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1條詞條名為大庄村的結果 展開

大庄村

山東濟南市萊蕪區牛泉鎮下轄村

大庄村,地名,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大約有20個叫此地名的地方。它們一般都屬我們鄉鎮或村莊。

萊蕪大庄村位於濟南市萊蕪區汶河南岸,地處平原,部分丘陵。東鄰畢毛埠村,南接雙泉村,西面與中小庄、呂小庄等村一嶺之隔,北靠風景秀麗的汶河,現有耕地3326畝,1100戶,3365人。

村莊簡況


大庄村隸屬萊城區牛泉鎮,位於萊城西南15公里處,汶河南岸,地處平原,部分丘陵。東鄰畢毛埠村,南接雙泉村,西面與中小庄,呂小庄等村一嶺之隔,北靠風景秀麗的汶河。全村1100戶,3390口人,耕地3326畝,為牛泉鎮第一大村。

村莊沿革


大庄村始建於何年無可考證,據村碑記載,很早就有人家居住。明朝洪武三年王姓人家由河北棗強遷此建村,至今有600多年,因村落較大故名大庄,至今仍為牛泉鎮第一大村。現該村為異姓村,共有王、盧、亓、欒、張、李、劉、陳、賀、閆、吳、宋、時、曹、楊等十多姓。族姓之間都和睦相處,世代相傳。
據《萊蕪縣誌》記載,大庄村屬萊蕪縣毛埠保,民國初年為第十區(魯西區)。1953年至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和新甫三縣,大庄村屬新甫縣。1945年恢復萊蕪縣建制,大庄村屬萊蕪縣聖井區。1951年改為第五區。1958年聖井區分牛泉、聖井兩個鄉,大庄村屬牛泉鄉,同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翌年聖井鄉併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為辦事處,1958年10月改為牛泉鎮,大庄村屬牛泉鎮至今。
大庄村的近代史是一部光榮的革命鬥爭史,1939年就有盧詩哲等幾名青年參加八路軍英勇抗日。解放戰爭中又有很多青年參軍參戰,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為國捐軀者7人,負傷轉業者5人,還有數人仍在部隊。在萊蕪戰役和淮海戰役中,村民們踴躍支前,有數十人抬擔架運給養,時間長達半年多。1946年4月一天夜間,駐二官廟-軍隊某部突襲大庄,毒刑拷打村長亓新疆之父亓德昌,帶走並殺害了0員李守正。時間不久,又犯火庄,在捕捉黨員失敗后,又殘酷拷打村民王秀芝、青年幹部王連川之母等數人。同年夏天,-駐軍又放炮炸死村民3人,炸傷1人。1943年3月15日,八路軍某部八中隊得到消息,漢0頭子亓象德住大庄,於是夜間從顏庄長途奔襲此據點。深夜戰鬥打響,因敵固守,加之日偽軍增援,我軍於天亮前撤出戰鬥,傷亡3人。戰爭年代,村民們顛沛流離,歷盡滄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村民們才安居樂業。他們自發組織起互助組,積極生產,踴躍交納公糧,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和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冬,村成立了三個初級社,社長為王元昌、亓化乙、楊玉山,收入按“地六勞四”分配。1957年成立高級社,社長亓新疆,書記楊慶堂在村裡實施“人七勞三”的分配原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高級社改為生產大隊,轄四個牛產隊。1960年又劃分為16個生產隊。1960年至1962年3年自然災害時,各生產隊奮起自救。他們立足本村實際開始大上土陶業。古老的土陶業又進入了輝煌時期。
1968年,為改變靠天吃飯的面貌,在書記欒曰斌的組織帶領下,村民們開始了引水上山的水利工程。村東村西各建二級揚水站一座。一期工程挖引水溝近五百米,溝寬近1米,高為1.3米,溝蓋石板,全為暗渠。二期工程發碹40餘部,上砌水溝,三期工程運土築壩,壩高12米,底寬15米,歷經六冬春,東西兩個二級大型揚水站於1974年通水灌溉。期間大庄村共建揚水站5座,使全部嶺地近200畝成為水澆田,此舉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解決了村民的溫飽。1971年,大庄村開始“農業學大寨”活動,改土造田,小地連片。至1977年冬,村南嶺地全部改造完畢。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地瓜是村民的主要口糧之一。種面積較大,為了解決地瓜種地越冬儲存問題,大庄村於1972年春又投工近萬個,動土石近萬方,在村南修建大窖一座。大屋窖及揚水站的修建,是聘村“土專家”王傳高為技術員,設計科學合理,特別是窖頂的管理房,揚水站主體工程,仿照古涼亭,建造奇特,既實用又美觀,成為當時大庄村亮麗的景點,村民都以此為自豪。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大庄村的經濟發展很快,村民們大搞科學種田,改變傳統種植模式,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歷屆村委又重視農業生產,新打機井10餘眼,又投資近10萬元在東嶺,西嶺鋪設下一輸水暗管兩條,進一步改善了嶺地用水。個體經濟也飛速發展,村民亓俊峰、王洪新、盧詩廣、修建磚窯3座,年產磚2000萬塊,安排剩餘勞力400餘人,由於磚塊質量好,經營信譽好,常常供不應求。村民盧偉民、劉春曉研製出新型組合兔舍,並獲得國家專利。劉春曉又多次改進實用兔舍技術,創辦了種兔工程研究所、繁殖場、兔業協會,在養兔之鄉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光榮當選為“山東十傑青年農民”。同時,村民發展個體經濟,現在公路兩旁商店林立。個體經濟的迅速崛起,拓寬了村民勞動就業安置,促進了村風民風的好轉。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村兩委又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設。1985年支部發動群眾修橋鋪路,改善了村中大街路面。2001年村兩委又改造大街3條.在新村改造中動遷搬遷戶47家,拓寬村中南北大街1條。路面寬23米,4條主街道,水泥石塊砌邊溝,全村主要街道全部安裝路燈,使大庄村真正變成了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堅持“內抓特色產業、外抓勞務經濟”基本思路,圍繞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這一中心任務,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全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運輸業、畜牧業年收入可達600餘萬元,剩餘勞動力出外打火燒僅做熟食一項就有1000多人,年收入達3000多萬元。
大庄的私營經濟迅速發展,建起沿街商品樓40餘座。村民亓光明以姜苗為原料研製出了畜禽飼料,投資5000萬元建立了珍蒲飼料廠。兩處大型麵粉加工廠,日加工量都在萬斤以上。
1985年支部發動群眾修橋鋪路,改善了村中大街路面。2001年全村主要街道實現硬化、綠化、亮化和美化,2002年全村安裝了自來水管道,不僅凈化了人畜用水,而且使近三分之二的旱田得以灌溉。在村中主幹街安裝路燈60盞,設立垃圾池28個,配備保潔員10個。2003年建成容納400多人,面積1500平方米的大庄聯小、建成實驗樓,為每個教室配備了空調。2006年改造中低產田8公里,林網綠化植樹2萬株。2008年投資30萬元,對村衛生室進行提檔升級,並投資80萬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老年文體廣場。
大庄土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2007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山東電視台“鄉村季風”欄目報道。產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實用器皿為主,還有燈台、枕頭、硯台、鎮紙、泥人等工藝品,其中仿黑陶製品“大龍瓶”,肚大口小,通高4米,腹部直徑1.4米,兩條祥龍騰雲戲珠盤繞於瓶身,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堪稱土陶的典型代表。土陶除暢銷於萊蕪當地外,還大量銷往的泰安、濟南、濱州、濟寧等地區。
大庄土陶,俗稱“大庄窯貨”,其數量之大、花色品種之多、流通範圍之廣,堪稱我市土陶業之最。在土陶業發展到巔峰的20世紀70年代,大庄村直接從事土陶生產的達400多人,窯屋99口,年產值80-90萬元,是全村的支柱產業,也是牛泉公社的納稅大戶。這樣的規模和產值,當時在省內也是一流的。人們靠這傳統技術辛勤勞作,生活平靜而殷實。因此,周圍一帶有“銀大庄”之稱。
土陶產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實用器皿為主,還有小工藝品如燈台、枕頭、蒜臼、洗衣板、硯台、筆筒、鎮紙、泥人、泥哨等。種類繁多的土陶製品,特別是瓮、盆、罐等成套陶器,有大有小,既能盛糧又能盛水,經濟實惠,在生產水平低、物資匱乏的年代里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青睞,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土陶仍是當地特別是農村人們主要的生活用品之一。
由於經濟實用,大庄土陶除暢銷於當地外,還大量銷往省內的泰安、濟南、濱州、濟寧等地區,遠的銷往河南省,輻射方圓300里左右。這些土陶製品,除了賣以外,還可饋贈親友,當地民謠“大庄人壓箢子,不是盆子是罐子”即為佐證。
大庄土陶歷史悠久,土陶業始於何年,無可考證,一般認為開發生產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有一段傳說為證。傳說明朝嘉靖年間萊蕪知縣陳甘雨學識淵博,頗有政績,從政之餘,愛好尋仙訪古,與居住於蓮花山的神仙安期生頗有交往。一次,安期生騎驢訪友歸來,行至大庄地界遇一老農拉著一車窯貨下鄉去賣。安期生憐其辛苦,遂讓所騎毛驢拉車。
驢拉車自然走得快,可惜路面凹凸不平,將窯貨顛碎不少,老農見狀懊悔不已,說:“你老人家讓驢替我拉車是可憐我,可一車窯貨全碎了,我可怎麼過?要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販賣點窯貨養家糊口啊!”安期生見狀,不緊不慢地說:“不就是一車窯貨嗎? 燒窯需要土,我還你兩抬筐土便是,用不著大哭小叫象塌了天似的。”等把驢車趕進了陳甘雨的縣衙后,安期生讓衙役給他抬上了兩抬筐垃圾土,而且只准運走,不能傾倒在城裡。賣窯貨人又氣又恨,窯貨碎了又多走了許多冤枉路不說,還得推著兩抬筐拉圾回家! 出得城來瞅瞅四下無人,便將垃圾倒入路邊水溝內,這才發現原來筐底全是白花花的銀元,才知老者真是濟生救世的活菩薩,遂叩頭謝恩拜土而去。
從傳說中我們發現,明朝嘉靖年間大庄土陶已經頗具生產規模,村民或鄰村群眾已經以販賣窯貨為主要生活來源,這說明大庄土陶的生產歷史還要久遠。土陶之所以盛產於大庄,主要原因是大庄有適合燒制土陶的紅崗板粘土,這種土粘度高,油性大,是製作土陶的優質原料。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萊蕪古代礦冶發達,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礦冶文化,就其歷史而言,《續修萊蕪縣誌》曾有“稽之史冊,應在秦前”的記載,唐時萊蕪有“漢置鐵官,至今鼓鑄不絕”的記載。
而礦冶與制陶密切相連。礦冶冶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製作泥范,而泥范製作的好壞與所用泥土有很大關係,需要那種雜質少、粘度高、油性大的粘土,製成范模后還要到烘范窯進行烘烤,以使模具更加堅固耐壓,整個制模過程與制陶相似。大庄的這種紅崗板粘土恰恰適合了泥范用土的要求。
北宋時期,萊蕪設立了專營鐵務的機構--萊蕪監,與江蘇徐州的利國監同為京東路兩大冶鐵中心,轄“三坑”、“十八冶”,其冶鍊規模居全國首位。根據對冶鍊遺址的考察,“十八冶”中的魯西冶 (位於方下鎮魯西村東南、汶河北岸) 、汶北冶(位於方下鎮冶河村東南,南臨汶河)與大庄相鄰並呈) “?”分佈,中間只有一條汶河相隔,往來方便。冶鍊遺址內隨地可見煉砟的礦石、燒土等冶鍊遺存,還有較多的磚、瓦、陶片、白釉瓷片。特別是魯西冶遺址的耕土層和文化層擾亂明顯,據採集的標本分析推斷,該冶鍊遺址是在唐代冶鍊場的舊址上進一步發展擴大而來的。遺址上的陶片,經化驗質地為粘土,而魯西、冶河處於汶河北岸,屬砂壤土質,沒有粘土,汶河南岸的大庄卻極富最適合制陶的紅崗板粘土。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大庄當時為魯西冶、汶北冶的泥范製作場所,大庄土陶就是從唐宋時期礦冶業的泥范陶范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間礦冶生產時開時禁,而由泥范、陶范發展演變來的土陶器皿由於方便人們的生活而進一步發展流傳了下來。
土陶的生產過程大體可分為泥條製作、生坯製作和土陶燒造三個環節。
泥條製作:大庄土陶講究陶泥的質量和陶胎的性能,有“泥質陶”、“類砂陶”之分,所謂“泥質陶”就是用除去雜質的精細粘土製作的,而“類砂陶”則是為了使陶質加熱時不開裂,同時使器物更加結實耐用而有意在泥料中摻進了沙子。一般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粘土在專門的窯場(用來曬土、泡泥、涼曬生坯的場所)上曬乾,再用水泡透成泥,在入窯屋 (內設木輪、石凳等,是搓制泥條、製作生坯的場所) 之前還要“沉腐”一段時間,以繁殖微生物增強泥料的可塑性。泥料進入窯屋后,由小工腳穿粗布鞋踩上三遍,剔除裡邊較大的石塊、砂粒后,再用泥鏟 (鏟泥用的類似於杴的工具)打成高1.2米左右、寬0.5米左右的泥垛子。
待泥垛子稍干后,用弓子(象弓一樣,用細鐵絲為弦) 一層一層地刮,進一步剔出泥料中的沙粒、草根等雜質,這與古代制瓷的泥料加工異曲同工,只不過後者更加考究 (古代景德鎮的一般做法是先將泥料粗碎、粉碎、淘洗並做成墩子即泥磚,再沉泥於缸用木鈀翻攪,澄出粗細料,把細料用細籮過一遍,復以雙層絹袋澄一下,用這等精鍊的泥料塑坯造型,燒結的胎質自然細潤、均勻緻密)。經弓子刮選后的泥料再用泥鏟打成泥垛子,用腳踩均勻后,開始由坯工在石凳上象揉饅頭似的反覆搓揉摶滾地再“熟練”一番,稱作“搓泥條”。石凳分上下兩層,坯工在上層“搓泥條”,下層盛放“搓好”的泥條,以便於輪匠 (用木輪將泥料加工成形的工匠) 隨手取用。輪匠根據所做器皿的用料多少,在蹬輪小工的協作下在木輪上做出形狀、大小不一的器皿雛形,各種盆、罐因其較小較淺可以一次成型,而較大的瓮、花瓶等則需要兩次甚至多次加工成型。
生坯製作:主要由成匠來完成。輪匠做成泥胎后,由小工用卜杖 (一種端泥胎用的木製工具) 將泥胎端至窯場由成匠(將器物力口工成形的工匠)邊晾曬邊加工。如果器物較大如瓮、大盆等則須視物大小分別用合適的成圈 (一種防止較大型泥胎移動時破裂而用來約束泥胎腰腹部的鐵圈,也有的用布或麻編織而成) 套住器物加以移動。秋冬季節,因天短,為了延長日照時間,還在窯屋的南牆外用土堆成一道斜坡,用來晾曬泥胎,俗稱“窯侖”。成匠在窯場或窯侖上,對所有泥胎進行整形、晾曬、裝飾花紋。為了讓泥胎均勻地晾曬,不致於乾裂,通常要視泥胎的乾濕情況及時刷邊,即在泥胎表面再塗一層甚至幾層泥漿,以防“急干”。
各種盆、罐等一次成形的物品一般是“半干”以後開始裝飾花紋、塗上釉料,給罐子捏上提手、出水嘴、提紐等。釉,也稱釉子,是覆在陶瓷胎骨上的透明或半透明、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釉料的主要成分是釉石(俗稱乾子土) ,碾碎細練后製成釉漿,由成匠用續(xu,用麻綁成的大麻刷子,用來塗漿、上釉)均勻地塗涮在成型的坯胎表面上。釉料的熔點比胎骨要低,有較強的張性和流動性,燒結后平勻光滑,除耐磨、耐蝕、不滲水等理化性能外,陶瓷掛釉等於披上了一件美麗華燦的衣裳,光彩照人。二次成型的器物如瓮等要待“瓮扇子”(瓮的雛形)半干后再抬入窯屋由輪匠用木輪接上上半部后,再由成匠進行修飾加工。土陶生坯經成匠加工修飾成形,晾曬至八成干以後,即轉入專屋 (類似敞棚,通風性能好,用來盛放成形曬乾的土陶生坯)盛放,等待裝窯燒造。
土陶燒造:這是土陶業的最關鍵環節,包括窯制、裝窯、燒窯等幾個問題。 1、窯制,即窯的建造方式。在古代作為魯西冶、汶北冶的配套設施,此處當為烘范窯,燒造形式是原始的敞口燒,其火候只能達到成陶溫度的低限,陶器品質較差。以後,窯工們不斷改進窯爐結構,由直焰窯發展到倒焰窯,推出了龍窯、饅頭窯、階梯窯、蛋形窯等性能更優的窯制,將火候進一步提高至1200℃以上,把火候“陶冶”到了幾近成瓷的境地 (一般地說,成陶溫度約在700℃-1000℃之間,成瓷溫度則至少在1100℃以上,成熟的中國瓷器多在1300℃左右)。窯爐建造一般是先清理地基,挖出底槽后,用土和石灰按一定比例夯實,夯至與地表齊平后,再用土坯、沙拌泥壘砌至2.8米左右開始用磚發碹,並在碹的弧形頂部留下一個40公分見方的排氣孔。
窯的後邊兩側各留一道80公分長、25公分寬的煙道與窯牆齊,在窯牆外邊建煙囪,煙囪與窯肩(開始發碹外)高度一致。為了進一步鞏固窯身和保持窯內溫度,還要在窯牆外填上一層厚厚的經過晾曬加工過的細干土,外邊用石頭或磚瓦壘砌起來,高度與窯肩齊平。最後,用草拌泥塗漫窯頂及窯身,越厚越好(起保溫和加固窯體作用) ,一般厚約40-50公分,並留出上窯頂的通道。窯內則用沙拌泥,均勻地塗抹於窯壁上(不用很厚,1公分厚即可)。窯門前要用土坯鋪建窯炕,並用細沙灌縫,窯炕上一般都預置一部分細沙和碎陶片,以便裝窯時作鋪墊用。再在窯門口下方挖一斜角約為30?0、 40公分左右深的爐坑,在爐坑上方與窯底齊平處鋪上爐條。窯門一般是用磚發碹壘成弧形門,門的大小依所燒器物的最大尺寸而定,一般窯門口不大,僅容土陶進出即可。 2、裝窯:裝窯前一般要選擇一個好天(晴天,陽光明媚但不能太熱),將生坯(包括盆、瓮、罐等各類器物)由專屋運到窯場晾曬一上午,一般下午3-4時左右裝窯。裝窯方式有兩種,一為“筒裝”,一為“花裝”。筒裝屬傳統模式,即將生坯口對口、底對底一層層地疊加起來,多的能疊加到5-6層;這種裝窯方式對土陶生坯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泥胎強度不夠,或是生坯沒有曬透曬乾,極容易造成“塌窯”,即底下的生坯由於承重大而破碎,造成窯貨坍塌。“花裝”是由章丘傳入的,即裝窯時不是口對口、底對底地趕著摞,而是象插花般地錯開,這樣相應地加大了承重面積,不致於將底層的生坯壓塌。裝窯跟“出窯”一樣是個苦差使,由於窯門小,人多用不上,只能佝僂著身子往裡傳送生坯,由2-4人在裡邊裝。“出窯”就是將燒好的土陶移出窯爐,相對於“裝窯”來說更“苦”一些,由於窯內溫度高,加之一些灰碴等往下落,出窯人即使大熱天也需要頭戴棉帽身穿棉襖以防燙傷。 3、燒窯:裝完窯后,用磚將窯門封住,並用沙拌泥或草拌泥進一步塗漫密封,只在窯門下方留一個正方形的“續火口”,以便投續燃料;在窯門上方留一個長方形的“望火眼”,以便燒窯匠察看窯內火候以及窯貨燒到何種程度。由於萊蕪的煤炭開發較早,西漢時即有開採,稱“打炭窯”,唐宋時已大量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大庄土陶所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也用柴草和木料,不過後者多半是用作“引柴火”。燒窯要求掌握很高的技術。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窯匠燒好一窯土陶需要1600斤-2500斤煤炭(煙煤),而技術欠佳的窯匠有的燒掉3000斤炭還不能將土陶燒熟燒透。談論起陶瓷燒造,人們通常愛說“火的洗禮”。所謂“火的洗禮”,是由大候、火焰作用於泥料來兌現的。火候,即燒結溫度。開始燒時,火要小,需要慢慢地均勻地提升窯內的溫度,窯頂發碹時留的排氣孔不斷有“濕氣”(蒸氣)冒出來,這樣用慢火烘烤大約持續有15-16個小時。如果控制不好火候,使窯內溫度短時間就升上來了,容易使陶坯“急干”而造成塌窯。慢火加熱后,窯頂的排氣孔不再冒“濕氣”了,即可加大火候,使窯溫達到800℃-1000℃左右。為了進一步提高窯內溫度,還要將窯頂的排氣孔堵住,窯匠就是通過添加燃料和堵開窯頂的排氣孔來調節火候的。火焰,即燒造氣氛,有氧化和還原兩種性質。按現代科學解釋,火焰的性質是由燃燒中產生的遊離氧及還原成分氧化碳的含量決定的。一般地說,遊離氧含量在4%-10%時為氧化焰,含氧量小於1%而碳素在4%-8%時則為還原焰。就直觀經驗而言,氧化焰時,窯內火凈、明澈清晰;還原焰時,窯內煙焰滾滾。在把握火焰上,熟練的窯匠有豐富的經驗和辦法,譬如打開排氣孔和煙囪,通過“續火口”往窯內吹風,使窯爐內火燒得旺旺的,就營造出了氧化氣氛;相反,堵死排氣孔,堵住煙囪,把柴禾浸濕再入窯,使碳素不能充分燃燒,就能造成還原氣氛。就大庄土陶來說,待窯內火凈明澈、陶坯晶瑩紅透似要熔化流淌時,就要停止燒窯,並將窯頂的排氣孔連同煙囪、“續火口”、“望火眼”以及爐眼下邊的排碴口全部堵死,並用泥封閉,俗稱“被窯”,此時窯內燃燒不充分,碳素增加,為還原氣氛。“被窯”2-3天後,土陶就燒熟了。出窯時,為防止驟冷土陶炸裂,要使窯慢慢冷卻,先將窯頂的排氣口拉開一條縫,同時也從窯門口弄一點小縫隙(進風口)以加速排熱,上下協同進行,間隔一段時間后,逐步加大進風口、排氣孔連同煙囪的縫隙,最後直至排氣孔、煙囪全部打開,窯門也逐漸拆開,一窯土陶就燒造結束了。大庄土陶色澤以青灰色(老瓦棱色)為最好,黃褐色為最下。就一窯土陶來說,一般最上層的質量最好,從頂層往下,一層比一層差,最底層的呈黃青色,質量也最差。現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庄土陶已經大多被金屬製品、塑料製品和現代工具所取代,其服務生產、生活的時代已基本結束。目前只有花盆等工藝類產品還有一定市場,繼續裝點著人們的生活。

社會事業


大庄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以文育人,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是大庄村的良好傳統。清末秀才盧恆德,其人畫好,字好,尤其擅長柳體,當時為四鄉名人,書寫碑文無數。楊庄鎮,泰安范示範園鎮,峋峪鎮都留有其手跡。20世紀30年代村有私塾,有王興龍、王成錄先生開館授業,學《三字經》、《易經》、《詩經》等,教學童以識字為主.1946年紀瑞昌來大庄發展教育,村建完小,其為校長,有教師數人。解放後為正式完全小學,周圍村莊學童皆來此讀書,形成較大規模,有教學班6個,學生300餘人,教師10多人,為中心完小。1958年中心完小遷牛泉村,1958年村內又辦民中1所,招生2個班,全縣範圍招生,培養了很多人才,后民中撤銷,1975年,在校生增加,村完小教室不能容納,村支部又在村南建學校l處,設教學班19個,教師32人,后因教室變成村支部又於1996年投資40餘萬元與雙泉村合建聯小l處,設教學班10個,教師17人,1999年被評為區級規範化學校。由於村民重視教育20世紀五六十年代,王長明考入曲阜師範大學,盧永書考入大連工學院,王長鳳考入山東中醫學院,萊蕪有名的散文作家王志文就是從大庄走出去的。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有近百人考入大中專院校。王健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王利順是白求恩醫科大學研究生,盧波是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
老中醫王兆能是解放前後大庄村幾名醫生的傑出代表。其人尤擅長外科,是周圍村莊的有名的瘡大夫。此人治病濟世,急公好義,窮人看病,從不收錢,而且藥到病除,很多患者不遠百里,前來就醫,泰安市徂徠山一帶百姓都聞其名,門前就醫者絡繹不絕,醫好患者無數。
大庄村正發生著巨大變化,3000多村民正用勤勞的雙手、勇敢和智慧,建設著一個嶄新的大庄村。人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新大庄將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榮 譽


多次被市、區、鎮評為先進單位,市、區級文明單位和先進黨支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道路建設、小城鎮中心村建設、教育危房改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勞務輸出工作、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村黨支部書記陳華春系萊城區人大代表,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雙帶雙強”模範村幹部、優秀共產黨員。

地理位置


地址: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