和旅遊業,形成了以油菜、馬鈴薯為主,養殖、苗木和旅遊業為輔的特色經濟。
互助縣東溝鄉大庄村距縣城威遠鎮6公里,距夏都西寧36公里。屬於互助土族故土園國家AAAA級景區之內,海拔2520米左右,屬大陸性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4-6度。全年乾旱少雨,年降水量450毫米,年蒸發量1763毫米。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560—2830小時,植物生長期220天左右,年無霜期120-130天。全村共有農戶530戶,總人口2483人,少數民族2167人。其中:勞動力1100人,貧困人口630人。全村共有7個社,總面積18672畝,現有耕地面積7886畝,人均耕地面積3.18畝。其中特色種植面積86畝。全村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養殖、苗木和旅遊業,形成了以油菜、馬鈴薯為主,養殖、苗木和旅遊業為輔的特色經濟。
整個大庄村500多戶人家散落在一片10—20年之間的楊樹林中,大庄河從村中緩緩流過,自來水供水點依次分佈在村民的居住點上。房屋、草地、樹林、山坡相互交錯間隔,村子外圍是一塊塊方形的金黃色的油菜花地和墨綠色的小麥或蠶豆地交錯相接。同時,大庄村民風淳樸、歷史悠久,土族生產生活場景保存較多,村民熱情好客,是發展土族民俗旅遊和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全村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由於受自然條件較差、經濟基礎薄弱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農業生產效益較低,農村非農產業發展緩慢,大部分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業、養殖、苗木和勞務輸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農戶居住零散、庄廓布局混亂等。為此,需要儘快挖掘民俗資源,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以旅遊帶動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